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璇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城郊中学 515100
摘要:中共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和明确标准。作为百科之首的语文,我们需要向学生传达公民层面的价值观。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普及,我国整体的学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许多学校和教师只看到学生的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教育,导致许多学生不懂得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甚至出现了一系列道德问题。针对这些状况,语文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渐渐地被人们重视起来,也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而多样的教学模式,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实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色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2年11月召开的十八大,用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从国家层面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习主席强调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而言,我们要培养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在过去,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普及,人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导致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视,我国教育机制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很多学校逐渐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正确价值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是师生一起创建教育氛围,在文学内容、学习能力培养的历程中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文的逻辑辨析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创建自己价值观的整体结构,让学生明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性。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作用。
语文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及意义
在目前已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为特殊的一门学科,语文的可塑性与复杂性最强,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语文本身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传授学生语文内在的考点,还可以协助学生构建立体的知识框架结构,同时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语文的学习让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引导他们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学生是国家的一份子,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梁启超说过:“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学生是复兴中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身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思想难免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地影响,错误价值观一旦树立,后果不堪设想。而单纯靠父母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语文作为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渗透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人类智慧的文化结晶。不管人类是进行言语上的交流还是精神上的交流,都是语文教学的课堂。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自己独特语言能力的的好地方,也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好去处,语文不仅有承担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能力,也有这个责任。就如闻名中国的语文老师赵谦祥在研究《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个问题时,特意安排学生必须按时观看《东方时空》,这样就做到了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了语文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语文修养,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文以载道,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的德育元素。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简短的诗却有力的喊出了他对祖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学生也在朗读中感受到诗人的爱国热情,在老师的引导下树立爱国价值观。“文道结合”一直是语文老师传授核心价值观的不二选择。
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普遍认为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与交流,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学科的任务与学科的价值不是等价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目光全部集中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上,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没有将语文教学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上——语文教学还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像语文课本知识,不能认为死记硬背就了事,要将它牢记心中,并使其成为自己言行举止的准则,所以首先需要教师在上课时结合生活实际,陶冶情操。比如我在讲《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时,我讲到了文天祥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时,结合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对祖国贡献的照片,把他不怕被敌人毒打,不被巨大的财富诱惑,为了报效伟大的祖国,义无反顾回国的壮举讲给学生听,讲到钱学森对友人说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时,我看到了学生的感动和激动,这就是语文课堂结合生活实际所带来的效果,学生在听讲中陶冶了爱国情操。
其次需要学生读写结合,身体力行。课本内容是基础,讲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司马迁对仁安说出实情的那份诚实,并要求他们反思自己,课后写读后感,并上台演讲。很多学生引用了诚信的名言:如艾琳·卡瑟——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美)富兰克林?——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还有一些学生讲到了自己为曾经失信的事情而追悔莫及,也讲到了为自己是一个诚信的人而骄傲……学生对一些事难以启齿,写倒是倾诉感情很好的法子,拿起笔,学生敢想,敢说,并在写中找到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借助活动,营造氛围也是语文教学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显得至关重要。现在基本是多媒体教学,所以先进的平台可以让学生看相关的视频和电影。在讲微型小说时,因为学生还没工作,所以对于敬业这种精神了解不深刻,我播放了《邓稼先》这部电影,当出现险情时,下属请求邓稼先先走,但他说:“我不能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他用自己的生命教会了学生什么是敬业,什么是无私地奉献。为了让学生有团结友善的精神,我在课堂上开展了“合作踩报纸游戏”,同学们紧紧抱在一起,明知道站不下了,还要死死拽住要出局的队友。在游戏中,他们知道了团结友善的重要性,明白了他们不是独立生活在这社会中的,他们不是独自作战的,他们有亲人,有同学,有队友。一个人固然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一起走,才可以走得更远,特别是处于困境时,别人往往是救你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教会学生与人友善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也可帮助学生与老师进行沟通,通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双方把各自的内心真实世界打开,在互相接纳与聆听时构建主体性的价值观。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下,交互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有爱与自信,从而乐意敞开心扉,让老师帮助自己进行价值观的洗涤,进一步展现自我、挖掘自我、发展自我。
语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功能应是生长教育、终生教育和道德教育。学校内部的语文教育是学生一生中语文进步的黄金时段,也是学生进行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间,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必要作用,而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这是语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也是时代赐予语文教学的责任,语文教学应该乐观向上地担任起这个责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