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霞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度尾中学 福建 仙游 351266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越来越重要。教师处理好历史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为此, 教师可采用以下四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再现重要事件的历史背景,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营造课堂的历史氛围,重视文言文材料的阅读积累 挖掘文言文中的历史意蕴。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材料离我们的时代久远,较为晦涩难懂,所以大多学生对文言文难以提起兴趣。其实,文言文中不乏一些既富有史料价值又文采斐然的文章。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篇目,讲解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秦苻坚将攻晋,太子左卫率石越以为晋有长江之险,不可伐。坚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何险之足恃?”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下》
这段材料中的“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是成语“投鞭断流”的来源,教师可让学生还原淝水之战的场景,想象前秦兵马之强大,苻坚之狂妄,在此基础上理解战争成败的原因。选取这段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理解成语故事的来源,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在选择鲜活历史材料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优化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传统授课模式下,一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形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师可定期选择一小段经典的文言文史料,通过师生合作探讨,完成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讲述历史故事、表演和观看历史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收获知识, 逐渐形成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再现重要事件的历史背景
现行的历史教材往往会编入一些历史资料,如历史文献、档案和古诗文等。这些资料多是出自原始材料,为学生学习历史事件提供了背景材料。教师将补充材料与课文材料配合利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重要事件的背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 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出自《贞观政要·论政体》
这段材料反映了作为古代封建君主的唐太宗对“政体”的看法,其意在加强君主专制。现行教材重点分析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但没有相关的背景材料。很显然,唐太宗的语段可以作为背景材料补充到教学中。这样学生能够更完整地理解三省六部制。由此可见,背景材料的补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学生读不懂材料,无法做出准确地回答,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思考过程中背景迁移的失败。而学生要不断接近真实的历史,就必须学会迁移背景。只有如此,才能拨开那些笼罩在材料之上的迷雾,将历史人物、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思考和观察。
”所以,教师教学时应先分析文言文材料的历史背景,然后让学生基于对背景知识的理解去阅读文言文。这样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深刻。
三、深化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在处理教材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取舍、增补、校正、拓展和调序等方法, 通过引用一些文言文语段,适当增补、拓展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和生动。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这种方法更为适用。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强化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出自《弢园文录外编》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资产阶级维新派应运而生。他们提出了改革君主专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主张。这则材料就体现了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的政治主张:君民共治,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现行教材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分析甚详,对早期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则缺少介绍。在讲解维新派政治主张时,教师适当补充这段材料,可以让学生对早期维新派政治主张形成更具体、更完整和更深刻的理解。
四、营造课堂的历史氛围
在进行历史叙述时,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文言文,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久远性, 同时有助于营造课堂的历史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情境, 使历史课堂更为生动有色。例如,在评价隋炀帝时,教师可以借助文言文精炼语言:“隋炀帝通音律、善诗赋、治军旅,开运河,修驰道,建东郡,但是,他急功近利,数年之内,大兴土木,造成兵役、徭役沉重,民不堪命,只能揭竿而起,隋炀帝也身死国灭,埋骨荒野。”这样的表述,全面准确地评价了隋炀帝的是非功过, 学生也更容易记忆。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反映历史时代特征的语言,善于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与风俗等不同的特点,使教学语言带有历史的特色,就会使学生上课有一种真实的历史感。
另外,在教学语言中适当地引用或者借用历史上的一些名句、谚语、诗词、歌赋和史料,可以增强历史课的韵味。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往往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英雄人物大无畏的气概; “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往往提供了一种想象的余地,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诗歌对个人有悲欢离合咏叹,对国家大事盛衰、欢乐和悲哀感怀,既是个人情感抒发,更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为历史研究中第一史料。”实践表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献史料,可以更全面地厘清史实。
综上所述,通过学习文言文史料,学生能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积累更多的历史材料,并提高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文言文解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解读能力。教师可选取不同时期的文言文史料,让学生对不同文言文句式特点、语法结构进行针对性地训练;此外,教师还应精选、精炼文言文史料,增加学生接触古代历史文献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语感和文献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孙玲玲.发现·评估·说明·自我校准———高三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策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9):28-32.
[2]曹天忠.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22.
[3]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