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徐明明
[导读]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是客观存在的,这既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相关,又与当下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
        徐明明
        绍兴文理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是客观存在的,这既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相关,又与当下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关。对此,体育教师需要从思想转变入手,打破和改变以往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局限,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改变教学方法,提高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发展困境;对策分析
        引言
        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不仅改变了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方式,而且也转变了人们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但从现实角度出发,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仍然面临诸多阻碍。本文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缺乏重视的问题
        1、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校以及教师普遍将教学注意力投射到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科目上,忽视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始终难以提升。
        2、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缺乏重视还体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时,通常会在组织学生完成集合、跑步等常规训练之后,要求学生自由活动。这种“散养”形式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自然难以将该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而且还会逐渐改变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学科目的认知。
        3、中小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忽视还体现在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可以说,多数中小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是极其匮乏的。无论是对已有的体育与健康设施的维护,还是对新型体育运动设施的引入,普遍不到位。
        4、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轻视还体现在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知上。在多数家长看来,学习好文化课程才是中小学教育的关键,而体育与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对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总是加以阻止,甚至认为这是不爱学习的表现,这种思想也误导了学生。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
        一般而言,中小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教师“散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兴趣。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具体的学习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重视度自然下降。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时,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看来,体育与健康教育就是简单的跑步、打球、跳高、跳远等常规的运动项目,并不需要专门开展专业性的教学。由此使得体育与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既无趣又无内涵。当然,这与教师的专业性有关。如果教师比较专业,那么就会从运动规范、运动技巧、运动方式、运动流程等多个角度出发,对中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进行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指导,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普遍不达标,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占绝大多数。
        (三)忽视了体育与健康教育关联性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同于体育教学,还包括健康教学。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教育是要让学生通过正确的、健康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丰富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但是,就当前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来看,各中小学校以及体育教师普遍忽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联性。多数体育教师往往将体育教学作为重点,而忽视健康教育,自然也就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既是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不足,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阻碍。


        二、在解决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
        (一)增强思想重视
        1、各中小学校应完全按课程标准安齐、安足体育健康课,而不是其他考试科目挤占体育健康课时间。因为这种边缘化课堂安排本身就是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忽视。
        2、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科目考核管理,这是真正转变中小学校以及体育教师改变体育与健康教育认识的根本。对此,需要提升体育与健康教育在考试中的分值,才能真正引起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视。
        3、各中小学校应当加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设施建设。一是要加大体育与健康设施的投入,不能继续采用以往的一次性投入的建设模式,而是应当将体育与健康设施投入和建设纳入正常的学校规划建设中来,保证体育与健康设施及时更换与更新。二是要加强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已有设施的维护。这既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设施的应用,同时又是为了延长体育与健康教育设施的寿命,降低投入成本。
        4、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讲座。尽管社会大众已经普遍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有所转变,但是在教师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以及学生家长在看到孩子成绩落后时,就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的文化课上。对此,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转变社会大众平衡文化课与体育健康课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保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提升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此,教师应当首先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是保证和提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根本。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教学,并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篮球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NBA等比赛,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到课堂篮球学习的练习之中。
        2、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在锻炼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的作用。
        3、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以促进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习能力,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除了以上所述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度。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体育健康锻炼不仅是为了强化学生体魄,也是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坚强毅力、吃苦能力、合作能力等,这些都可以融入教师日常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长跑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意志力;通过比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通过强化锻炼项目,增强学生的吃苦能力;通过合作教学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比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等。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同时,注意融入健康教育元素,保证体育与健康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这也使体育与健康教育逐渐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以往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学校以及教师总是把体育与健康教育当作一堂放松课程,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放松身心。这种教学理念以及方式已经不能得到当今社会的认可与赞同,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对此,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必须做出改变。由于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单调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阻碍。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爱红.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1):134-138.
        [2]于腾皓.中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9):137-138.
        [3]杨满孝.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内容[J].天津教育,2020(01):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