新媒体时代下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舒孟良
[导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这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启示
        舒孟良
        湖南省沅江市第一中学   413100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机融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这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启示: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引领素质教育;二是鼓励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三是立足语文学科,突出语言运用;四是鼓励个性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在高中教育中,高中语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如今新媒体时代下的教育状况之下,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与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从而希望帮助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下;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强调“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创造”。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核心素养体现在很多方面,内涵尤为丰富。然而核心素养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学生,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体现出核心素养的价值。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学习高中的语文知识来开发学生的心智,让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更加全面。第二,通过传播语文的文化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加愉悦地学习。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在不同的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相同,即通过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教学的规划来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材
        对于学生来说,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感受到母语的魅力。因此,教师应积极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语言本身的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感受知识的内涵,并提高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
        高中语文对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考查,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景设置题目,以了解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的掌握程度,包括对语言文字积累、梳理、整合的情况,是否形成了良好语感,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以期达到考查学生正确有效地运用母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思维发展与提升,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要求学生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发现。高中语文近年来重视考查学生基本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的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的方法审视阅读材料,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符合逻辑地表达,考查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
        从核心素养养成理念来说,学生需要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落实的往往只是“学会”。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局面呢?我认为,教师要将思维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起点,让学生多想,多做,在想中记,在做中学。语文思维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去把握资源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读、说、写”的层面上。
        (四)优化学习情境
        高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努力为他们的语言学习创造条件。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教学是开放的、情境的。要求学生独立理解、积累、表达和运用语言。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来构建语言,并将其运用到特定的语境中。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多的体验式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而不是死记硬背。如果教师能够做出改变,改变过去的方式,自觉地为学生的语言教学创造一个开放的环境。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五)逐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往往会在学习压力下不自觉地急功近利,出现这种问题倒也有情可原。但是,如果将高考视为最高目标,就背离了语文教育的初衷。在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将学生的“学”从小目标提升为大目标,把会学能力转变为创新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优秀的品格。然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冗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高中老师在新媒体时代下和高中课程指标的引导下,应该将核心素养充分融入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之中,让学生充分学习语文文化知识,在长期的积累与坚持之下,培养出一个正确与创新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力强.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研究报告[J]. 新课程, 2019(18):16-17.
[2]王婧文. 新媒体环境下对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考[J]. 中外交流, 2018, 000(050):220-221.
[3]王烈荣. 基于新媒体的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策略研究[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25-00226.
[4]郭兴. 基于新媒体的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提高策略研究[J]. 好家长, 2018, 000(016):51-52.
[5]白芳, 李志红. 利用新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017-00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