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斌 苏露
1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教育绩效评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 530028
摘 要:农村金融是带动农村产业经济、促进农户增收的动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重构是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所在。文章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实证对农村金融服务进村项目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及完善建议,以供同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 绩效评价 应用
广西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是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国家非常重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早在2008年10月,国家领导到广西田东县调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作出了“以田东县为试点,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的重要批示,开启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工作。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实施“金融惠民,服务三农”措施,有力推进了广西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一、广西农村金融服务进村项目实施情况
200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田东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田东县率先开始探索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田东县经过多年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西部民族贫困地区提供借鉴模式。
2017年5月30日,广西区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广西农村金融服务进村专项活动两年实施方案(2017-2018年)的通知》(桂金办发〔2017〕1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开展了广西农村金融服务进村专项活动示范点的建设工作。
建设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选择一批金融服务较薄弱的行政村作为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点,在全面推广田东“农金村办”模式的基础上,将“三农金融服务室”的“六个一”要素(一块牌子、一个服务场所、一套服务机制、至少一名农村金融辅导员、至少一个合作金融机构、至少开展一项有效的金融服务)功能与助农取款服务点相关服务有机结合,重点打造自治区级农村金融服务进村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三农金融服务室”发挥更大效能。
实施方案提出了两年目标,其中,2017年目标是在全区所有涉农县(市、区)各选择一个行政村,设立(升级)一个自治区级示范点,共计107个,实现示范点涉农县域全覆盖。2018年目标是在全区所有乡镇各选择一个行政村,设立(升级)一个自治区级示范点,新增1016个,达到1123个,实现示范点乡镇全覆盖。对达到创建标准要求并通过终评的示范点,由自治区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设立的每个示范点按2.72万元一次性给予奖励(其中金融机构按20000元/点、示范点所在的行政村按7200元/个的补助标准进行奖励)。
二、设置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7—2018年农村金融服务进村专项活动项目绩效评价重点对资金投入和使用管理情况、示范点组织管理情况、项目业务办理情况(业务成效)、项目综合效益等方面对专进行绩效评价,设置农村金融服务进村专项活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考核。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注:根据时间和出行成本,对节约办理事项的时间进行货币量化,其中示范点全年协助金融机构办理小额贷款受理次数、协助保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笔数每办理一笔节约时间为1天,示范点全年小额取款笔数、示范点全年现金汇款笔数、示范点全年转账笔数、示范点全年办理小额贷款咨询次数、协助金融机构办理银行卡数量(张)、全年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咨询受理次数每办理一笔节约时间为1/8天。
三、绩效评价过程
绩效评价工作主要采用“综合评价+公众评判法”的方式展开,即对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复核;对选取的示范点进行现场调研,对项目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示范点负责人(商户)、农金辅导员、流动业务员等人员进行访谈,具体了解项目管理和实施情况;到项目实施点,评价项目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对受益群众和相关利益群体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照评价标准对每一指标分别打分,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法包括标杆分析法、现场勘查、专家咨询等。
通过对示范点项目各项指标绩效评价反映:项目整体执行情况良好,完成了预期绩效目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效果,同时群众满意度高。但示范点设备设施条件、项目运营管理情况、项目业务办理情况、项目效益等均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得分如下表所示。
表5 金融服务进村专项活动得分情况表
四、农村金融服务项目存在主要问题
(一)示范点业务量未达标比率偏高
根据广西各市县金融服务示范点提供的基础数据,按照每个示范点要求月均交易笔数不低于30笔和月均交易金额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有22.12%的金融服务网点未达到交易笔数标准,7.13%的月均交易金额未能达到5,000元的标准。
(二)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滞后
农民投保意识不强,农业保险参与率较低。2018年547个示范点协助保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笔数仅为1,574笔,保费金额2,091,095元;2019年547个示范点协助保险公司代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笔数仅1,520笔,保费金额2,104,668.4元。从农业保险的投保数量和保费金额来看,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比较缓慢。
农业保险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一是现行农业保险产品出险理赔时难以满足农户需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理赔程序较为复杂,农户希望能有比较具体明了的赔偿金额,但在具体操作中,很难界定损失及明确的理赔金额。二是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保险经办机构基层网络建设、队伍建设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业务办理质量难以保证。部分承保农户比较偏远,查勘定损人员有限,造成查勘定损工作滞后;三是部分险种投保要求较高,个别险种理赔条件单一,理赔较为困难,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四是部分地区财政不能及时拨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打击了保险公司在当地开展农险的积极性。
(三)涉农贷款的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缺乏抵押物。现在的农业贷款基本都是信用贷款,极少担保抵押贷款,对放贷银行来说会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遇到困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农村产权抵(质)押业务无法办理登记,商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放贷规模有限。
二是农业担保力量薄弱。当前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通常都要求提供担保。广西现有担保机构主要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其业务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地区,无法覆盖到广阔的农村地区及村民个人。新设立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农担公司”),针对广西区内适度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小额快速”的资金需求而推出的贷款担保产品,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融资需求。
三是农村地区信用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个人经济数据缺乏,农户信用信息采集难,贷款风险识别和把控难度大,商业银行很难获得村民个人准确的征信结果。因此,商业银行无法做到根据信用情况发放农业贷款额度。
(四)金融服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金融服务种类有限,不能满足村民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的需求,也制约了示范点业务的开展。目前,金融服务示范点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小额存款、取款业务为主,而信贷、保险、代理扣费等业务功能不足,支付汇兑不便捷,涉农业务相对较少,互联网金融和电商业务协同覆盖率不高,难以满足农村、农户不断增加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优化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对业务未达标金融服务示范点的处理建议
1.加大支持力度保证其建设达标。措施包括:要求合作银行增加对网点的设备投资及维护,把缺少的办公设备全部配齐,保证业务开展的需要;移动网络建设部门,进一步完善网络线路建设,以保证网络平台畅通;通过变更合作商户,选择条件更好的商户加以解决达标问题。
2.撤销或合并金融服务网点。进行调整合并处理,可以考虑减少一些效率不高的网点,把原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示范点,合并为一个,提高利用率,保留适量高效网点。
(二)加快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的农业保险业务
1.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生产风险抵御能力的主要保险种类。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效,提高农民生产风险抵御能力。
2.探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险种。鼓励农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地方特色农产品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出台更多地方特色产品保险条款,积极研究开发价格指数保险、产量保险、天气指数保险、贫困户人身意外保险、贷款保证保险、农机保险、农业基础设施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满足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开辟保险服务农业生产的新领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规划计划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网站 ?, http://dfjrjgj.gxzf.gov.cn/zwgk/zdgk/ghjh/t2135939.shtml?-2016]
3.提高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积极性。对农业保险达到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免税等政策优惠。政府还应当对绩效评价高的农业投保人贷款业务提供一定比例的利息补贴,正面管控投保人面临的资金压力。鼓励保险机构建立更多种类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地方农业保险发展需求,进而为农户、农村企业提供更多类型的农业保险服务。
(三)完善农村征信体系
1.归集公共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档案。采取“政府主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建设”模式,完善地方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农户和小微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评价系统建设,实现“农户、居民、企业”信用信息的三位一体,全面归集、整理、共享以及对外发布相关信用信息,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沧州市金融扶贫指导意见-中国·沧州 ?????http://www.cangzhou.gov.cn/zwbz/zwdt/cxwj/415387.shtml?-2016?]
2.挖掘信用信息数据内在价值。吸引农户和小微企业主动进行信用信息录入,提高无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不好的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的信用水平,合理公正作出信用评价,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户经济状况基础数据库。
3.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生态环境。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完备的信用档案,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提供良好环境,降低不良贷款率。采用正向激励,宣传“信用也是财产”的意识,提升农户维护自身信用意识。
(四)推动农业信贷担保,增强防范能力
1.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通过农担公司推出的桂农担-财农保、桂农担-龙头保、桂农担-速贷保、桂农担-蔗担贷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经营主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的融资渠道,缓解农业发展融资难题。
2.发挥广西农担公司为农业贷款服务。发挥广西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和广西金投集团旗下的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金通小贷公司)在农业贷款中的作用。
(五)创新金融产品和提升服务质量
1.以农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创新金融产品。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农户对资金需求的改变,金融机构应及时对已推出的金融产品不断进行改善。针对产业生产周期特点,金融机构提高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为农户提供更高额度的银行贷款。
2.坚持小贷业务为主线,降低资本回报率。小贷业务虽然不能在短时间内给金融机构带来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从长远来看却可以带来较高的综合回报率,培育、守候三农客户,培育市场优势,为服务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扶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3.加大金融服务改革,提供综合服务。围绕“三农”需求,为具备条件的农户提供综合服务,在小贷支农服务上探索综合服务机制。
(六)服务乡村振兴,增加农村金融内生性需求
1.加快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力度,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农村的金融资金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2.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农业的非农产业发展,提高农村产业附加值,实现多元化,综合化,产业价值链延长化,是培养和激发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
3.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确保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到位,支持农村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农业快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七)引进和培养农村金融人才
1.引进农村金融人才。一是利用当地优势纳人才。从金融部门业务区招聘农村金融人才,扎根农村工作,助力于乡村振兴发展。二是面向社会广纳贤才,制定引进金融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志青年投入农村金融创新创业,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2.加大现有金融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组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业务培训。政府牵头组织示范点和便民服务点的从业人员,进行巩固金融知识和提高业务素养的定期培训,以及针对某些新设业务操作技能的专门培训,使其具备专业水平及工作情怀,更好地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进村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亚奇.河北省阜平县金融扶贫的创新实践与研究[D].导师:王香兰;倪存真.河北金融学院,2018.
[2]王海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导师:刘俊杰.广西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1. 王杰斌(1974 - ),男,硕士研究生,广西财经学院广西教育绩效评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会计师
2.苏露(1976 - )女,本科,广西壮族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