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正对“粗心大意”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韦仕叶
[导读] 小学数学涵盖的知识中最基础的便是计算,没有计算的数学就仿佛是无缘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牢固基础的。
        韦仕叶
        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水龙社区水龙民族小学  558100
        摘要:小学数学涵盖的知识中最基础的便是计算,没有计算的数学就仿佛是无缘之木,无源之水,是没有牢固基础的。近些年来针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入了计算班,还有的学校更是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经过线下的大量实践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还是不能准确地计算,在稍微复杂一点的计算中更是“粗心大意”,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浅析如何正对“粗心大意”提升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教育教学
        前言:在小学数学的计算体系中主要是加,减,乘,除以及之间的混合运算,我们发现计算能力差的同学不仅是混合运算计算错误百出,简单的运算也是不能高准确率的完成,很多学生将“粗心”作为出错的措辞,但是他们殊不知这种粗心只是表象,内在反省出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即学生在计算中的基础知识和练习不够。针对这一核心问题我们将从培养学生自查自纠能力和提升计算基础知识和加强基础练习入手,进一步改善学生粗心以至于做不对的问题。
        一、加强学生自查自纠能力,提高严谨意识
        纵观现在小学数学教育,多是班课为主,班内的学生众多,老师无暇分身,更不能一一兼顾每一位学生。所以在大量的计算题目面前老师不能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统一答案让学生改正,直至改正为正确的得数。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练习的过程更重要,得数只是一个显示。学生在计算错误时,更重要的是计算的过程,可能是乘法口诀的失误,可能是对于一些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比如先算小括号再算大括号,或者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这些对于学生能否真正自我掌握运算技巧,精准算数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老师的纠正和一对一辅导,而是要把重心放到学生自己本身,主张加强学生的自查自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意识,养成严谨数学的习惯和思维,并在自我纠错之中熟悉运算法则,锻炼运算技巧。首先我们鼓励学生先从互纠开始,因为一上来自己纠正自己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很难突破自己既有的惯性思维,自己对自己的错误和不熟悉的知识也是盲目的,所以我们可以两两为一组或者是分成小组,互相交换平时的计算习题。本着对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学生一般会非常认真严谨地做出判断,这个过程就是锻炼他们的自我纠正能力。其次当学生发现问题以后又该如何自己改正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第一,我们可以利用微课堂,微课堂属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大数据作为支撑,学生可以直接在微课堂上进行提问,再者利用搜题软件对错误进行查询,这都是新时代的进步对学生学习产生的辅助作用。第二,学校为大组织者,组织老师进行网上输入答案和详解,学生通过拍照上传老师进行抽样进行归类,总结问题,整体虽然不能代替个别,但是可以反映出学生们在计算中的问题和盲点,这有利于课后的答疑,学生再上传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进行二次反思纠正的作用。第三,计算中出现“粗心大意”我们不能排除是学生的态度不端正,从思想上不重视,以应付敷衍的心态来学习。为此老师要进行严谨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以航天事业为例。一个小数点或者是数字的不精确会直接决定火箭是否可以成功发射,更是会决定航天员的生命。

要让学生知道不仅仅是习题,这不是数字的简单罗列,是你们的基础,是决定你们能否研发火箭成为成功的人的关键。当学生有了在数学计算中严谨的学习意识时,很多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日常练习
        为了适应竞争和教学压力,很多学校和家长都主张给学生加码,学生在学习加减的阶段就引入乘除,学生在刚接触交换律时让学生接触分配律和结合律,学生学会混合运算后,提倡奥数的逻辑思维,让学生接触数以万计的庞大数字。那些被冠上奥数的运算技巧更像是一种训练人固定思维的魔法,因为只有这么想这么做才能得出结果。我认为这是很多学生在面对计算时出错的罪魁祸首,脱离了基础,摊子太大,无法面面俱到。为此我们必须顺应学生的发展阶段,我们的教育要符合素质教育阶段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在基础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基础的知识和练习。不是说不能给学生夹菜,而是一定要保证基础扎实,不然不是锦上添花,只能是雪上加霜。
        首先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的第一资料,重视例题,讲透例题,很多学生老是“粗心大意”,根本就是因为没学明白,所以在教学中要把例题作为引入的根本,例题吃透才能练习。我们以除法中经常引入的分苹果为例,一共有四个学生,八个苹果正好分完,十个苹果则多出两个,这是讲整除和余数的经典范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观念,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倘若你在练习中出现余数比除数还大,那么要结合实际情况去核实自己有没有出错,这才是例题的意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在基础的练习中要循序渐进,重视基础,不能刚学会走就让学生跑,刚学完十以内小数点的移动,就搞个天文数字让学生练习,学生的自信是一种信念感,要一点点积累。最后,要坚信练习使人成功,十次练习和一百次练习以及一千次练习肯定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一加一很好会做错,因为熟悉,这种熟悉感是日常的练习可以达到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让学生做套题,而是要重视计算的基础训练,每天哪怕做五道运算,日积月累就是长足的进步,就可以规避很多失误。
        总而言之,从基础出发,才能让学生细心起来,摆脱粗心造成的失误。
        总结:计算是数学之根本,因为不管是几何的基本代换,数字规律的归纳还是纯计算的问题,计算能力都是基础,不管你有多强的数学思维,算错数都是前功尽弃。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格外重视计算,而粗心的失误实际上是因为缺乏训练和科学的指导,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自查自纠,端正计算的态度。此外微课等软件平台的使用也会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也必须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不可以过于心急和拔苗助长,一定要从基础做起。
        参考文献:
        [1]韦德瑞. 浅析如何正对"粗心大意"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6):365.
        [2]裴科.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9):124.
        [3]曹杰. 二年级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水平提升的实践研究[J]. 小学时代, 2020(6):50-51.
        [4]付婷, 李莎.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三策略[J]. 知识文库, 2019, 000(004):P.8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