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婷
漳州市长泰区第三实验小学 福建省 漳州市 363900
摘要: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效。基于此,新课改的推行指出了要加强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习活力。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应立足于阅读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共同构建阅读课堂,调动学生的思考,实现创造性的发挥,进行语言构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阅读课内外知识,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与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理念将读者、角色、情境融入阅读教学,为阅读理解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视角。
一、核心素养
深入解读新课改文件要求,对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可以将语文核心素养归结为四类:(1)阅读能力。国家现在提倡全民阅读,通过阅读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理解能力、共情能力、评价能力等,通过文章阅读通晓更多的背景知识,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思维发散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点,目的是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思考,学会独立获取知识。(3)结合背景文化挖掘深层次的内蕴。语文教材汇聚了大量文学经典,浓缩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精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特定的背景来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大量阅读来正确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引发的心理感悟。
二、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通过阅读能够快速汲取大量的知识,开阔眼界,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打破传统的分数至上的固有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多与学生做沟通,通过师生互动反馈,鼓励学生多做尝试、自主阅读与交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习惯是行为的先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习惯使然,学生乐于阅读,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理解力。因此,教师要以兴趣为先导,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兴趣之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创设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快速投入情境之中,提高审美情趣,帮助领悟和阅读,提高课堂效率。阅读情境通过最大化地还原真实阅读场景,让学生投入其中,恣意体验,获得审美和情感的提升。如果依循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学生缺乏设身处地的情境体验,那么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内心变化是很难激发出来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教学渠道,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阅读。
三、为有效阅读提供足够的空间
读文章最有效的方法是背诵。深刻而有效的背诵可以更好地体验作者所表达的感受,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阅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在语文阅读中为学生提供更充分、更有效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独立思考和理解,这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在显性语境的基础上制造情感冲突和认知冲突。因此,教师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中有必要创造情感冲击,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突破点。这种情绪变化可以有效地刺激核心素养的产生。
四、激发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自己喜欢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进行教学,并借助多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展示音频视频图像,从纯文本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转变为多元的立体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发散思维、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情境创设,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加强对阅读过程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大芳.试论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11).
[2]卢碧云.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
[3]季校校.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小学生(下旬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