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但同时也衰落于清朝。科举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适应于君主专制统治和官方选拔制度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
一、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在整个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不仅适应了封建社会集权制度的需要,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但由于科举制度自身具有封建主义属性,加之弊端丛生,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之后就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废除。
科举制度之所以被废除是由于它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科举制阻碍了近代新式人才的成长。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下,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例如训练士兵、制造兵器等。而科举制依然停留在八股文、帖文,所取之人“问以五洲形式,列国政治,历朝史鉴,诸子百家,天算、动植、形声、格致之学,皆懵然默然,不知所对”[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9.]。这些人既不能治国兴邦,也不能抵抗外敌入侵,进而说明了科举制度完全不适应近代对人才的需求。第二,科举制度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向中国展示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先进模式。国内的有识之士随即效仿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兴办近代教育。但是近代教育并未能摆脱科举制度的影响,形式上接受而实质上并未接受。张之洞说:“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中华书局,1959:4998.]。第三,科举制度阻碍了近代新文化的生成。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加之传统文化的衰落,就形成了近代新文化。对传统儒家文化来说,近代新文化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传统儒家文化在这样的冲击下逐渐分崩离析。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并不是顷刻瓦解,它阻挠着近代文化知识的传播。中国人中仍有“不知新学为何物,究亦多好研究之者,所奈朝廷取人,弃新守旧,应试科举,必须八股,不特不奖进新学,而且力抑压之,所以风气不开,人心斯怠,天下固好新学而亦无之如何也”[ 论中国之现在及将来.清议报全编.卷十八[J].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41-142.]。
因此,科举制度在清末不能适应近代社会的发展,百弊丛生,危机重重,最终因为自身的衰败而走向灭亡。
二、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社会影响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中华书局,1959:5392.]从龚自珍等人率先批评科举制一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结束了从隋唐到清朝一共13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制度的废除,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改变社会习俗、建立新的教育制度等的问题。
由于科举制度与众多人的利益紧密相连,读书应考被人们视作社会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科名及第、光宗耀祖等积淀成为社会风尚,“得之者则亲族皆欢,失之者则仆奴亦叹,人我一心,宛然为士人之第二生命”[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5.]。因此,科举制的废除对士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科举取士,在国家为求人才,而在个人为求入仕。”众多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入仕,正式步入仕途,这是如此多的士子对科举热衷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旨在读书应试,在社会上形成一个以“入仕”为职业的阶层,为政府所用,有利于维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
延用数千年的科举制度,最初的功能是为国家统治选拔官吏,到最后引申出其他诸多功能。“就明清而言,实际上至少具有六种功能:(1)选拔统治者所需要的做官人才;(2)推动建立以科举为向导,儒家经典为学习内容、个人自学为主要形式的各级各类传统教育模式;(3)应试士子可以举业为职业生存方式;(4)价值规范与价值判断单一化与标准化;(5)道德教化;(6)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36.]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功能发挥着或多或少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弊端丛生。
清廷仓促地废除科举制,众多的士子仕进无门,而在短时间内大量的新式学堂难以建立,很多适龄儿童和传统士阶层接受不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因此造成了近代中国教育和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无形断裂的局面,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废除科举制度这一举措必然损害了传统士阶层的根本利益,科举入仕、读书做官的道路消失,他们必须寻找其他的道路,开始把注意力从传统的四书五经转移到现实的社会生活,这样就使这个阶层背离了清王朝,而这个阶层也是清王朝所依赖的核心力量。传统的“四民”属于被统治阶层,他们不会与清政府同舟共济,而新兴资产阶级的本质也决定了他们是传统社会的掘墓人,更不可能成为清王朝统治的核心力量。[ 杨洪远.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士阶层瓦解的标志:兼论清朝灭亡的原因[J].甘肃农业.2006(1).]他们将会由对清政府的效忠与支持而转向不满和反对,摆脱了对清王朝的人身依附,士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的消亡,意味着清朝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础也将消亡。
科举停废使得很多士子“上断其根,下失其路”,于是纷纷投笔从戎,弃文习武,进而走上反清的道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转变成为革命派或者成为地方士绅、督抚以及立宪派的坚定支持者。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谋求生路加入了新式军队,对满清政府的强烈不满成为抗击的力量源泉。科举制度的废除导致社会文化断层,选官制度紊乱,晚清政局更加动荡。
三、结语
科举制度历经千年,是具有良好惯性的循环机制,它在历史上承担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的责任,并具有维系社会内部中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作均起着枢纽与调节的作用。科举制度废除后,没有适时地出现替代性的制度,导致社会混乱不堪,社会各阶层不再有流动的局面。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建立起公开、刚性和持续化的选官制度,致使选人没有标准。清政府采取了“上指下定”的用人方法,以至讨官跑官、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弊病就变本加厉,由此导致官场腐败的加剧,社会关系的长期对立与无序,最终清政府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