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培养我国家后继之人才的重要使命,同时还承担着新时代培养人们的族担当的重任。劳动育人是新时代提出来的新使命,它不仅能培养高校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同时还能侧面培养高校学生对于劳动技能的学习以及给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因此,如何去理解新时代高校通过劳动育人从而造就新时代新青年的新一代精神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对于当代的意义。高校在进行劳动育人的同时也需要把握好从多个维度去进行育人的要以,从而使劳动育人发挥其作用。本文就从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多维度构建展开探析,从而进一步更好的培养当代新青年。
关键词;新时代;劳动育人;高等院校
劳动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朴素最纯真的一种面貌,对于劳动教育,我国对其也十分的重视,据有资料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对于劳动教育展开了多次的重要谈话,其内容深刻地解释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地位。根据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对于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要努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并且还发布了相关的高校对于劳动教育的意义,高校不仅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其传承我国优良精神面貌的传承者,因此,高校的劳动教育对于高校学生对于劳动精神等层面,起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劳动育人的理论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于我国劳动育人教育进行概述,从而阐述高校劳动育人的重要意义[1]。其理论指导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劳动论。对于劳动的概念分析,以马克思作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们人认为,劳动是促进历史发展过程中探寻真理的钥匙,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劳动在从中运转,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便不会到达平衡。其次,劳动也是人类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枢纽,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时,必然会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体发生联系。而对于教育劳动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些学者认为,劳动教育的内在核心,是让人们认识到劳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以及科学一原理,从而让它们学会各种不同的技能。因此,结合以上所说的,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需要对马克思劳动教育论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教育对于自身乃至社会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二)中国五千年的劳动思想
放眼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每一个时代所共有的特点就是劳动。劳动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之一,其带来的作用不可忽视。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古代的神话故事,其中不乏一些包含着崇尚劳动,赞美劳动的故事,就比如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等一些神话故事,从这些神话故事中,折射出一个个劳动者对于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从而表现出了古代祖先对于劳动的重视。放眼至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越来越发达,我国从封建社会转变成了现代思想社会,从以往的农耕时代转变成现在的科技生产。但是,历史既然能流传下优良的传统思想,那必定就有腐朽的思想随之。以前的一些思想家对于劳动轻视,甚至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而时间退回到今天,这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后人对于劳动的看法,从而导致很多人对劳动的轻视以及偏见。因此,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有必要通过相关的劳动教育,从而改变学生对劳动的看法。
(三)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于农民,以及工人们都是非常重视的。哪怕是在以往的抗日战争中,工农阶层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力量,因此,我国对于劳动者们的地位是非常关注的。回视以往,我国的多位领导人都非常关注劳动者们的生活以及地位,就比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明等一些国家主席。这些国家领导人也曾多次在公共场合发表讲话,对劳动者给予肯定的赞扬,认为它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
因此,高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有必要让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刚好地促进劳动教育对高校学生的培养。
二、劳动育人的意义
随着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劳动与人问题再次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2]。劳动教育是为了让高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因为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劳动者的贡献,劳动者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当老师在进行劳动教学的时候,首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结合时代背景以及要求,发挥出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从另一个层面来讲,教育教学又何尝不是劳动的一种呢,在人类早期的时候,人们对于生产生活的认知,全都是通过劳动实践之后得出来的,从而不断的加深学习,从而形成早期的劳动知识。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物品产能出现一定的剩余,从而出现了一些不需要劳动的人员,它们把时间更多的用在脑力劳动上,从而帮助种族传递生产技能以及劳作知识。因此,直到今天新时代的到来,下这个背景下,高校学生身负重任,不仅需要自身亲身参与到劳动中去,从而为磨砺出不怕吃苦的民族精神,更好的传承中华文化,并且能让高校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劳作来换取的,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上能更加踏实。
三、多维度构建高校劳动育人的措施
(一)健全劳动育人的体制
进一步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3]。高校在进行劳动育人的教育过程中,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的整体思维,也就是不能因为当前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例如德智等一些方面。在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结合其他方面促进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进而让学生在以后进入到社会之后彰显自己独特的个人特点。高校教师在进行劳动育人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而这需要老师进行相关的劳动教学引导。其一,在进行劳动育人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劳动育人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其二,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劳动中去。而对于如进行劳动育人教育的开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强化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其次发挥政府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多次组织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社会,从而刚好地促进劳动育人的开展
(二)确定劳动育人的方向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师在进行劳动育人的同时,其首先要考虑的方向就是,该怎样培养学生以及培养的方向。就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培养怎样的人才,为谁而培养。这能让高校学生在接受到劳动教育之后,从而能更好地确定奋斗的方向以及目标,从而成为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让学生们了解到新时代所赋予给它们的责任和义务。
(三)劳动育人需要带入情感
高校的老师在进行劳动育人的同时,不仅要通过相关的教学设计来进行劳动育人的教学工作开展,同时还要融入情感,从而让学生在接受劳动育人教育时能更好地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劳动者的高度认可,情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能更好地看待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从而推动劳动育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结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的高校育人工作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教学指标,因此,老师对于劳动教学要引起与之相关的重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尊重劳动者的工作成果,并在以后成为其中一份子,为促进国家更好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尹其磷,熊礼杭.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多维度构建分析[J].科教导刊,2021,{4}(02):180-182.
[2]李焱,田苏宏.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重要维度:构建共同体关系[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4}(03):108-111.
[3]李熠.劳动育人—新时代高校后勤的新使命[J]. 知识经济,2020,{4}(02):5-7.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耿云霄(1984-男),讲师,安徽萧县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