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学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福建漳州,363105
摘 要: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我们要推进强军事业,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必须坚持科技兴军、创新驱动方略,强化战略导向,加强国防教育,着力军民深度融合,在军事科技创新中有新理念、新设计和新举措,积极抢占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新高地。
关键词:国防教育;科技兴军;核心战斗力;深度融合;创新驱动
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号令要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鲜明提出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推进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战略部署[1]。这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人民军队的强军兴军之道和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技兴军方略,瞄准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目标砥砺前行,加强国防教育,着力军民深度融合,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一、科技兴军:彰显马克思主义核心战斗力特质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恩格斯指出,暴力比其他一切都更加依赖于现有的生产条件。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时,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人类战争发展史表明,战争是力量的角逐,也是科技的博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战斗力。在人类阶级社会的初期,为什么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战争处于冷兵器时代,是因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科技发展极其缓慢。随着火药火器的发明并运用于军事目的,冷兵器的角逐成为历史,火枪和火炮主宰战争的进程,使兵力部署及作战样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内燃机、雷达、飞机等的问世并运用于军事领域,产生了舰艇、坦克、战车和飞机等现代化的兵器,驰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机械化战争应运而生,“机械化战争”理论和“闪击战”理论接踵而至,机动作战也就成为其基本行动样式,军兵种的力量结构也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冷战期间,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空间武器系统为主导,建立多层次、大纵深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把太空作为继海、陆、空之外的第四维战场,主要用意是利用高新技术优势取得对与苏联争霸全球的战略优势,充分凸显了科技就是战斗力的核心要义。
现代战争须臾离不开现代科技,科技创新是推动战争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单兵武器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及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朝着系列化、精确化、快速化、隐形化、无人化和高效一体化发展,驱使作战样式逐步从平面到立体、从单一到联合的嬗变,高技术战争进入新的阶段。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高技术群,不仅孕育了科技革命,而且还直接促进了军事技术革命的诞生,成为新军事革命的直接动力。
核心技术既决定核心军事能力,也深刻地影响着战争的进程。谁拥有先进的军事科技,谁就会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和高素质的军队,其战斗力就强,就能在战争中获取主动权。海湾战争是被国际社会公认的信息化战争的雏形,也是信息化装备技术革命拉开序幕的试验场。战后美国国防部在总结报告中称,沙漠风暴行动中,美空军取得的巨大战绩主要得益于两种能力——精确打击能力和隐形能力;海湾战争“充分展示了被称之为战争中的军事技术革命的作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无不表明,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这种以高新科技创新发展为主导的军事技术进步和质量优势,是军队数量和规模优势所难以比拟的。如果说,以往由技术的发展变革引起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从而导致战争形态的演变并伴随着新的作战样式产生的话,那么信息化战争必然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遂行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主要动因是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核心、以体系融合为架构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系统的运用,催生了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使信息化战争进入新的战争形态。正如恩格斯所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面对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引发的新军事变革和战争形态的嬗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就科技兴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我们要把创新摆在军队建设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论断[2]。多次强调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大幅度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思想理论深刻论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内核和重大意义,并对推动科技兴军作出了系统阐释和战略部署。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丰富与发展,吹响了新时代强军兴军的号角,标志着人民军队的科技兴军进入了新征程。
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抢占强军兴军的新高地
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我们要推进强军事业,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描绘新时代强军兴军新蓝图,必须坚持科技兴军、创新驱动方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1],在军事科技创新中有新理念、新设计和新举措,积极抢占新时代强军兴军的新高地。
(一)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科学技术的核心战斗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军事科技发展的本质体现。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1],国防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努力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一要全面贯彻“科技兴军”的战略决策,牢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立足我军的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军事思想和习近平的科技兴军战略引领军事技术发展,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以重大高新技术的创新推动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二要抢抓世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革命的机遇,把握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力标准在科技创新中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扭住网络信息体系这个抓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运用,推动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三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密切关注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引发的新军事革命及其战争效用,在更宽视野、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加速推进国防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系统建设与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加速推进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没有军事装备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就没有未来战场上的主动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兴军,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我们要审时度势,大力倡导创新驱动,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把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和薄弱环节作为自主创新的主攻方向,把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作为根本着力点,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和攻关,掌握一批事关武器装备建设竞争力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极大地提高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及撒手锏武器等自主创新成果对战斗力提高的倍增器作用。特别是要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兴军,必须在重要的战略必争科技前沿领域形成独特优势。随着时代发展,抢占科研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比武竞技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实现整体跨越,在一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涌现出一批跻身世界先进、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成果,显著提高了我军的威慑和实战能力。面向未来,应对挑战,我们要高度重视战略前沿技术的发展,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坚定创新自信,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加强战略前沿性技术的前瞻谋划设计与开发研制,在加大先导性、探索性等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武器装备攻关的同时,注重消化与吸收,取长补短,及时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武器装备及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去,以创新驱动、科技兴军引领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弯道超车”。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兴军,必须注重军事智能化建设。智能化是当今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战争“人机一体、智能主导、云脑作战”的标志。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和智库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全球分布对美国的军事优势、信息优势和经济优势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发布报告,要求政府应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迅速转化为军事能力。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俄罗斯的未来,也是全人类的未来”,并批准执行《2025年前发展军事科学综合体构想》,注重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可见,推进智能化的军事变革发展已成为军事强国的共识,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加强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对此,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的“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战略部署,力图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导权,促进军事智能化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一方面,要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改革为契机,全面深化军事科技体制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符合科技创新特点规律的硬软件资源配置方式和人才培养与运用模式,着力改革和创新科技评价制度,破解制约科技兴军方略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不断激发人的科技创新活力,厚植科技兴军的创新潜力,大力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更加注重军民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是实现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度越来越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对此要积极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技术突破。要清醒认识当下军民融合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打破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瓶颈,科学制定和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层次、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要聚焦相关重点技术领域,结合贯彻军队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找准目标、路径、重点和突破口,坚持实战牵引、体系论证,运用先进理念、方法、手段,发挥专家智库体系作用,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打造科技兴军新引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28(1) .
[2]曹智.习近平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强调:深入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加快建设具有我军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3-11-0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