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宇
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内容摘要:角色游戏是3-6岁的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产生师幼互动的重要教育途径。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常见的教育途径和手段,相比起小班和中班而言,大班的师幼互动更重要也更微妙。但在这一年龄阶段的角色游戏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教师和幼儿互动的消极因素,如教师会忽视幼儿的独立性,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等等,因此找出这些因素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字: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师幼互动
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以及心理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成人,他们活动的自主性明显提高,创造的欲望要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强烈,游戏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游戏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但大班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是幼儿在园的最后一年,是幼儿从游戏阶段向学习阶段的一个转折期,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角色游戏来帮助幼儿完成这样一个转型。
一、大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意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实践中幼儿园总是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而在众多的游戏之中,教师常常采用角色游戏作为教育的手段,因为角色游戏全面地反映了幼儿游戏的特点:如游戏的自主自愿性、虚构性、社会性、愉悦性等,由此可以看出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角色游戏能促进大班幼儿的智力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大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囿于年龄小,经验的欠缺,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而言,角色游戏更多的成为引起他们注意和兴趣的一种中介,而对大班幼儿来说,角色游戏的内涵相当丰富,在角色游戏的世界,大班幼儿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设计决定游戏的材料、方法、情节以及伙伴。在实习中,我班的杨瑞恒、王之宸等几位幼儿特别喜欢《恐龙明星》这个故事,在一次晨间活动时,他们自然而然的利用角色游戏再现故事情节,虽然他们手里只有玩具、积木等有限简单的资料,但他们却能借助这些简单的材料,搭建群山和小路,创建游戏所需的场景积极进行游戏。此案例表现出,开展角色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活动,酣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角色游戏能进一步帮助大班幼儿获得更多的社会知识,促进交往,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意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角色游戏是未加任何粉饰和掩盖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角色游戏能真实的再现生活,大班幼儿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一些困难,通过克服困难,他们会明白(大班幼儿比小班和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强),生活本来就有苦有乐,有顺有逆,逐渐从中获得一些社会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要比小班、中班幼儿成熟,在角色游戏中,他们的规则意识更强烈,情感也更丰富。如在我实习的班级,夏俊桓是图书馆游戏中的“图书管理员”,而扮演读者的其他幼儿不停地前来借书还书,“图书管理员"要随时整理好这些书,而他一人整理是非常累的,有“读者”看到了,会主动帮助他整理书。在这个游戏中,他们不仅遵守了游戏规则,而且爱护图书,收放图书有条理性,同时又入木三分地诠释了友情。另外由于游戏水平能力的提高,大班幼儿比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对角色的兴趣更浓厚,他们玩的角色游戏的角色也越多,情节也更复杂。这会使幼儿在游戏中交往的频率增高,交往面扩大,交往越积极主动,越能帮助他们摆脱自我中心,学会理解他人。从这一层面而言,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角色游戏水平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三)角色游戏能促进大班幼儿身体和语言更好的发展
大班幼儿可以用比较复杂的运动技巧进行活动,角色游戏能给予幼儿充分强化这些动作的机会,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会细心的为“宝宝”扭纽扣、喂“宝宝”吃饭,不但使妈妈这一形象更为逼真丰富,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手指小肌肉的精细小动作,“爸爸”的工作是运输工,他反复装运玩具,促进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提高。
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比较丰富,互动增强,游戏中的对话增多,如在“小菜场”的游戏中,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你好,你要买什么菜?”、“你好,我想买…”,顾客与顾客又会彼此打招呼。特别是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角色对话已不再局限于模仿,开始出现创造,在我实习的班上的陈灿铭、步苏轩、刘建川这几位幼儿在玩“甜心超人"的游戏时,他们有动画中人物之间的对话,也会出现一些他们想象的场景中人物之间应如何对话,如“甜心超人”打败了坏人时,被帮助的“人”会夸奖他太给力了,这样的角色对话可以使大班幼儿的语言更加丰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师幼互动及其价值
师幼互动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表现为一个包含互动主体、互动情境、互动过程和互动结果等要素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系统。《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在角色游戏中,相比起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接受能力显著增强,教师需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他们,这样的师幼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大班幼儿游戏能力的水平和需要,有利于教师以各种形式提醒他们做得不足或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给予他们适宜的帮助,从而使他们角色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使角色游戏的情节更为生动,让大班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赞同,教师也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以寻找到大班幼儿的兴趣点和闪光点,相互信任。
三、大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行为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易出现的问题
1、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在角色游戏中,不少教师会不自觉的以“主宰者”身份出现,这会使大班幼儿的兴趣受到限制。大班幼儿比较喜欢角色互动强的合作性游戏,而在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中,不少教师习惯于控制着整个游戏活动,左右着幼儿的行为,使他们处于服从的被动地位。在一次见习我就发现,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玩角色游戏之前,就帮助幼儿安排好游戏的主题、内容以及角色的分配,原因是害怕一些冲动的幼儿玩的时候会累着自己,弄得全身大汗而导致生病。应该说教师的目的是好的,但是违反了游戏中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使幼儿的行动受到了限制,长此以往幼儿的游戏兴趣必然受到限制。
2、幼儿的一些游戏行为被误解
相对于小班和中班幼儿来说,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更加丰富,教师的指导与介入的目的主要是扩展游戏内容或者干预不适宜的行为,但是在一些角色游戏中,有的教师看到幼儿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时,没有了解情况,就出声阻止游戏的继续进行,批评幼儿。如“汽车站"的游戏,有几位“乘客”上了车,先后买好了票,然后有一位“乘客”当起了“小偷”,他把手伸进了一位“女乘客”的包,于是大家一起抓他(场面很混乱),教师看到了,急忙制止孩子们,责怪他们胡闹,一点也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其实他们只是在电视中看过这个情景,于是在游戏中会自然而然地再现真实的情景,他们只是由于游戏的需要才会出现“打架”行为,而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的干预,会使他们游戏的积极性降低。
3、师幼互动的模式比较单一
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缺乏,活动的自主性和兴趣性不高,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与他们的互动方式可能会更丰富。而大班幼儿即将走出园所,步入小学,一些教师则更多的把角色游戏看作是教育手段,进行角色游戏的目的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这样一来,师幼双方对游戏的理解大相径庭,幼儿以“玩”为第一位,而教师以“教”为首要目标,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习惯性的控制着整个游戏活动,管理幼儿的游戏行为,这种师幼互动更多的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指导与被指导的倾斜式互动,显得单一乏味。
4、师幼互动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小班和中班的幼儿独立性和自我意识比较差,他们喜欢围着老师,他们互动的个体差异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大班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快,自尊感强,在师幼互动中他们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角色游戏中,活泼开朗、行为积极、有主见的幼儿易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反馈,而比较内向、害羞的幼儿易受教师的忽视。在一次实习中,我班幼儿杨小听组织能力较强,而且特别有主见,教师经常安排他组织班级的游戏,在游戏中他能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多次得到老师的反馈,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很顺利的进行,但是班级其他幼儿在游戏中却得不到教师的关注,互动氛围会显得有点压抑。
(二)解决对策
1、支持幼儿游戏,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大班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他们希望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应灵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减少对角色游戏的控制,发挥指导作用,让幼儿体验到角色游戏的乐趣,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体,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指挥。如在“超市”这个角色游戏中,我班幼儿们兴高采烈的准备超市里的东西(他们的商品都是替代品)他们准备的冷冻食品都是用橡皮泥做的,教师表扬了他们的做法,而一些家长正好来接孩子,他们责怪幼儿玩的全身脏兮兮的,而当时老师耐心的为家长们解释。此案例中教师以支持者的身份肯定游戏,积极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2、把握好指导的时机
在角色游戏中,大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得是否逼真,而且组织性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所以教师一般是在游戏的情节无法进行下去或内容贫乏时进行指导。如大班幼儿在玩“好朋友”这个角色游戏时,“小松鼠”和“小鸡”是好朋友,他们一起捉虫子,一起玩耍等。这样情节内容会比较贫乏,角色也比较单调,教师此时可以以一个新的角色“小猫”参与幼儿的游戏中,有一天“小松鼠”和“小鸡”经过河边的时候,“小鸡”掉进了河中,可是“小松鼠”太小了,救不了“小鸡”于是就去请在河边钓鱼的“小猫”来帮忙,后来“小猫”和“小松鼠”“ 小鸡”成为了好朋友。
3、建立多元化的互动模式
教师要注意从互动的方式、互动的范围等方面考虑与大班幼儿的互动。从互动的方式看,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方式,也可以采用动作与大班幼儿进行互动,如有的孩子内向、依赖性强,教师可以用语言给予他们肯定和帮助。从互动的范围看,有教师与全体大班幼儿的互动(在《小兔乖乖》这个游戏中,大家都想当“兔妈妈”,没有人愿意当“大灰狼”,于是就有了教师与全体幼儿的谈话),有教师与小组的互动,还有教师与个别幼儿的互动(大班幼儿喜欢“告状”。在一次实习时,有一组幼儿总来“告状”说龚圣宇总喜欢捣乱。原来他是个爱动的小孩,在游戏时总喜欢窜来窜去,因此其他的幼儿见他来了,总是不高兴。于是我请他当起了“值勤警卫”,并告诉他警卫要保证各个活动区的安全。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职责”,赢得了伙伴们的好感)。总之,教师与大班幼儿进行互动与交往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互动模式与大班幼儿进行互动,来满足不同大班幼儿的需要。
4、尊重幼儿,正确处理大班师幼互动中公平与差异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
如何正确面对并尽量缩小师幼互动的个体差异,是许多教师倍感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如在实习中,我班幼儿在玩“邮局”这一个角色游戏时,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些忙忙碌碌,目的性很强,而有些“工作人员”则无所事事,针对这一游戏情境郑老师以“顾客”的身份出现,假装不知道怎么贴邮票或者怎么写邮址,吸引无所事事的“工作人员”前来介绍。这样的做法不仅使每一个幼儿积极参与到角色游戏过程中,照顾了不同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而且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基本精神。总的来说,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班幼儿,既面向全班,又关注个体,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也要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因为轻松愉快的氛围是促进师幼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让幼儿在这种互动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建立一个积极的师幼互动。
总之,在角色游戏中,教师与大班幼儿进行互动时,应正确看待师幼互动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并注意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取最佳策略,确定与大班幼儿进行何种互动,以便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学到更多的社会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小学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丽玲-试论幼儿角色游戏及其指导[J]-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编辑出版社,2004.
[3]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
[4]张雪-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4.
[5]陈淑萍-建构良好的师幼互动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5,(40).
[6]大班幼儿年龄特点.http:// blog.sina.com.cn/s/blog_5b9db6840100cdgr.html ,20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