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   作者:杨良伟
[导读]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
        杨良伟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路小学蔡家校区  重庆市  400707
        摘要: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最重要、最常用的教学形式,只有立足教学实际,以新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方法为途径,以实践为依托,创新思路,勇于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融合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学校生活,他们不仅在知识学习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思想价值观念建立以及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也都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还不完善、心思比较细腻以及各方面价值观建立的初步时期,在这个阶段中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很多情况下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的。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法制教育相对于道德教育在严谨程度和性质和教育层次上相对较高。实现两者的融合实际上是对教育内容范围和教育层次的一种拓宽和延伸。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与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法制教育是为了社会公民能够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而不只是简单的知法、守法、用法。法制教育是道德的底线,也是约束人们言谈举止的社会标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传授小学生法律知识,讲解法律与道德关系,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国家法律、社会规则、公民利益等概念对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虽然主题清晰,但是理论知识教育需要结合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认知和知识掌握程度[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更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旨在奠定小学生的法治观念基础。除了传授一些常识性的法律知识,更多的是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开展良性的思维认知教育,这与法治教育中的“学习状态”相辅相成,相互融入,互相促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在法治教育融合方面的现状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就当前的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性措施解决现有的问题。
        1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主要是按照课程教材开展的教学,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单一的教材教学内容也比较有限,法制教育的内容缺乏多样性,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法治学习内容单一,学生的法治知识得不到有效丰富和充实。
        2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法制教育氛围不浓
        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小学的教学重点依然是提升学生的主科学习成绩,注重学生的升学率提升。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所使用的师资、课时等教学资源比较有限,法制宣传不足,学生对法治教育的学习不积极,法制教育成效不理想。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
        任何的学习都是为了应用,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如果只学不用、光说不练,就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所学的知识也就成了“花架子”,没有了实际的用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深刻把握好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之间的联系,以法治教育之实,促生活实际之用,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法治习惯,促进学生遵法、守法、知法、用法[2]。


        1重视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配套与完善
        政策机制是维系社会秩序、推动事物有序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因此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实现过程中,不仅能在学校外部保障融合的实现效果,还能在融合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里提供支持点。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该如何将法治教育落实,教师与学校应该如何操作等环节,都离不开配套与完善的政策机制支持。政策机制不仅能确保法律的权威性,还能通过对法治教育落实的反响,在深层次上保障法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完善。通过反响与完善两个环节,国家与社会可以观察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执行有效的教育手段或通过调整合适的教育目标及时做出反应。
        2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
        凸显实践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关键性作用,学校与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校内实践活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与引导。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其执行成本低,受益人数大,而成为许多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首选模式。但传统课堂教学途径对教师负担较大,而许多学生通过课堂对于法治概念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法治教育的最优选择。而通过凸显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计活动、模拟法庭等方式,锻炼学生逻辑组织能力与阐述思考能力,并达到法治教育的目的。
        3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早已走进课堂,并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课下收集相关资料,精心制作课件,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演示相关图片、视频,有滋有味绘声绘色进行法治教育,多媒体技术带动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代化,巧妙地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诸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等环节科学运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之生动化、形象化。        
        4注意情景的创设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愉快地接受课程内容,就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一个实时的课堂情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法治的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景中去,让道德与法治在学生面前生动地表现出来。
        以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一课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模拟一个班级的电视节目,让学生自己担当主持人,在对“热心观众”接通连线和“观众”留言过程中,发表“主持人”的看法,总结班级和生活中一些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创建情境相结合起来,使法治教育在情境当中得到延展。
        而对于前几年“火热”的话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行扮演摔倒的老人,旁观的路人,扶起老人的热心人,通过模拟老人摔倒之后,社会上的人是怎么做的,热心好人是怎么做的,最后发生什么,在模拟场景表演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选择,扶还是不扶,是选择道德还是选择保全自身,是否还有在选择道德的同时也能保全自身的方法,这其中又渗透着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在真实场景还原之后,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到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治,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培养法治意识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生活化、多媒体、情景化教学模式,将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将学生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参考文献
[1]吴姗姗.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中文信息,2021(2):155.
[2]褚丽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合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