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
淄博职业学院
摘要:文章针对如何进行《消费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了课程定位及思政主线确立,课程内容设计,创新点和课程考核等四个方面。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探索了将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结合的途径,为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关键字:消费心理;课程思政;考核
一、课程定位及思政主线的确立
1.课程定位
《消费心理学》是财经商贸专业群职业能力课程中的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二学期,先导课程《市场营销实务》、《管理学基础》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课程思政改革,将社会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法治意识、劳动意识、职业道德等融入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者群体心理特征,商品、促销、社会因素等对消费者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影响,营销人员职业道德与素养、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课程及教学,为课程建设注入“动力”,为教学活动增加“活力”,知识传授的同时,完成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的塑造。
思政、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为后续课程《客户关系管理》、《广告原理与实务》等课程的学习起到辅助促进作用,为今后开展营销活动、组织销售管理、管理客户关系等营销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思政主线的确立
(1)当前,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逐步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要求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渐已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鼓励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力戒奢侈浪费型消费和不合理消费,推进可持续消费。大力推广绿色消费产品,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营造绿色消费良好社会氛围。”
(2)《消费心理学》以消费活动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学生分析消费心理、运用消费心理规律开展营销活动为目标。通过学习,学生把握消费心理及变化规律,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充分发挥营销活动对绿色消费新时尚的引领作用。
(3)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大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商品消费经验,对身边的消费现象拥有强烈的兴趣和自己的见解,擅长形象思维,乐于讨论和分享;同时,他们多为独生子女,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利己主义思想倾向严重,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较弱。
基于此,确定本课程思政教育主线:掌握消费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的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内容设置
围绕“掌握消费心理规律,培养学生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看、思考讨论,剖析铺张浪费、请客送礼、黄赌毒消费、濒临动植物资源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正确引导消费行为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学生思考引导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增强责任使命感;微信群发布课前任务:通过电话、拜访或其它形式,搜集亲朋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以来反映消费者衣食住用行的变化的影像资料,发送至微信群交流。
结合图片展示、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深刻认识消费者需求的特点及变化,认识到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已深入人心,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低碳出行意识;课前,在智能课堂发布视频,要求观看视频,了解沂源猕猴桃产品特点,分组进行包装设计;课中教师讲授后,小组对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在此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采用新理念,突出产品特色和当地文化底蕴。小组作品展示后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过度包装”现象,具有绿色环保意识,增强服务当地经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内容设计时,注重强化劳动教育,将实践教学融入其中。分组制作《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养成手册》,讨论后形成一份定稿,通过微信、QQ等转发的同时,在校园内发放宣传,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校园志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同时,增强责任使命感,和法治观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三、课程思政建设创新点
1.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有效融入实践环节。通过《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养成手册》的制作、宣发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校园志愿活动的策划、实施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化正确消费观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两条育人主线,双管齐下,提升铸魂育人效果。通过消费心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学生明确两点:一是作为营销者利用消费心理规律开展营销活动时,应具有诚信、勤奋的品质和取财有道的信念,二是作为消费者,应具有绿色环保、勤俭节约等科学合理消费观。两条思政主线双管齐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达到市场营销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保障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格。
四、课程考核
采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思政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客观量化打分与主观效果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和动态评价相结合,力争精准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系统反应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书育人目标。其中,目标评价占总成绩40%,题型设计为为单选、多选、判断、案例分析等;过程评价包含作品展示、案例分析点评等,成绩=单元测试*40%+拓展作业*30%+课堂讨论*30%,总分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考核评价中注重体现社会责任、家国情怀、爱岗敬业、诚信经营等思政元素,思政考核占总成绩的10%。
五、不足与建议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和时间限制,实训课时安排较少,实训内容侧重理论,实训地点选择都在校内,缺乏校外实践、实地观察和综合实训。建议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体验、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增加校外实践的实地观察和综合实训项目。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完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专业实践育人基地,使课堂所学落实到行动中,达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目标,实现学生知情意合一。
参考文献:
[1]刘宝民,金正连.关于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105-108.
[2]顾骏.“创新中国”课程:“同向同行”的平台设计和教师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17(5):38-41.
[3]郑文春.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J].机电教育创新,2019,8(2):137-139.
[4]葛江徽.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度假旅游,2018(3):76-78.
作者简介:陈媛(1986.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就职于淄博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