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无意识与佛教末那识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罗日泽让
[导读] 荣格在无意识中强调对自性原型的挖掘和认知,使心灵的对立面在自性的掌控下得到统一和完整,佛教追求痛苦的根除以达到“极乐”境界
        罗日泽让
        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摘要:荣格在无意识中强调对自性原型的挖掘和认知,使心灵的对立面在自性的掌控下得到统一和完整,佛教追求痛苦的根除以达到“极乐”境界,本文通过对无意识和末那识的阐述和比较,探讨了两者不同的人格发展模式。
关键词:无意识、个性化、末那识、转识成智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荣格心理学产生着也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取代了传统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在心理分析和心灵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探究人类心灵的学问,荣格的心理学和佛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荣格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对人格发展而言,两者又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一、荣格心理学中的无意识
        荣格的心理学结构中把人的心灵分为了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就是“所有那些未被意识到的心灵现象的总和”,对无意识的内容荣格做了这样的描述“无意识是所有那些失落的记忆,所有那些微弱得不足以被意识到的心灵内容,这些心灵内容是不自觉的联想活动的产物——梦也是这种联想活动导致的。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把那些或多或少是故意压抑的思想感性也在其中。我所知道的,但此时未想起的一切事;我曾经意识到,但现在忘却了的一切事情;我感官感受到,但未被心灵意识的一切事情;我感觉、思索、记忆、需要和做的非自愿又不留意的一切事情;正在我心中形成,有一天将要出现在意识中的东西。”归纳下来主要有四个内容:1.记忆,就是指过去知道的,但此刻还没有想起来的和已经忘记的一切事情;2.微弱到不足以被意识到的事情;3.故意压抑的思想感情;4.在心中形成,将来要在意识中出现的东西。荣格把这一切称为“带有感情色彩的情结”,归类到个人无意识当中,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存在于个人无意识之下,是心灵的最深处,而且也不像个人无意识这样能够在人们的行为和感官意识中产生,而是先天遗传下来的,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其内容主要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最大的特征就是普遍一致性和可重复发生性,而本能又是天赋的生理机能,所以集体无意识的最主要内容还是原型,原型是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是知觉、领悟和行动的“模式”,也就是知觉、行动的可能性,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有多少个典型的环境,就有多少个原型。这些无穷无尽的反复经验已经从原始时期就刻进了人类的精神构造中,并代代相传下来。
二、佛教认识论中的末那识
        佛教对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了三个层次,既心、意、识,在世亲的《俱舍论》中说“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分别故名识”,心既是阿赖耶识,意为集起,人所作的善恶业(身业、语业、意业)不断地熏习形成了各种种子,集藏在阿赖耶识中,故而又称其为“藏识、种子识”,再待条件成熟时显现出来;意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既意为恒常思量,第七识把阿赖耶识当做一个实体存在的“我”,产生了我执,把万事万物分成我和非我,从而就有了四种根本烦恼:我见、我爱、我慢、无明,所作的业也是有了这个末那识才得以实现,所谓业最主要是看有没有这个末那识的参与,佛陀说“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此报;若无故作业,我说不必受此报。

”所以有了这个意就有了我执,对事物产生了我爱,形成了贪欲,从贪而不得产生瞋恚,从瞋恚作出伤害他人的种种业;源源不断地被末那识送进第八识当中,形成各种种子,流转不息;识是指前六识,既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具有分别明了的功能,外界的对境色从眼根输送通过眼识得以分辨是什么,从耳根输送的对镜声也是经由耳识才能分辨出是什么声,以此类推,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闻香,舌能偿味,身能识触,这些识别功能都是有了相应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才得以实现,而这些识相比于意识具有摄分性,既只能在自己的范围识别,,既感官面前的认识、感官认识引起或唤起的认识、思维当中得出的认识,其中认识是前五识感官得出的认识只有第一种,而后两种认识都是意识的认识。
三、荣格无意识和佛教末那识之比较
        荣格在治疗病人时非常强调个体本身的经验,从这一点来看与佛教的观点是一致,佛教的教义基本上说都是基于修证这个体系上,很多时候都是讲究体验,个体经验了才能明白,而不能用言语表达或描述,提出“不可思议、不可言语、不可名状”,但在其过程中对人自身的发展具有不同的观点。
        荣格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朝着完整性发展的过程,从一二岁产生意识自我开始,个人也就成为了正真的人,而随着意识自我的不断强大,会对非自我的无意识当中的东西进行区分和整合,而对于无意识荣格在书中说“个体的心灵生活归根结底就是无意识的生活”,无意识占据了个体心理生活的大部分,认为人格的完整就是要在无意识当中寻找,去挖掘无意识,认识无意识,特别是认识集体无意识当中的原型,使其显现出来并在自性原型的支配下把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整体,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荣格始终在强调是一种整合和整体,认为个体的完美就是一种整体性的完成,人格的自我实现就是把所有的内容,任何相互矛盾的东西整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在《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东西方的心灵之路》中说“荣格认为痛苦是生命的本质,属于生命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所以荣格的治疗更多是注重个体心灵的治愈,也就是对痛苦转变态度,把它当成完整人格的一部分,并没有根除痛苦。
        释迦牟尼最初创立佛教,其根本目的就是解决生死之苦,在《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中记载悉达多出生之时,国王净饭王请占卜师,预测其未来,占卜师测后说此王子日后必定会跳出三界,成为众生摆脱痛苦的导师,所以国王为了避免王子日后成为沙门,就花尽心血,让王子过上非常奢侈的生活,让他感受不到痛苦的存在,但在王子二十九岁时,在机缘巧合下王子出了王宫,在东门看见一个步履阑珊的老人,在南门看见一个重病饱受折磨的人,在西门看见一个冰冷的尸体,只有在北门看见了一个满心欢喜额沙门,因此在觉悟到人生不可避免的老病死的痛苦面前,唯一解脱的方法就是入林清修,但在六年苦修之后,认为修习解脱法门不能走极端,不能太执迷于苦修,也不能太奢侈,其最根本就是打破心的执着,而心又分为了八识,所以认为人格的发展最高境界就是从痛苦从彻底解放出来,而其关键就是在末那识上下功夫,通过不断的修习,打破末那识的我执,使个体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灭我执的存在,使末那识变成清净,从而使人格提升到最高境界。
四、结语
        荣格刚接触到东方神秘主义时感叹道“分析心理学所发现的许多复杂的心理功能早已记载入中国古代文献之中,精神分析本身及因而出现的各种主义,不用说是西方人所发展出来的,比如曼荼罗(意识自我)、心理的结构等,但除开相似点,两者的不同点主要在于对痛苦的理解,佛教认为痛苦是寻求解脱的根本原因,是可以解脱的,但荣格认为痛苦是人完整性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人格的完整就是痛苦和幸福这种许多矛盾的统一,除此之外,它们的不同点还表现在人格发展的过程,荣格认为个体的自我认识是永不止境的,因此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过程,而佛教人格的发展是有一个顶峰,一个完成时,那就是称为佛陀,既成为觉悟之人。

参考文献:
  [1]拉德米拉·莫阿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M].蓝莲花,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5.
  [2]刘耀中.荣格心理学与佛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3]佛学概论[M].弘学主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陈兵. 自净其心,重读释迦牟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