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习理论视阈下巴蜀古代袖舞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熊曦
[导读] 巴蜀古代袖舞浓缩了中国传统乐舞文化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是集训练性、表现性、传统性、审美性和文化性为一体的舞蹈表现形式。
        熊曦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巴蜀古代袖舞浓缩了中国传统乐舞文化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是集训练性、表现性、传统性、审美性和文化性为一体的舞蹈表现形式。以执袖而舞为载体的巴蜀古代袖舞课堂教学是提高四川地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文化修养、审美感知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认知学习理论为指导的袖舞教学改革,旨在从探究和发现学习的视角,提高舞蹈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他们主动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中肢体训练、审美熏陶和传统文化认知三者相互间关系的平衡。
【关键词】巴蜀古代袖舞教学;认知学习理论;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一、巴蜀古代袖舞教学概述
1. 教学目标
        巴蜀古代袖舞浓缩了中国传统乐舞文化与巴蜀独特的地域文化,是集训练性、表现性、审美性、文化性为一体的舞蹈表现形式。巴蜀古代袖舞教学是提高四川地区高校舞蹈专业本科生专业知识技能、文化修养、审美感知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技艺提升对角度,作为徒手身韵教学的延伸,袖舞通过对袖技、袖形、袖势、袖劲、袖韵的系统训练,袖舞教学通过“以袖练身”和“以袖练韵”的方式,增强学生肢体的能动性和情感的表达能力。从文化传承角度,袖既是服饰文化的依托,也是独具特色的舞蹈道具,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而巴蜀地区的袖舞更是独具地域特色,它浓缩了上千年巴蜀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流变和人文风貌。通过巴蜀古代袖舞的教学,可以实现四川地区舞蹈专业本科生对本地区乐舞文化的认知、传承与发展。
2.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袖舞教学以肢体训练为主,通过单一袖技、训练性短句、综合性组合和表现性组合的教授、模仿、和重复训练,促使学生在不断推敲、磨炼和积累中最大化完成肢体能力的开发,审美修养的提高,并掌握袖舞的精髓——“身袖合一”(身体与袖体融合、意念与动作融合、情感与意境融合)。以肢体训练为中心的袖舞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活动陷入“我说你做”的灌输模式,不仅导致学生逐渐习惯被动学习,而且,使得肢体表现力提升被视为袖舞教学的最终成果。因而,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往往一味强调袖技的提升、组合的动作的掌握、和肢体表现力的强化,却忽略对古代袖舞知识体系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技艺和文化内涵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由此陷入失衡的状态。
        高校是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以执袖而舞为载体的巴蜀古代袖舞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手段,不仅能够促进本科舞蹈专业学生提升肢体支配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其了解巴蜀的历史文化、中国传统审美,拓宽其相关领域的知识面、激发其探究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真正实现肢体训练、审美熏陶和传统文化认知三者相互间关系的平衡。虽然,这一议题早已引起袖舞教师和相关教学研究者的关注,但是,改革更多从实际策略入手进行。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在袖舞课堂教学的初期,运用1-2个学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讲解袖舞的发展历史及文化特征。但是,在之后长达34学时的课堂教学中,继续回归到传统的肢体训练,以袖技、短句和组合的模仿训练为核心。诚然,部分教师在袖技、舞姿、动势和韵律的教学过程中,偶尔也会提及相关的文化渊源。但是,其结果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在课程结业后的收获,依旧是袖作为道具的运用能力和肢体表现能力的提升。毋庸置疑,技术和策略层面的改变难以使袖舞教学脱离单纯的肢体训练。因而,在巴蜀古代袖舞的教学中,尝试引用认知学习理论,从教学理论深度审视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以范式转换的形式,真正改变文化认知和肢体训练分离的现状。

二、认知学习理论基础
1. 认知学习理论概念
        认知学习理论起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因而,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关注和强调如何借助外力去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与之相反,认知主义从个体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去解释主体对外部信息的内部接受与加工过程。由此衍生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并强调,学习的结果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更需要的是个体内在的思维活动,即人在学习认知活动中的主动性。具体而言,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活动视为个体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其理论指出,这一过程必将经历从认识到辨别,再到理解的三个阶段。由于学习根植于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内部认知的变化(即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所以这一认知过程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正如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所强调:学习一个学科,不仅是为了“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这里的如何学习,就是人类探索知识、发现奥秘和建构学科结构的过程。

2.认知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学习观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经验的直观认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认知过程及策略、自我调节以及学习动机有直接影响。从学习观的角度,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虽不能完全脱离外在环境的影响,但主要依靠于学习者内在动机的推动。因而,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强调学习必须经历以“发现学习”为核心的三个阶段:获得、转化和评价。换言之,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内部结构,感知并探索外部世界,能动的对待潜在的环境刺激,从而将新概念、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结合各种因素,对其进行修正和加工,最终真正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教育观指关于教学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对教学活动发生重大影响。从教学观的角度,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以动机原则(在教学中促进和调节学习者的良好心理倾向和动机)、结构原则(所传授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程序原则(根据学生已掌握知识、智力发展阶段、教材性质决定具体教学程序)和强化原则(通过反馈使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为核心,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学科完整结构的认知和掌握,同时提升其实践动手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观也促使了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具体而言,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信息加工者和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与之相符,教师则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化为运用多元手段和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促进者。

二、认知学习理论视阈下巴蜀古代袖舞教学原则

1. 案例与启发教学的结合
        高校舞蹈专业的袖舞课程设置一般为一个学期,仅36课时教学。而巴蜀地区的古代袖舞根植于历史、传统和地域相互交融的文化沃土,其体系庞大且复杂。若面面俱到,袖舞教学极有可能陷入无法达到课程目标的境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以点概面。从而,在有限课时内,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对巴蜀古代袖舞产生整体的认知与理解。例如,通过对采莲舞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和掌握宋代巴蜀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由此所产生的身袖配合及身体动势。但是,在传统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解和练习袖技及组合,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审美能力、探索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施展个性、情感表达受到压抑,更无法结合自身所知和能力对新知识和技能建构完整的认知。

因而,巴蜀古代袖舞的案例教学需与启发式教学相融合,在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借助提问和任务驱动,把学生引入宋代巴蜀人采莲的特定情景,激发其对新知识、新技能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动机,以此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完成对巴蜀古代袖舞知识体系的完整认知和建构。

2. 模仿与创作教学的结合

        模仿是舞蹈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舞蹈以肢体为载体,以舞姿为表现手段,以律动为符号。巴蜀古代袖舞中袖的技巧、形态、动势、劲力和内在韵律都难以用语言传递。唯有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同时配以身体践行的模仿,学习者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同样,袖与步法、袖与身体方向、袖与动作幅度、袖与身法之间的配合、袖的节奏变化,甚至袖舞所蕴含的传统审美趋向,也需借助教师的以身示范和学生的模仿才能得以传授。但是,仅有模仿,最终只会走向依样画葫芦的呆板复制。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可能因此依赖于“你教我学,你做我模仿”的单线接收式学习,从而失去主动发现和建构认知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巴蜀古代袖舞教学中需结合创作教学。无论是以袖舞组合为载体的肢体创作,或是以散文、论文为载体的书面创作,都需要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动进行重新推敲、评价和运用,在不断探索、反复创造中,逐渐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而,模仿与创作教学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从新的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袖舞文化的理解,更能培养其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

3. 实践与理论教学的结合
        巴蜀古代袖舞是一个极为庞大且复杂的知识网络,既包含静态的舞姿、动态的技法、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韵味,又涉及历史流变、传统审美观和地域文化。长久以来,袖舞教学往往过多强调学生肢体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却忽略了袖舞的历史和理论知识。一个较为负面的结果则是导致大量舞蹈专业本科学生在完成袖舞课程的学习后,仅对复杂的袖技、和婀娜多姿的舞姿动作建立深刻印象,对袖舞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传统审美意境却毫无理解,甚至一问三不知。从认知学习理论的视角分析,舞蹈专业本科生袖舞学习的现状映射了他们在该课程学习上认知结构的不完整。因而,在巴蜀古代袖舞的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的借助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出土文物,帮助其探索和理解传统袖舞的形式、风格和性质。又如,分组对不同时期的乐舞文化进行发现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探讨,由此强化学生对传统袖舞艺术的深入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身体实践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总之,只有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的结合,巴蜀古代袖舞的课程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达到认知的完整性,使其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的理解巴蜀古代袖舞的文化内涵。


三、认知学习理论视阈下巴蜀古代袖舞教学三阶段

1. 认知准备阶段
        在认知的准备阶段,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创设教学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认为,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是实现学习、建构认知的最好途径。巴蜀古代袖舞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沃土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当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特定时期巴蜀地区的真实境况时,才会真正理解自己所模仿的袖舞形态和动作,才能体会和凝练动作中传统元素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赋予自己的诠释,实现以传承为基础的创新。简而言之,在认知准备的阶段,“感同身受”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重要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是严谨的。因而,教师在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必须考虑其真实性、可靠性,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进行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不言而喻,在巴蜀古代袖舞教学中,实现教学情境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结合,要求教师有效运用史料、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吸引学习者主动进入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以启发学生对全新的领域进行观察和探索。

2.形成新认知阶段
        促成新认知的阶段是认知学习过程中最为强调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的部分,也是最需要教师因材施教的环节。在巴蜀古代袖舞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每个学生的肢体基础、艺术造诣、理论修养都大相径庭。同样,每个学生也会因成长环境、学习经历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有的善于模仿、有的思维跳跃、有的逻辑清晰、有的充满好奇。每个学生更会因性格、兴趣、自身潜在学习目标的不同,养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当教师把每个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时,便不难意识到,统一的教学方式完全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激励不同学生对巴蜀古代袖舞新知的探索。因而,在促成新认知的教学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借助任务驱动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各自擅长、或最为有兴趣的领域进入学习。例如,对于善于观察和模仿的学生,可以激励他们不断模仿巴蜀袖舞中典型的舞姿、动作,促使其在反复的练习中,以身体记忆的方式体会特定时期巴蜀古代袖舞特殊的形态特征;对于热衷于理论学习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借助传统书本或电子信息技术,独立或合作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帮助其从理性思维和视觉感官等多种角度,理解巴蜀古代袖舞的审美风格和内在含义。简言之,在促成新认知的巴蜀古代袖舞教学阶段,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建构对新概念和技能的初步领悟。

3.深化认知阶段
        巴蜀古代袖舞教学的深化认知阶段以小组合作为载体,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共同建构对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的认知。基于认知学习理论,小组合作遵循的基本假设是:在适当的合作任务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提高他们对关键概念和技能的认知、理解和掌握。具体到巴蜀古代袖舞教学,上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探索,对新知有了基础的认识和了解。本阶段,教师有意识的把不同的学生组成团队,引导其在小组内分享各自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理解、接受并欣赏彼此的差异,以此促进学生对巴蜀袖舞知识和技能的多元化的理解和掌握。具体而言,小组创编是本环节较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创造是布鲁姆认知结构理论中的最高层次,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要素进行分解和加工,并再次把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巴蜀古代袖舞教学的深化认知阶段,小组成员为完成创编,需在相互的帮助下对各自已建构的新知进行反复推敲,加深掌握程度。这一过程中,上一阶段个体学生对新概念和技能建构的初步领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了对知识网络更加深化、全面和完整的认知建构。

四、总结
        以高校教育为平台,实施袖舞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舞蹈专业本科学生的肢体能力,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巴蜀古代袖舞的教学中引用认知学习理论,可以从新的视角引导教师对传统的袖舞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学生主观能动性上的重视,减少他们处于“你说我听,你教我练”的被动学习状态,引导其主动建构完善的认知体系。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需求和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巴蜀古代袖舞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为学生创设情境,启发生疑。同时,教师还需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发现学习,并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对巴蜀古代袖舞体系的全面认知。


参考文献:
[1]布鲁纳(美),邵瑞珍等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邵未秋.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阳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比较[J].贵阳师专学报,1996(45).
[4]熊曦.中国古典舞袖舞[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8.
[5]姚梅林,王泽荣,吕红梅.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钟启泉.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J].教育 发展研究,2017(8).

 
(论文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基于巴蜀地区古代袖舞文化传承的袖舞课程改革》(BSYB19-09)研究成果之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