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1期   作者:张晓慧 郑莹 孟琦
[导读] 从飞行人才思政培养目标出发论述了《航空气象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张晓慧  郑莹  孟琦
        空军航空大学航空作战勤务学院   130000
        摘 要: 从飞行人才思政培养目标出发论述了《航空气象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针对课程特点论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并从教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混合式课程思政方法改革、课程思政质量纳入课程评估体系三个方面对其实施进行了探讨,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军队院校《航空气象学》课程教育改革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飞行员; 课程思政; 航空气象;改革    
一、引言
        《航空气象学》课程是飞行与指挥专业专业背景模块的一门主干课程,是理解航空气象理论知识,掌握以科学视角认知不同大气环境对飞行影响的技能,具备综合各类信息判别和防范航空危险天气和灾害性天气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衔接了《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等基础课和《飞机飞行力学》、《空中领航学》、《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原理》等专业课。开展《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是军校教员的育人职责。如何将《航空气象学》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1],更好的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和要求,有效提升军人的道德情操和使命担当意识[2],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课程教学和改革中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的内涵
        飞行与指挥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是“爱党信党跟党走,理想信念崇高,军魂意识牢固,飞行万里不迷航,搏击长空心向党”。在飞行员培养过程中,应把政治建军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确保枪杆子永远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可靠的人手里[3]。在飞行员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程”与党团活动、学员队政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课程思政”在育人上达到同频共振、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效果,为培养“有灵魂、 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高素质飞行人才打下基础。
(一)修德修才,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育人者先受教育,教员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修身立德,严谨治学。《航空气象学》是飞行员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影响学员飞行安全和职业发展,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党团活动在育人上反而有着更鲜明的目的性和导向性,成效也更明显[4]。所以教员在确保 “三尺讲台无杂音” 的同时,还应规范自己的行为,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积累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在矢志打赢上强化自身本领,在教学岗位上践行对党的忠诚。始终坚持“姓军为战”,时刻心系国家和民族,不忘所肩负的强军兴军使命责任。引导学员明确“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在意志品质锤炼、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做好学员的引路人,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功能。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航空气象学》课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学习本课程的大部分学员将来担负着我国空天安全使命,需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空中拼刺刀,有我就有制空权的血性担当大无畏精神和战斗精神,遭遇航空危险天气飞行员无畏风雨搏击蓝天的战斗精神案例不少,可以在航空气象要素章节中航空危险天气判析与防范环节通过案例复盘进行飞行员专业素养及战斗精神培育;(2) 《航空气象学》是以科学视角研究不同大气环境对飞行影响的课程,其中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在大气环境保护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家国意识;(3)由于作战需要,飞行员必须具备独立判断复杂气象条件、自主应对气象风险的能力,所以培养的飞行员要航理基础精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利用和防范航空危险天气,苦练胜战本领 ,以宽广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创新的魄力为强军兴军服务。
        《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力求在点上深化,在育人方面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优化《航空气象学》课程建设中,挖掘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的根本。《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应对照“能打仗、打胜仗”标准,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从战斗精神、人文素养、“四个自信”、生态文明、思辨能力等方面深挖课程知识、技能背后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中强国梦、强军梦、三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战斗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素养等关联,以润物细无声的模式让学员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使军校教育的内容变的有深度、有内涵。
        确立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切入点,触发情感,激发思想共鸣,用理论经典引领,用历史积淀传承,用现实故事诠释,在课程教学计划、教材讲义、课堂教学设计、教案中体现,在每一章节、每一堂课里落实。
        以下列举了《航空气象学》教学中部分内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见图 1)。低能见度威胁飞机起飞着陆安全,对于侦察、投弹、空中加油、编队飞行等都有影响,而直接决定能见度值大小的就是视程障碍天气,其中雾、霾就是最常见的视程障碍天气。霾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如何治理大气污染,是全人类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介绍全国各地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进展,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中,教书与育人同步进行,不仅有利于学员对专业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触类旁通,还有助于教学中实现思想引领,促进学员深化思想认识,提升价值观念。

(三)课程思政要在润物无声中有道有度
        好的教学必然离不开思政教育,《航空气象学》知识内容与思政元素应当巧妙融合,相互促进,既要方法得当,还应分清主次,要把握好度,以《航空气象学》具体的知识内容为载体进行为战育人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方法论融入到天气现象发生发展变化中,培养学员正确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气环境变化及影响能见度的视程障碍天气讲解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等元素;在风、云、能见度观测实践教学中,通过介绍气象资料收集、天气预防方法等内容提升学员文化素养;在介绍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及当前预报技术水平中荣苏“四个自信”;在飞机积冰、飞机颠簸等案例复盘环节通过介绍飞行员英勇顽强、无畏风雨搏击蓝天的作风锤炼学员的战斗精神。
        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融入思政教育,必须注重内容的合理性、高阶性、创新型、挑战度,还要确保在适当的时间、情境中引出适当的思政话题。思政教育要讲究分寸,应当言简意赅,不能太多,宁缺毋滥,正如古语所说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三、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员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课程思政的落实体现在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运行机制等多方面,但最终的落地点在教员的教学上。军校教员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员思政素养的培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要求教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建军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员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思想、行动培养科学文化厚实、军事专业精湛、战斗精神过硬的飞行人才。《航空气象学》教学中,教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在思想深处扎下课程思政的根,具有强烈的课程思政意识,在课堂上既突出作战训练中危险天气的防范与处置,也要从小处细节入手,在知识内容中融入习近平强军思想、战斗精神、生态文明、家国情怀等,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二)混合式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改革
        课程思政应是常讲常新,富有生命力、时代感和渗透力,思政元素也应该同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所以教员可以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军事素养将言传身教贯穿教学全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变着花样让教学活动看起来热闹,而是有效提升学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革新教学理念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各国军队院校教育都在加快转型,新体制下我国院校教育理念、教育规模、教育结构、教育管理等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军事教育正经受全面转型升级的考验,建打仗院校、强打仗学科、育打仗人才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军事教育主题。军校教员必须要着眼空军转型建设全局,在思维理念更新、军事人才培养、军事理论研究、国防科技创新等方面积极作为[5],这种备战打仗的主题聚焦到育人上,就是讲课内容要同部队精准对接,课堂同战场紧密衔接,培养对路子的人才。实战化教育训练中不仅知识内容做到教为战、练为战,还应在实战化教学中融入敢于空中拼刺刀、有我就有制空权、无畏风雨搏击蓝天的战斗精神。
        2.线上线下教学精准对接、深度融合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全过程。《航空气象学》课程教学方法很多,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军内外课程资源和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是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相比较,具有一定封闭性和特殊性,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依照军委有关网络、智能电子设备和社交软件使用管理相关规定,并且学员队对于学员手机、电脑使用时间、场所也有严格规定,这也对教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提出了较大的考验和挑战。
        《航空气象学》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忧化设计,并根据学员知识结构等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在线上开展基础理论学习,将生态文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环境保护、美丽中国等思政元素融入线上教学资源,并引导督促学员完成课前讨论、理论学习和随堂测试。采用问题式、案例复盘等方法在课堂上开展研讨,让学员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防范航空危险天气的能力,在探讨辨析中通过思想碰撞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无畏风雨的战斗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课后教员可以借助平台发布任务,检验学员学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组合教学,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思政教育。
        3.高度整合教学资源
        混合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不是去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员学习的深度。开放的社会没有封闭的军营,但受保密条令限制教学中部分内容不能在线上开展,所以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教员充分考虑各阶段学员认知特点和水平,围绕教学重难点、思政教育目标及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并高度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
        航空气象学教学内容一部分可以借助国家线上教学平台和地方高校丰富优质的在线资源并结合学员自身特点组织线上教学,比如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适当引进或改造地方高校开设的《气象学》、《认识飞行》、《航空小知识》等在线课程中与《航空气象学》有交叉内容的微课视频、PPT、教材、题库、笔记等,教员也可以根据对学科、学员的特点分析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开发合适的教学资源以利于教学的开展。除了培养学员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应引导学员独立自主的获取信息资源,并不断进行创造新思维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化战争赋予每一位飞行员的重任。
        受课程内容、学员特点或保密规定等限制需要在线下开展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材、课程辅导书、实习指导书、案例分析教材等,方便学员随时翻阅资料、分组讨论。
(三)课程思政质量纳入课程评估体系
        修订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元素纳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实施、课程考核中,在课程质量标准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加入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对照《航空气象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标准与要求,检验学员课程学习过程中思政元素是否有所收获,并根据教学效果改进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这样不仅督促激励教员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还方便上级领导和督导专家进行教学检查。
四、结束语
        《航空气象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积极回应和贯彻。教学中结合飞行人才培养政治要求严、素质标准高、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坚持“以德树人、为战育人”,在教员思政理念和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建设、考核评估方式改革等多方面改进加强,积极探索符合教育规律和军校飞行学员成长规律的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满足学员成长需求和期待,辅助思政教育全面打牢飞行员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富学,焦家阳,赵鹏.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要义与践行向度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3):72-81.
[2]李清霞,田文杰,陈彩霞. “为战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海外英语,2020,(21):37-38.
[3]新形势下强军兴军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 求是,2014,(23):24-27.
[4]陈启飞,黄亚新,陈徐均,程建生,段金辉. 军队院校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1,(03):131-134.
[5]石家铸,王斌. 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J]. 政工学刊,2020,(12):18-20.
基金项目:空军航空大学教学成果《航空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设计及实践探索》;课题号:JXCG2020ZD002

作者简介:张晓慧,女,甘肃天水,职称:讲师,专业学位:大气科学硕士、研究方向:数值天气预报与航空危险天气预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