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
桂林技师学院 541004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专业型、技术型以及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然要求也越高越高。那么,对于技师学院制冷技术教学而言,既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实效,为社会及企业培养与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当然,这一切的实现,就必须要落实于实践教学,特别是要不断强化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对此,本文从制冷技术教学现状出发,指明所面临着的突出问题,进而就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展开深入探究,指出几点策略与建议,包括坚持应用为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多元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究,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指导与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制冷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引言
制冷技术是一门理论性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切实掌握制冷技术的热力计算、掌握制冷设备的热工计算方法、掌握制冷工质的选用原则、掌握制冷系统设计方法及施工图绘制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充分了解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沿,理解制冷系统及相关设备的运行特点和调节方式等,就必须要强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要深化围绕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在切实遵循教育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之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能够与人才培养目标及需求相适应,以此来确保教学改革成效及人才培养成效的实现与提升。
一、制冷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结合当前制冷技术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们在教学中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以及物力等多方面,不断为教学注入活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制冷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成为制约教学成效进一步提升与实现的重要阻碍。
(一)课程内容重复
制冷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有: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压缩机、制冷装置自动控制、节流机构、制冷管路设计等。在教学中,我们会围绕上述内容来进行授课,通过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吸收、消化、理解与掌握以上课程内容。然后,针对上述内容的教材编写者会存在不同,加上任课教师的不同,很容易导致课程内容的重复呈现,制约教学成效的同时,一旦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则很容易使学生出现混乱,不利于学生学习。
(二)教学系统性差
当前,在制冷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通畅来讲更侧重于对制冷循环系统当中的各个部件的热能性能来进行相对较为独立地分析,特别是针对四大部件性能的学习,是教学的重点,当然也是难点部分。然而,当前教学并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即教学的系统性较差。集中表现为教学当中各知识内容的串联与衔接不到位,甚至很多时候都是各自为营,同时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相脱离,也势必制约学生整体学习成效的提升。
(三)教学时数不够
正如上文所述,制冷技术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知识较为繁杂,而新时期很多时候都是为了片面地追求教学成效,将教材化繁为简,虽然看上去更简洁,但是很多比较重要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出来。与此同时,还相对应的减少了一部分课时。这样一来,使得教学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很多时候虽然教师都希望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来增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但是教学的深度却不够,更多的只是“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学生很难消化掉所学的知识,甚至是对有些知识一知半解,由此也对教学构成了尤为不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单一
尽管近年来我们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予以了越来越高的重视,也尽管我们的教学方法获得了一定的与时俱进地发展,但是教学方法仍然可以说略显单一。总体来讲,现如今仍然有一些教师秉持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绝对主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另外,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学到的只有对知识的感性认知,动脑创新及实践的空间与实践相对较少,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不够紧密,加上课时限制,很多学生对制冷技术相关工作原理的理解并不够深入,理论浮于表面,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就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五)考核机制陈旧
不论是对于制冷技术课程教学而言,还是其他课程,都不能忽视考核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换言之,基于一套科学而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更好地监测与检验教学成效,还能够基于检测结果来为教学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找出现阶段的不足,然后实施针对性改进。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当前的考核机制却较为陈旧,一方面来讲,大多考核更集中于理论之上,比较轻视实践,导致理实难以实现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来讲,大多考核知识更加侧重于对结果的检验,以成绩高低作为重要且唯一标准,相对应来讲忽略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相结合,而且评价的对象及主体等也比较单一。由此,受陈旧的考核机制的影响,会制约及影响课程教学成效的实现与提升。
二、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一)坚持应用为主,优化教学内容
技师学院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成效的实现与提升,一个尤为关键和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做好理论教学,以此来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素养,为实践性教学的有序开展以及有效实施提供一个稳定的保障。当然,我们在实施与推进制冷技术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关键点或基准点是不能够忽略的,那就是要坚持以应用为主,以必须、够用为度,以此为指导来优化教学内容。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通过“删、并、增、改”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来剔除一些旧知识,增加一些新知识,引进一些针对新技能的训练。与此同时,教学中也要多围绕重点及知识来进行精讲与细节,而对于那些非重点与费难点的知识则可略讲,甚至是一带而过。当然,加工教学内容是一个长期、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并非依靠某一两个教师就能够实现的。相对应来讲,需要教师们齐心协力,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探究,深度研发与有效创新,以此来优化制定教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结合上文的分析来看,当前制冷技术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绝对主导,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极为被动,久而久之会变得越发消极,甚至是产生反感、抵触等不良情绪和行为。对此,新时期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尊重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及作用,使制冷技术课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切实掌握与有效应用科学技术及最新科学理论的有效途径。对此,我们可以将现代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使制冷技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基于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以及动静皆宜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同时跨越时空限制,使教学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日常教学中所难以实现或表达的制冷技术形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等直观而生动地展现出来,更容易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而且,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过程,进一步培养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与潜力,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可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另外,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及教学探索来看,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其中,就比如在讲授制冷当中的热泵装置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来结合水泵来进行对比,水泵可以使水流从低处流向高处,而同样热泵也可以使低位热源向高位热源流动。再比如,在讲授压缩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类比人体心脏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将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形成循环,类比心脏压缩和输送血液所形成的循环,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和脏我压缩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动态等。
(三)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多元设计
为了更全方位的把握教学实际情况,进而更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就必须要要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从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来反作用于教学,为教学发展创作更多有利的条件。总体来讲,当我们每完成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后,相对应都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验和操作技能,以此类推直到全部操作技能的完全掌握。对于中职教育而言,为了更好地培养出更多实用性人才,无论是对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成绩等的评价,都要严格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特别是对于制冷技术这门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言,更应要完全杜绝与避免“一份试卷定成败”的做法,而是要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并举的方法。当然,我们在制定与实施考核的过程中,要就其内容及形式两方面来进行为重点来加以研发和实践,其中要讲究多元设计。首先,就考核的内容的多元设计而言,集中体现在题型设计上,即采用以应用性、方案性设计题型为主,以此着力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学生撰写制冷技术相关实验报告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就考核的多元形式设计而言,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设计,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特别关注实践中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相结合。通过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多元设计,来助力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结语
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是提升制冷技术教学成效的内在要求,更是学生专业发展及成长的切实需要。仅管当前制冷技术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也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制冷技术实践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当然,除了本文所提到的坚持应用为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改革评价机制,注重多元设计几个策略建议之外,伴随着新形势、新机遇以及新问题的出现,相应的教学改革势必要同步进行、不断跟进。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应大胆实践、勇于改革、不断创新,以切实推动制冷技术教学成效的实现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幼青;赵润泽.“制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教导刊.2020(07):159.
[2]刘智勇.《制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4(12):88-89.
[3]吕原丽;苏华;齐学军.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J].科技经济导刊.2020(03):43.
[4]王刚;孙佳.中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J].数码设计.2020(05):216-217.
[5]楚家银.制冷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方法之探索[J].河南教育.2011(08):66.
[6]柳萍;代丽华.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J].东方教育.2015(02):86-87.
[7]陈嘉澍;卓献荣;陈姝.制冷与空调技术实践技能多元化教学改革尝试[J].现代企业教育.2019(10):50-51.
[8]姚丽;张琳邡.以就业为导向的《制冷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9(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