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1期   作者:马亚琴
[导读] 近些年,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

        马亚琴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中学  214192
        摘要:近些年,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学校教育越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求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还应当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灵活运行合作学习模式,保证学生借助团队的力量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意义;对策
        合作学习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保证小组的合理划分;构建专业的数学模型,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借助合作学习模式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应用的意义
        (一)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要在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意见,自由讨论和交流各种数学问题;也能了解他人的想法,而这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状态的情况,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会得到有效提升,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常规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未能充分考虑学生具体的情况,而这也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就需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导各小组的学生合理分工,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聪明才智,真正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遵从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激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学习与课堂的主人翁。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需要与学生相互配合,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保证小组的合理组建
        要想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就需要教师保证小组成员的合理划分,避免因小组随意划分而影响到教学效果[1]。在正式分组前,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保证小组划分的合理性。每个小组的人数要尽量控制在4~6左右,如果人数过多就会导致讨论的过程较为混乱,学生缺少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人数过少将无法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同时,教师需要遵从组间相同、组内存异的原则,保证各小组中既有优等生、后进生,也有中等生;既有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也有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相互配合、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明确组内成员的合理分工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借此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2]。除了要完成小组的合理划分,教师还应当引导各小组的学生完成任务的分工,组内成员需要协商,介绍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共同确定各自的职责。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内容时,该节课涉及非常多的内容。在学习该节课的内容时,学生经常会混淆其中的概念,无法顺利解决问题,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和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巩固和总结该章节学习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及时查缺补漏,逐渐构建出一个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行书写,美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进行各种表格、画面的绘制,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将小组学习的成果呈现出来。分工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采用轮换制,给予所有学生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保证分工的合理性,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借此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三)构建专业的数学模型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思想体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专业化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模式中[3]。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规律构建出良好的数学模型,给各小组的学生规定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提出各小组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探究任务,各成员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智,逐渐形成较为默契的合作模式。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整个形成过程,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保证合作的默契性。
        例如,在教学绝对值的内容时,学生已经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就可稍微为学生讲解绝对值的概念,并提供一些负数、正数以及0的绝对值的相关例题。之后,各小组的学生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探究如何求解绝对值,探寻立体中的规律。每个学生都需要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由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将结果汇报给教师。教师需要认真聆听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纠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学会应用各种方法求解绝对值[4]。
        (四)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使各小组的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在导入环节将学生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小组,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过程。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设计教学情境:上海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是840km,现在公共汽车甲和乙分别从北京和上海两个地方相向而行。在公共汽车甲行驶了60km后,乙才出发,在六个小时后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多运动速度慢20km/h,那么甲和乙多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利用生活中的元素构建教学情境,能够给予学生熟悉感,集中学生分散的注意力[5]。同时,教师还应当围绕着这一问题提出更多较为简单的问题,如你认为这道题应当从哪个地方入手呢?怎么才能根据题目内容列方程呢?如何计算这道题目呢?学生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讨论各自独特的想法和意见。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生能产生更多的想法,也会因合作环节感觉到新鲜和有趣,进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聪明才智;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学生能借助团队的力量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丁娜.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5):131-131.
        [2]张树正.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科普童话,2020,000(007):P.36-36.
        [3]马琳.组织小组合作"一对一"帮扶——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0,000(042):79-80.
        [4]周建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数学大世界,2019,000(010):P.68-68.
        [5]周春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
        作者简介:马亚琴,1972年10月,籍贯:江苏无锡,女,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苏教版初中数学(新课改)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