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庆
茂名市第十六中学 52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自信心的培养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在大多数高中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工作并没有实施到位,重视成绩,轻视德育是大多数高中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育理念融入到高中院校教学中,成为了教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育理念引入高中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肯定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学生;自信心;内在动力
0引言
在新经济发展的理念下,我国把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放在了更高的维度。因此,在高中院校教学中,学校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让他们肯定自身的价值。在课堂中,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也要有效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把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理念更好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本文就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的途径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1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当前的现状,因此我国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在教学中,老师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不仅可以增添课堂的魅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很有帮助。对于教学科目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来弥补,充分证明了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是一场成功的改革[1]。
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对于教育本身而言,是一种必然趋势,它不仅革新了教学方式,而且还有效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在十四五新经济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肯定其自身价值,不仅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升华,而且也使得教学方式增添了几分特色。因此,首先高中教师应该注重加强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其次,学校要与时俱进提升学校的教学特色,为学生们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的途径
2.1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效促进学生内在动力的激发
现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引起的问题最为严重,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从而无法正视自身的表现。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要尽可能的保护学生们的自尊心,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首先,学校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教师要用适宜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要在尽可能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另外,教师也要从平常的教学中,对有困难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其次,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们更多的表扬。在学生们的心中,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对于学生是一种最为重要的鼓舞,可能会使学生受益一生。
2.2有效运用体验成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让学生们体验一次成功,这种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让他们获得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学生们一旦在某一件事上获得了成就感,那么对于建立并巩固自身的自信心最为重要,而且在学生的心理层面,这份自信心也会转化为更大的价值,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第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学生的成功创造机会。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适当的降低问题的难度,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解,让学生们分点做出回答,以此来降低问题的难度,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感觉。第二,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法,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论,让学生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学生也要时常以道德理论约束自己的行为。其次,在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给学生提供一条正确的解题方向,让学生少走弯路。
2.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和学生能否实现合作交流,是顺利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的前提。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第一,利用信息化技术,让学生肯定自身的价值。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通过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其内涵,尽情的感受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育的精髓。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更充分的认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综合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第二,采用合作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选用合理的授课方式,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让他们肯定自身的价值,尽情的感受我国教育文化的精髓[3]。
2.4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当前新经济发展的理念下,只有加大力度创新高中学校的教学手法,才能使得高中教学可以承受住各种挑战,从而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高中教学创新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意识,要有计划,有目的性的进行创新。现今,高中教学方式不断革新,教师和学生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把握机会,才能更好的提升高中教学质量,让学生们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高中教学中原有的教学设计方式过于死板,导致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高中教师必须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进行适当的转变,只有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兴趣,才能培养出自信心,有效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也要进行交流,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在课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校外引导,尽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2]。
3小结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高中院校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理念有效融入到高中院校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自信心是这个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教学理念在高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程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从而提高人文素养,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高中院校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建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内动力[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2019:266
[2]高先列.学习内动力的构成与激发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19(01):5-10
[3]宫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D],渤海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