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中年段趣味作文校本课的开发和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1期   作者:祖晶
[导读] 学生到了三年级以后就要写作文,多年的教学让我们发现
        祖晶
        长春市华岳学校
一、趣味作文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的背景及意义
1.课程开发的背景
        学生到了三年级以后就要写作文,多年的教学让我们发现,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写话的时候很自信,可是到了三年级后即使简单的作文表达,学生还是有畏难情绪,我们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只是没有完全的被激活,课内的作文课已经不足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开发趣味作文校本课。
        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作文课程不可能顾全到每个地方每个学校具体的特点与需要。尤其是不能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资源,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所以目前的作文教学很多情况下只是把作文当作一项语言技能来训练,很容易造成脱离儿童生活,脱离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陶冶审美感情的综合训练。小学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结合着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但我们再来反思现有的作文教材,如为了让学生感受母爱,教材是以看图写话的形式出现的。孩子只是在空洞的想象中感受亲情,没有真正的生活体验,学生能怎能真正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可贵呢?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实现化,便道德素质成为人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改变这种作文与育人脱节的现象把这篇想象作文改为让学生实地观察母亲在一两个星期里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为母亲严厉的批评与责骂,也是对自己一种更为深沉的爱
        教材中让学生写参观记,都是以名胜古迹作为例文,而这些名胜古迹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也无法感觉例文的精妙与游记的写法。所以我们结合当地的地方资源,如白龙寺、鳄鱼馆、体育馆等等名胜,让学生实地参观并以前面学生优秀的作文作为例文,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作文的精妙,真切地掌握游记的写法。待到他们实地浏览时,就会做个有心人,既会观察又会描写了。
2.开发作文校本课程具备的条件
        在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充分挖掘作文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顺利实现容语言向外部言语的富有个性的过渡。首先,我们提倡每次作文前学生都必须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写一株植物,教师要让学生对该植物观察两个星期以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感受亲情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去回馈养育之恩。再写习作。写游记类的文章,我们会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游览,再进行习作学科整合就更不要说了。其次,我们改变了先教再写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在习作先读例文,掌握方法,再进行体验活动,体验活动之后学生就自行习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第一次习作进行阅读,对学生提出具体的修改方法,并出示教师的下水文,学生根据要求再行修改。这便是作文教学的主要过程。第三,充分利用学校与地方的资源
除了各个学科最有效的资源外,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读书节、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会等活动,把这些活动直接编入作文教材中作为习作容。这几年的作文教学研究,为我们的校本化的作文课程提供了最有利的保障。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一直在教研组中进
行,所有的语文老师又掌握了新了作文教学模式。所以是无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师资力量上,我们开发校本化作文课程都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推行的新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很快,对作文的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希望通过这门学科的开设,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被激发表达的欲望,从而解除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建立自信,并且能在评改作文中,学会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趣味作文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的方法
1.课程的开发和设置
        统编《语文》教材除强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着重强调了书面表达能力,就是习作训练。


        以习作能力发展为主线,组织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是这套教材体系结构上的重要突破。按照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规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册安排一个习作单元,聚焦习作能力发展的某一方面,加强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使习作教学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旨在改变多年来语文教学实践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
        第二学段对习作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日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基于课标的要求,结合课内作文要求,我们本学期开发校本课共五个主题“观察”、“想象”“实验”、“写人”、“写事”。每个主题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活动为主,学生充分地活动,第二课时以评改为主。
2.课程的实施。
        第一个主题定为“观察”,因为我们认为习作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第一个主题我们以“一块砖头”引入,让学生充分地观察,然后根据本节课观察的过程完成习作,同时也是锻炼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并且学会观察的方法,外表的观察,内在的思考都是观察所得,应该贯彻整个课程。第二个主题是想象,依托课内两次想象作文的整合,我们把重点放在了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想象上,放飞想象,让学生大胆想象,学生充分想象后,结合例文,让学生的表达更有条理。第三个主题实验,我们让学生充分地动手实验,然后边做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变化,引导学生时刻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实验作文区别于实验报告,注重文学性的训练。课内作文要求写一写身边有特点的人,我们校本课的第四个主题就是“写人”,在课上我们通过观看视频、照片,找这些人的特点,然后在聊天中说一说这个人的趣事,让学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写一写,一定是和特点相关的事例。最后一个主题“写事”,三年级下要求写清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校本课上我们主要通过品美文,然后归纳写事的思路,从仿写到自己独立习作。
        所有主题的第二课时,都以评改为主,第一阶段,我们采用多媒体形式,在大屏幕上,以老师评改学生作文为主,让学生体验评改的乐趣,激发学生评改的欲望,第二阶段自评,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三阶段,互评,评改他人习作,并说一说理由。多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课程开发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第一节课活动的越充分,写的时间就越少,下课后学生很难自主完成,所以一度有些学生的作文迟迟不能上交,后来我们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第一课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写,减少学生课下的负担。
        最开始在评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学生总觉得是对自己的“批判”,很难为情,慢慢地我们每个人的作文都评改,让学生明白评改作文是为了提升自己,而不是为别人挑毛病。
        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做好心理建设,让他们明白作文就是书面表达,只要我们能很好地口头表达就一定能把作文写好,建立自信,激发表达的欲望。
4.课程开发的作用
        通过校本课的开发,学生们基本消除了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并且突破了“字数”的瓶颈,在习作练习上,我们不要求写多少字,但是要求一定要“写清楚”,这样反而让学生放松下来,没有字数的限制,反而写得更多了。
        通过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更加坚信所有学生都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只是没有被激发出来,通过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体验表达的乐趣,希望这门课程的开发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学会更多的表达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