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阅读有效引导策略浅议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张煜卓
[导读] 科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神奇的自然现象以及奥妙无穷的生命奇迹,是一门立足于客观科学规律,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学科,对于学生认知外部世界,拓展他们的眼界有重要的影响。
        张煜卓
        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沈北分校,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科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神奇的自然现象以及奥妙无穷的生命奇迹,是一门立足于客观科学规律,以实践探究为主的学科,对于学生认知外部世界,拓展他们的眼界有重要的影响。而阅读是学生认知事物,探索未知的重要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倡科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提高科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必须予以重视。本文以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尝试以多彩的科学世界为核心,引入科学阅读策略,以期让学生爱好阅读、爱上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阅读兴趣;有效阅读;高效课堂
        科学家经历了千百次的不懈实验探究,逐步将神奇的科学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实验探究是科学学科的主要学习方式,多彩神奇的实验,也是直观揭示客观自然现象,认知未知事物的核心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并不能按照原定教学方案,进行有效、高效地实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一些基础概念的时候,常常由于方法匮乏,并不能快速掌握相关抽象知识点,这也给后期的实验探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相关科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内在需求,注重基础阅读教学,尝试在科学教学中制定符合他们探究意识的阅读方案,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更为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科学中注重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能力,更是重要的学习方式。谈及阅读。更多的人脑海中所呈现出的是“语文阅读”,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对新时代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当代教育者必须重视阅读,努力将“高效学习,阅读为先”的理念推广到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学科内容为基础,探索更为科学的阅读方式,从而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科内容的有效互动,进而给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添油加码。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认知科学世界的初期阶段。据社会调查显示,0-6岁是儿童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塑造儿童各项能力和优秀品格的重要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一切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皆可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所以,在小学低段就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掌握这一必备学习技能,有效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科学阅读有效策略探究
        (一)解放天性,趣味科学课堂的构建
        兴趣是调动学生主观参与性的重要因子,想要实现相关文本与学生的有效对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在需求,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才能加强学生与教材内容的有效互动。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深度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尝试以“解放天性”为教学手段,以实际教学内容为载体,营造轻松、活泼的科学课堂,从而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今天天气怎么样》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这一性格特点。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1.利用一些小卡片,在上面标注各种气象符号;
        2.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小松鼠、狗熊、天气播报员等角色;
        3.把标有天气符号的小卡片交给天气播报员,在天气播报员的指引下,其余学生分别模仿小松鼠、狗熊的口吻和习性,探讨天气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天气的变化;
        ……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将游戏元素引入科学教学中,无疑给了所有的学生阅读科学知识点的兴趣,只要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这也为一堂高效教学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阅读有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深度了解知识点,提升学习成效的重要方式。然而,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显然并非一件易事。多年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只是在囫囵吞枣的应付式阅读,并不能抓住相关概念的重点字词,无法深度理解其内涵。基于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者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标注的方式,来深化学生对相关抽象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水是什么样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水的概念进行板书: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的,水会流动,静止时水面总是平的;随后,通过范读,多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以及会流动”等关键字词下面进行特别的标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水的这些基本特性”,并且大声读出相对应的标注文字,从而有效加深对学生对水概念的有效理解。
        标注相应关键词,进行着重阅读是阅读活动中常用的方式。教师以身作则,在帮助学生认知抽象概念的时候,经常以带有标注的板书进行引导,让学生效仿这种阅读方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他们今后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三)创编概念,阅读中的顺口溜
        喜欢唱儿歌,读顺口溜是每个儿童固有的天性。将相应的知识点,创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能够有效规避知识概念的抽象性,同时也能提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例如,在教学《认识感官》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眼睛、鼻子、舌头、皮肤等人体感官,能通过各种感官去感知周边的事物。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些感官的特性,将其创编成顺口溜,如:
        眼睛眼睛看世界,五彩缤纷真快乐;
        鼻子鼻子嗅味道,美味食物真不少;
        耳朵耳朵听声音,神奇有趣是邻亲;
        皮肤皮肤有感觉,冷暖自知真奇特。
        根据实际内容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创编,将其转化成学生乐于接受,喜欢朗读的顺口溜,在一遍遍铿锵有感的朗读中,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课外实践,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
        科学本身就是一门建立在实践为基础上的学科,想要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多引导学生去进行实验。但是,在应试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外实践探索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有的学校甚至鲜有开展课外实践课,这显然与科学课程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须知道,实践活动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活动类型,在实际课外探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顺势引导其进行广泛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笔者建议,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周末乃至节假日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教学《做个小侦探》一课时,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给所有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作业。要求学生自成小组,去探索神奇的大自然,认真观察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并且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且通过查阅课本或者课外书,解释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做一名真正的小侦探。
        小学生们喜欢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去进行自主探索,以未知的自然现象顺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归纳和总结完成相应的任务,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想要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水平,必须从让学生喜欢阅读、擅长阅读开始培养。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内在需求,以多元化方式和策略帮助学生充分掌握阅读这一技能,从而帮助他们打好学习基础,最终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巧用对比实验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究能力[J]. 冯云.  中华少年. 2018(30)
        [2]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 陈益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03)
        [3]基于耕读教育下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J]. 刘红建.  教育. 201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