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从一节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谈起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1期   作者:吴秀蓉
[导读] 本文以一节全国优质课教学实例为依托,基于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示范性,探讨了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若干想法。
        吴秀蓉
        第四实验学校 324000  浙江省 衢州市
        【摘要】:本文以一节全国优质课教学实例为依托,基于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和示范性,探讨了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若干想法。
【关键词】:思维能力  动态生成  阅读教学  活动设计
一、引言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而思维能力是指人们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思维材料进行分析、整理、鉴别、消化、综合等加工改造,能动地透过各种现象把握事物内在实质联系,形成新的思想,获得新的发现,做出新的决策的能力(姚旦墅,2000)阅读的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的复杂思维过程。由此可见,阅读与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阅读的先决条件。 故以此为例,共同探讨王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深层次解读文本,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
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实例及评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模块Wonderful things中的Unit 6 “Outdoor Fun!”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第一课时。内容节选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单元话题为户外活动,语法重点为一般过去时。本课时旨在让学生基于有效的阅读策略,理解文本大意,体验文学作品语言使用的巧妙和精致。不仅理解文本的结构,也能理解文本的特征。
        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王老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动词过去式和一般过去式的基本用法
        (2)通过略读获取故事的基本要素和故事梗概,通过细读获取故事的细节信息,理解故事中的逻辑关系,能根据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想象并模拟交际活动。
        (3)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并乐于阅读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4)在学习过程中,乐于思考,乐于想象,乐于表达,有阅读更多英文故事原著的兴趣和合作交流的愿望。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爱丽丝的活动为主线,学生通过爱丽丝活动的两个不同场景:在河边和在洞里,理解文本的基本信息。笔者关注阅读活动设计中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形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创造性思维,环环紧扣,层层递,引导读者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动态生成。
(一)以景促情,激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表象是过去直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像,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概括性(祖晶,2002)。英语阅读教学中,当阅读材料不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时,往往会让学生觉得过于抽象空洞。因此,在读前的铺垫环节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有感受,能在头脑中产生映像(刘先林 赵凡,2008)。这便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第一阶段。
 [教学片段1]:Introduction
1.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一张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What story is the picture about? 引出Alice in Wonderland这一话题。
2.教师呈现以下与故事相关的事实信息:Lewis Carroll, math teacher, 125 languages, in England,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测:Can you guess what they mean?
[评析]
        Rumelhart认为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将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互相作用的过程。 而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便是学生在阅读前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童话故事,故一张电影海报便足以激活学生脑海中对此童话故事的背景知识,其中包括故事中的角色、外形特征等直观思维。这一步骤不仅自然地导入了阅读材料的标题,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阅读材料的话题。其次,教师呈现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信息,引发学生通过整合所给信息进行猜测。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起后,有关故事的创作者及故事畅销程度的画面感都是驱动学生主动展开阅读的强劲推动力。
[教学片段2]:Reading for Gist
   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和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完成以下表格:

[评析]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全文,从阅读文本中亲身验证关于这个故事已有的图式是否准确到位。表格中所呈现的4W要素正是故事构成的主导要素,因此通过快速阅读环节,学生对于故事的了解由模糊转为清晰。从思维层面来讲,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画面感进一步增强,形象思维再次得到强化。
(二)由表及里,激活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抽象思维也被称为逻辑思维。阅读文本既是语言的呈现(Wallace,1993),更是作者思维的表达(Hedgcock&Ferris,2009)。形象思维仅仅能帮助学生获取阅读文本中的浅层信息,而要深入挖掘文本中的隐性信息则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思想和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便是学生思维能力动态生成的另一关键。王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围绕着解读语言、解读结构和解读语意三方面,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训练。
         
(三)收放结合,激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则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两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文本和生活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任务或活动,引导学生沿着多个方向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各教学片段,共同探讨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在阅读深入的过程中,实现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的递进。英语阅读教学承载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浅层阅读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文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Hedgcock, J.S.&Ferris, D.R.2009. Teaching Readers of English: Students, Texts, and Context[M]. New York: Routledge.
[2]Wallace, C.1993. Read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Grabe, W& Stroller, L.F.2002.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4]陈英和.1996.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5]高政.2010.高阶思维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