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敏
杭州市公益中学 310012
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新课改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代数式的值》选自七年级上册第四章,是学生从小学单纯的数学计算到初中代数计算的一个关键转折点,那要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合理自然地接受这个转变呢?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设计,说说怎样才能自然合理地上好这节课。
一、教学回顾
(一)激活——“情境式学习”课题自然引出
(1)课堂实录
数学游戏:谁是大力士(需要几场比赛PK?)
问①:两位同学参加,要决出胜负,需PK几场?3位呢?4位呢?
问②:n位同学参加需要PK几场?
问③:30位同学参加需要PK几场?45位呢?
<概念>:-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所取的值来确定的.
<步骤>:取值→代入→计算,(取值时注意格式:当……时,原式=……)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内部玩游戏,讨论、思考,并初步尝试代数式求值的运算.
2、学习并模仿老师板演的规范答题格式,讨论总结一般格式,教师归纳.
教学说明
(2)教学说明
问题解决
1、理解代数式值的概念;
2、区分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
3、规范代数式求值过程.
设计思路
1、巧设游戏情境:
以书本例1的代数式为原型,创设游戏情境,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下,学生情绪高涨,通过激活学生在课堂的积极心理反应,促进学生的探究内在驱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游戏引出的代数式与例1相呼应,连贯前后知识体系.
2、构建问题梯度:
①→②特殊到一般,②→③一般到特殊,梯度设置帮助学生辩证地理解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的差别与联系.
①→②特殊到一般—代数式
从2位同学,3位同学,4位同学到n位同学,发现规律,求出n位同学参加需要场
②→③一般到特殊—代数式的值
n位同学需场,然后将n的具体值代入代数式.
3、规范答题格式:
③格式规范—代数式的求值
教师板书n=30时代数式的值.说明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求代数式的值必须确定代数式中字母的值,在代入前,必须先写“当……时”,表示这个代数式的值是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
(二)、落地——“推进式学习”探究自然生成
(1)课堂实录
例1—追本溯源
刚刚我们通过一个实例知道了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实例中都是正整数,可我们数学中还有分数,负数,如果n的值是负数、分数可以求代数式的值吗?尝试解决例1:
当n分别取下列值时,求代数式 n(n-1)/2 的值.(1)n=-1; (2)n=0.6.
①教师展示第(1)小题的解题过程,学生比较,注意格式.
②学生完成(2)小问,教师投屏展示学生计算过程.
③学生小组讨论,总结代数式求值的注意事项.
<注意>:
(1)代入数值时必须把原来省略的乘号添上;
(2)负数、分数代入时要根据情况适时加上括号;
(3)计算时,应注意运算顺序.
拓展提升
已知m=a2b,n=2a2+3ab.
(1)当a=﹣3,b=﹣2,分别求m,n的值.
(2)若m=12,n=18,求的值.
?学生活动
1、例题练习,巩固代数式求值的格式和规范.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得到代数式求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合作探究,积极思考.
例2—代数式的值的应用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若用h表示圆柱的高,r表示底面半径如图所示,V表示 圆柱的体积.
(1)请用字母h,r,V写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求底面半径为50 cm,高为20 cm的圆柱的体积.
巩固练习(书本95页课内练习3)
设一长方形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高为b,体积为V.用关于a,b,V的代数式写出该长方形的体积公式,并求出a=2cm,b=3cm时该长方形的体积.
?学生活动
完成例2,转变思维,用代数式求值来解决问题.
(2)教学说明
例1
问题解决
1、会求代数式的值;
2、知道求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理解数值可以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也可代替代数式中的整体.
设计思路
1、回归数学本质:
例1从情境教学中的例子中抽离出数学代数式n(n-1)/2,通过负数、正数、小数三个角度总结求代数式的值的规范和注意事项.通过合作探究的第①问进一步巩固注意事项.学生自己选值,给学生以充分思考机会,为学生营造实践感悟的空间,引导学生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
2、变式加强记忆:
通过两个变式加强学生记忆.
3、对比突破难点:
探究题目(1)ab(ab-1)/2式与例题n(n-1)/2相呼应,通过对比引出整体思想(学生探究得到为主,若无法得到规律,教师提醒).
4、妙用逆向思维:
拓展提高是今年一模卷21题的改编题,从正向、逆向两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确定字母的值,可以确定代数式的值,但是确定了代数式的值,不一定能确定字母的值.
例2
问题解决
1、会用代数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实现从小学的算术思维到初中的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转变.
设计思路
转变思考方式:
通过例2,让学生感受从小学的算术思维到初中的代数思维的意识转变,体现了代数式的价值,同时,帮助学生搞清公式与代数式的联系与区别,公式不是单一的代数式,而是用等号连结两个代数式而成的等式.
(三)、生根——“总结式学习”体系自然形成
(1)课堂实录
学生活动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归纳总结.
(2)教学说明
问题解决
形成知识体系.
设计思路
1、形成知识体系:
通过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以实现学生对既有知识的巩固,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
2、导图加强记忆: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一方面更清晰明了的体现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兴趣.最下面代数式是学生已有基础,是一般情形,最上面代数式的值是本节课达成目标的重点,是特殊情形,从下往上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中间是本节课核心知识.
二、教学思考
本节课从课题的自然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到探究自然生成解决问题,总结体系自然形成收获成果,环环相扣,彰显课堂自然生长。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巧设游戏情境:
以书本例1的代数式为原型,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在这样放松的环境下,学生情绪高涨,通过激活学生在课堂的积极心理反应,促进学生的探究内在驱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游戏引出的代数式与例1相呼应,连贯前后知识体系.
2、构建问题梯度:
引入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辩证地理解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的差别与联系.
3、对比突破难点:
探究题目(1)ab(ab-1)/2式与例题n(n-1)/2相呼应,通过对比引出整体思想.
4、妙用逆向思维:
拓展提高是今年一模卷21题的改编题,从正向、逆向两个角度引发学生思考确定字母的值,可以确定代数式的值,但是确定了代数式的值,不一定能确定字母的值.
5、导图加强记忆: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一方面更清晰明了的体现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