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晶
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本文从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门历史课程的上课顺序安排进行了思考,以求形成体系化的建筑历史教学。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课程顺序
中国建筑学教育所有专业课程中,建筑历史课程是最早开设的几门课程之一。1923年,中国人最早创办了最早的建筑学科——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在其教学体系中专业课程包括了建筑历史。从此,建筑历史成为了建筑学专业教育必备的一门课程。
目前中国建筑历史课程在全国各个高校的建筑学专业的开设是有差异的,基本上会分为《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两门课。[ 有的院校会拆分的更加细致,《外国建筑史》会以19世纪为界限拆分成《外国古代建筑史》和《外国近现代代建筑史》两门课程;《中国建筑史》也会拆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和《中国现代建筑史》(或《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两门课程。]从目前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的建筑历史教材来看,《外国建筑史》教材由两本组成:清华大学陈志华先生著的《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和由同济大学罗小未先生主编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本教材均以年代、风格为主线讲述;《中国建筑史》的教材由东南大学潘谷西先生主编,主要以建筑结构和建筑类型为框架来讲述。教材编排上的差异导致根据教材来讲授两门课程时讲授逻辑大相径庭。
学科建设完善的高校,通常会安排不同的教师分别教授《外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这种安排方式优势在于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教师专讲中国建筑史,研究外国建筑史的教师专讲外国建筑史,强大的专业知识使得授课时更容易讲得比较深入、透彻。当然,这种安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如果负责这两门课程的教师之间沟通交流较少,没有统一的教学安排,则会使得这两门课程相对独立,难以形成体系。体系性不强的历史教学会使得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建筑历史大框架,缺乏中、外建筑历史知识之间应有的关联和比较,也无法深刻理解建筑的演变和发展的内在原因,更无法将历史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
笔者所在的学院专业师资力量有限,只能由笔者一人同时讲授这两门课程。由单一教师负责讲授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差异巨大的两门建筑史课,难点在于涉及的知识点过多、知识面过广,教师很难精通全部内容,导致授课深度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优势在于可以对这两门课程进行统一的策划与安排,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使得两门课之间能够很好的衔接一起。
经过几年教学,笔者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经验与教训,对课程安排也进行了反思,发现这两门课程的顺序安排存在问题。目前,各大高校通常将两门课程安排在上下两个连着的学期进行,在课程顺序上,基本上是先讲《中国建筑史》,再讲《外国建筑史》。笔者所在学院之前的教学计划也是如此安排的,《中国建筑史》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外国建筑史》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
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希望通过让中、外建筑历史知识相互的对照、对比,从而将两部分历史形成链接,将两门课程体系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要在讲《外国建筑史》时引入中国建筑的知识进行关联对比,可插入点比较少,通过是碎片化的,难以形成系统。同时,学生的学习反馈也让笔者体会到,尽管笔者有将两门课体系化的努力,学生学到的仍然是两门相对独立的课程。经过不断地反思,笔者发现问题主要在于两门课程先后顺序上,应该先讲《外国建筑史》而不是先讲《中国建筑史》。
首先,建筑史学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起来,在西方学术体系中建筑史作为专门的学科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在西方,建筑史课程讲授的内容正是中国所定义的外国建筑史部分,其教学内容与中国建筑院校外国建筑史授课内容高度重叠。这意味着《外国建筑史》课程已有成熟、完整的授课体系可以借鉴。而对中国建筑史而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远晚于西方建筑史研究;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也深受西方学术体系影响。早期研究中国建筑史的中国学者接受的是西方古典建筑学与建筑史学研究训练,在解释与诠释中国传统建筑时也以西方古典建筑的理论架构作为参照,最终建立了中国建筑的理论架构,为中国建筑史的学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在这种背景之下,笔者认为先学习《外国建筑史》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建筑是如何发展演变的,还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基本的史学认知。在此基础之上再学《中国建筑史》时,学生可以正确看待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现状,这样学习《中国建筑史》更有成效。
其次,从两门课程学生的反馈来讲,学生普遍觉得《外国建筑史》相对更加易学,很多西方建筑的经典历史实例在设计层面直接可以参考。相比而言,《中国建筑史》更枯燥难懂,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在外观上变化不如西方建筑剧烈,形式差异不够明显,导致学生难以直观的掌握其变化。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很难直接作为设计的参照,也使得学生对其兴趣小。为了提升学生学习建筑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先学难度较低的《外国建筑史》,以此吸引学生对建筑历史的兴趣,有兴趣后再学习难度较高的《中国建筑史》相对来说更容易些。
再次,先讲《外国建筑史》,在讲授《中国建筑史》时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中、外对比。因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以西方学术体系为参照建立的,所以可以实现将中国与外国两个地理层面、古代到现代两个时间层面的建筑知识进行渗透与连接,形成系统的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相互影响和借鉴比较,充分利用对比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建筑史。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到建筑的发展演变不是孤立的,要掌握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树立更全面的建筑历史观。
在此思考之下,笔者趁学校调整培养方案机会,于从2018-2019学年起将《外国建筑史》课程调整到大三第一学期,《中国建筑史》调整到大三第二学期。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受到课程先后顺序调整后,建筑历史教学体系变得顺畅、清晰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建筑历史的难度,学生两门课程学习成效均有提升,尤其是《中国建筑史》表现更加明显。
作者简介:闵晶 女 重庆 讲师 博士 西南民族大学 建筑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