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吴慧明
[导读] 科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开设科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吴慧明
        孝昌县邹岗镇中心小学  432917
        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开设科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下文将对现阶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固化
        一些科学教师在开展科学课堂的教学中,由于自身常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且教师认为能够不断支撑科学课堂,在课上为学生讲解知识内容时,经常只是通过课文教材为学生进行讲解,并没有使用其他教学工具,也很少为学生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课外知识。长时间处于这种课堂环境下,小学生会对科学课堂产生厌倦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大不如前。同时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这种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还不利于教师自身科学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对科学学科高效教学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1.2 缺乏实验器材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主要以科学探究为主,但基于教材进行讲授,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学实验条件,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进行科学实验,就需要运用相关的实验器材。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实验教学器材的配备无法使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活动,在授课过程当中,主要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进行观摩,学生的参与度较少。
2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问题的意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科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那么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跟随教师的描述,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加直观有效地感悟趣味性实验现象,探索科学知识的奥秘。在这样浓厚的科学实验学习氛围中,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围绕所观察的科学实验现象,进行深度思考,主动探寻知识,深化理解所学内容。例如,讲解“昼夜交替现象”这一内容时,教师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与此同时,核心素养培育也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丰富生动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白天和夜晚交替现象的动画小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思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在使用动画小视频营造氛围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一步探寻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科学本质。


2.2 利用新媒体技术助推课堂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新媒体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来,科学教师也应该不断重视对这些新媒体资源的熟练运用,并将之与自身的科学课堂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且不断便捷自身的课堂设计,有效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地球的运动》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中将网络上搜集到的视频资源,为学生播放。比如对一些昼夜交替现象的降格镜头、地球自转的模拟视频、四季变迁的对比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这些丰富的视频资源,更加直观地对科学课文中的知识进行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诸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中对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短视频作品,为学生进行展示,还可以根据短视频作品中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表的评论为学生代入讲解。并且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在网络中搜集其他地区教师制作的优秀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课堂体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较为新颖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乐于在课上将注意力放置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加速教师提高科学课堂效率的进度。
2.3 培养学习习惯
        最好的教育都具有延时性,教师的教育教学要沉得下心。小学阶段就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所谓“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对于学生的这一个阶段,教师应该重视起来。学生在这个阶段会形成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技巧以及学习习惯,但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所尝试过的学习方法也很少,他们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思考习惯和学习习惯。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判断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有利于他们的学习。针对学生不合理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应渗透给学生生活的思维方式。
2.4 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对每一步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使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过于自主的探究,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进行适当地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交流与合作,保证相关实验探究能够顺利展开,并及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能够更加适用于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态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分组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问答,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其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改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不断重视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反思科学课堂中存在的缺陷,并且通过不断地更新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身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能够具有自主探究的意识,并不断遵守科学课堂的秩序,使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加顺利,达到高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晨熙.关于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9-20.
[2]范玉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教育界,2021(19):62-63.
[3]肖莹珠.小学科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10):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