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1期   作者:毛晓东
[导读] 本篇文章以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框架
        毛晓东
        河南永城职业学院 河南永城   476610
        摘要:本篇文章以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为框架,分别从智慧教育在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中的应用现状、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指标体系的确立、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实践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析,以提升高职课堂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应用现状;改进策略
        引言:在对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供智慧教育参考的资料文献目前较少,体系还未完善,因此想要找到针对性的教学诊断与教学改进实施方法几乎不能实现,换而言之,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阶段之中。教师需要将教研工作结合实际的班级情况进行为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提供可参考性案例或者方法,真实的将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效反映出来是本篇文章的关键。
        一、智慧教育在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中的应用现状
        近些年,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工作成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能够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当前的办学水平。任课教师通过把控教学方向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诊断和改进工作对于日常授课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文献对国内外的教学诊断均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我国的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总体可被分为三大类别分别是,第一探索过程,此过程的重点内容是建立和构建针对性的指标体系;第二是提出方法和路径,通过相关的针对性对策给予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工作建议;第三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当前的教育教学生水平,有效的开展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工作。国外的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是以宏观的理论教学为指导总方针,结合班级的授课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进行的。但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供智慧教育参考的资料文献目前较少,体系还未完善,因此想要找到针对性的教学诊断与教学改进实施方法几乎不能实现,换而言之,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仍然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阶段之中[1]。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智慧教育是信息化技术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和教学标志,有关应用策略还在探索阶段,教师需要将教研工作结合实际的班级情况进行为构建智慧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提供可参考性案例或者方法,真实的将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效反映出来是本篇文章的关键。
        二、问题与缺陷
        1、评价主体单一
        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通过教务处等部门进行效果讲评,这样的讲评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完全实现教学诊断和改进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以学生为评价的主体,以教师为督导评价的主体,两者相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定期的评价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的涵盖面非常广且能够均匀的涉及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中[2]。
        2、评价指标失当
        评价指标失当主要是表现在课堂的日常教学评价中知识的传授和实际操作的权重处理工作上。通过对评价指标展开调查工作发现,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指标仍旧是使用传统的评价指标即学科知识的讲授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这并不能适用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因此创新的教学评价指标是目前得重点工作内容。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进行评价指标的设定时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等内容进行评价工作中[2]。
        三、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措施
        1、高职院校教学诊断的核心视角选择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和中职院校相比较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生成性,因此多维度、多层次的诊断有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中的精准的工作方向。下面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提供了五种教学诊断的核心视角:视角一,增加课堂活动的质量;视角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呈现效果;视角三,教学的高效性和逻辑性思维;视角四,课堂提前准备好的资源和课堂的生成效果;视角五:课前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达到目标的程度中[3]。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知识体系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活动的内容,既不会过多,又不会过少,在控制活动机会的同时提升活动和教学的质量,这就是视角一中所说的课堂活动的质量和机会的视角分析。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授课中教师需要对课堂的结构进行演绎,因此 教学效率和课堂中的引导总结对于良好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这就是效率和逻辑的视角方面。
        2、教师的自我评价
        在教师的 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自我诊断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基本保障。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者需要建立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品质评估体系和标准。将教师的自我诊断和高职院校的自我评估体系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相辅相成的良好作用。使教师更好的作用于辅助学生的学习交流中。笔者认为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将教师诊断评价体系充分的应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确保高职院校的平稳运行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工作过程。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创新出能够适用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系统控制方式。换而言之,就是通过产生的问题着手研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行为的一个系统。
        3、课前利用微课自主学习
        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需要将全班同学平均分出小组。课前学生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知识预习的任务,并且通过有效的测试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在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需要将课堂的预习内容、学习任务单、测试题统一体现在课件之中以供学生学习和测试,达到课前预习的教学目的。通过微视频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主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在网上创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讨论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遇到深思熟虑后仍旧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和言论,加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对学生的预习知识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确定讲课内容。
        4、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
        从上述文章可知,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教学质量的合格与否进行全面定性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单纯的教学评价不仅不能实现系统性的后续指导,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为了得到有效的课堂评价,需要教师能够深入课堂发现其中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学工作紧扣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层次、培养方向、教学目标等进行深入了解、重视以生为本的 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重要手段。
        结束语:总而言之,我国的高职院校为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正在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中,各大高职院校需要从学校所处区域、管理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研究。除此之外,想要顺利开展教学诊断和教学改进,那么一套健全完整的应用体系时必不可少的,也是其诊断和改进的依据。总之本篇文章的研究对当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笔者的研究能够为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新的思路,以提升教学的总体水准。
        参考文献:   
        [1]罗宝花. 基于智慧教育背景的高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J]. 文教资料, 2020, No.874(28):191-192.
        [2]朱先明. 基于智慧教育的高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O2O教学模式诊断与改进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32).
        [3]贺满萍. 基于课堂教学基本节点的诊断与改进研究——以五年制高职"财务管理实务"课堂教学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 2019, No.403(08):50-55.
作者简介:毛晓东(1982-),男,安徽淮北人,工程硕士,河南永城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项目编号:2019SJGLX791
         项目名称:基于教学诊改的智慧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