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学情坐标驱动深度阅读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林燕
[导读] 定位学情坐标,驱动深度阅读,是指教师在备课前稳扎深度阅读之根本,根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进行仔细研读
        林燕
        浙江省临海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摘要】定位学情坐标,驱动深度阅读,是指教师在备课前稳扎深度阅读之根本,根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编写意图对教材进行仔细研读,走向儿童视角进行学习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透彻精准整合出适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内容,深入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体会学生的学习困境,引导他们聚焦文本资源,树立深度阅读之枝干,发现文本规律,获取知识,掌握方法,从而让学生逐步构建知识结构,推进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判断和评价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定位学情  深度阅读  提高能力
         
        受网络时代和读图时代大量的图文漫画小说影响,学生阅读心理浮躁,对文本的感知仅停留在读懂的层面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获取有效的阅读方法,缺乏阅读策略,阅读理解能力的改变和提高及其微弱。如何运用班级学生的学情,让学习内容靠近学生的“学习区”,点燃学生的积极思维,为学生的语文深度阅读助力,是语文课堂深度学习建设中大有可为的领域。
        (一)注重整合,建构单元目标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编排特点的教学内容,围绕着整体单元主线,又体现了语用教学的层阶, 因为教材编排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安排,所以知识、能力的序列化、结构化、阶梯性更明显。基于学科素养的大单元学习是建立在扎实的单篇教学的基础上的,目前我们最需要着力的就是改变以往一篇一篇教学的思维模式,建立大单元整体备课的框架,努力挖掘单元文本的核心语文要素,把课内的4一5个文本看作整体的“1”,每个文本,只是这个“1”的组成部分,同时,把课外的文本纳入进来,实现“1加N”大于“1”的效果,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从编排特点看,第一要学会构段的表达方式;第二要善于收集,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第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一些理解,引导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感的培养。整合单元目标后,学生的解读半径就扩展开来了。
        (二)学理分析,落实语文要素
        没有明确语文要素的学习活动,犹如失去准心的步枪,不知目的地的野马缺乏GPS导航系统的海上航行。我们要以明确的语文要素为指向。让学生经过过程性实质性的自主体验。教师要明白,语文要素的性质类别是属于语文知识还是语文能力?是基本方法还是良好习惯?还要了解本单元有哪些课文组成,每篇课文处在什么位置?是精读还是略读课文所处的位置不同,要完成的任务有所不同。例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要素是预测和推想,学生就可以边读边预测,学习一些基本方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侧重示范如何预测,《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侧重用预测方法尝试预测。《小狗学叫》侧重自主巩固,怎么预测。我们教师,不仅得根据教材找到语文要素,难的是怎样让语文要素落地能找到,并借助合适的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
        (三)依托结构,优化学习活动
        从篇章结构入手,抓住主线,把散落的人事景物串联起来,绘制一张结构图。这结构图就是学生经历思想感情后体会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支架能帮助学生,迅速结构认知结构,感受课文的意蕴。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的篇章结构,阅读课文时可以结合段落理解。总起段写小兴安岭树木多绿色的海洋。结尾段呼应开头,点名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个“大花园”,又是个“大宝库”。分述部分,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铺开,每一个季节一个段落,脉络相当清晰。学生理清框架,借助各个自然段总分句和文章的总结句来梳理文章结构,学起来毫不费力,仿写也有了指路灯了。可作为范例支架使用,这更像是写一个片段,构篇方式是关注的重点。
        (四)取舍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深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习跟嗑瓜子一样,乐趣就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给你一包磕好的瓜子仁,你就失去了嗑瓜子的兴味。所以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非常的重要。
        1.赏人物语言
        文本除了叙述性的语言外,还有鲜活的对话语言,这些对话语言是显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窗口,比如儿童小说《剃头大师》课文中有那么一句话:别剪破耳朵,你得发誓”,这一句是理发前小沙对我提的要求,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沙内心忐忑,一再要求保证却故作霸气的可爱模样。“哎呀”,我叫起来,“坏了”,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我的心理变化,我由自信满满与自我陶醉,到心里咯噔一下的惊吓、紧张与担心。这些夸张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个丰富鲜活的画面,读起来让人会心一笑,也给学生带来了满满的阅读期待。
        2.读人物性情
        动作细节描写,流露人物性情。课文中有很多精准、贴切、很有画面感的动作描写,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和修养,对刻画人物性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景阳冈》里武松打虎的四个“闪”字,表现了武松的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动词“抡”“劈”可以感受到武松的力气很大,动词“跳、退、揪、拳打”可以读出武松的机智、勇猛、武艺高强。
        (五)巧妙补白,挖掘隐含信息
        文本有许多隐性的信息藏在文字后面,文本空白点是指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进行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情景,让学生去联想去填补,在列比的同时,又实现对故事情节的猜测,直接推理读懂隐含信息,它是读写结合最佳的切入点之一,以入哺出,道妙无迹。例如,四年级上册《陀螺》一课,可以设置一个“抓住文章的空白,练写批注”这一板块,抓住“斗陀螺”片段中的艺术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更是将批注阅读与仿写练笔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定位学情坐标,驱动深度阅读,是学生学习与课堂变革的应然追求。它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极大的阅读期待,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建构”,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学促学,体会发现和诠释的乐趣。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默默地与文本贴近,与编者贴近,与教学贴近,来一场精神之旅,向着美好的教育生态与理想的学习状态再出发……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0部编版》
[2]《新课程评论》 2020年第10期
[3]《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3月 到2020年2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