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珊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 213000
内容摘要:美术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由创作、表现的快乐天地,在各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比如:美术活动区域的创设、活动材料的提供;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能力、如何使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提高、如何使环境有助于幼儿的探索行为、如何为幼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游戏氛围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美术区域活动的实践,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区域活动 创设材料 观察 评价
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采用单一、划齐的集体教学活动形式。在这样的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对美术活动的理解和表达,更多的只是机械地模仿,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对美术的表达、表现的欲望显得尤为强烈,动手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他们不单纯地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美术表现,也更不满足于画笔枯燥的美术表现……为贯彻《纲要》精神,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而区域活动的开展正是迎合了幼儿发展的需要,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而美术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更喜欢美术活动。 那么,如何发挥孩子对美术区域活动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们的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建构的主角呢?这就成为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美术区域的创设与材料的提供
我尝试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做法:
1.为幼儿创设求异创造的物质环境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根据自己需求自主的选择材料进行活动,创造力能得到更好的发掘。结合我园的区级课题本学年我尝试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我们所创设的美术区域活动的内容也是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的,是幼儿们所喜闻乐见的。如:纸浆画、指印画坊、刻刻印印、魔手变变变、看看画画、软包贴画等等区域内容。
2.开放活动区的环境,拓展幼儿创造的空间 活动区的环境要开放,我精心的构思活动室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让活动区环境处处成为幼儿求异创造表现的天地。环境“魔手变变变”是幼儿求异创作的成果。幼儿大胆利用一次性塑料手套装饰或制作成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小鸟、螃蟹、松鼠、大象等。“创意架”上全是幼儿的创造。都是幼儿用废弃的塑料瓶子装饰出来的瓶子娃娃。豆子也是活动区环境的一份子,经过细心贴画创设也成为一处创意作品的风景线。总之,创设开放的活动区环境并充分利用发挥了幼儿求异创造的能力。
二、提供丰富变化的物质材料,诱发幼儿求异创造
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只有丰富多彩难易适度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我在提供材料上吸引幼儿共同搜集,因为幼儿自己搜集的材料更易引发幼儿的创造。老师提供的材料不能过分精细和复杂,应使幼儿不用太复杂的技巧就可以获得满足感,材料要富有变化性能吸引幼儿更多的直接参与活动,颜色鲜亮、小巧、易折、形状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很受幼儿欢迎。
总之,在材料提供上大至纸箱,小到纽扣、绿豆,但凡是就要丢进垃圾筒的干净废品都要考虑是否可以进幼儿的 “百宝箱”。这些材料都会让幼儿感到如获至宝,均可成为触发幼儿创造灵感的触点。幼儿的创造一般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模仿经验内化后的改变。而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正是幼儿创造的特点。
三、要善于观察记录,捕捉幼儿的创造火花。
要真正地了解孩子,就需要观察先行。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可以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只有细心地观察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的种种反应、表现、玩法,才能了解该材料是否有利用的价值,是否有潜在的价值;观察提供的材料是否有利于孩子该年龄阶段发展的需要,以及该材料的使用效果。只有详尽地观察,才能总结经验,研究活动中材料的优势、劣势、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我们注重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对哪类材料感兴趣,玩的人多,玩的时间长)、幼儿的行为(有没有发生争执?吵闹?如何解决的?同伴间是怎么互动活动的?)、幼儿的情绪体验(自主程度、参与程度、愉悦程度、专注的时间长短)、影响幼儿行为的因素(知识技能、环境、同伴)。活动中幼儿的创造火花是稍纵即逝的,所以老师要细心的观察捕捉。老师细心的观察和适时点拨可以重新点亮孩子的创造火花,保证幼儿的创造顺利进行。
四、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
美术区域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包罗万象,为创造力训练提供了有利因素。我针对幼儿思维及年龄特点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一些创造力训练,譬如:想象力(手指印画,根据手指印来想象)添画、联想能力、扩散思维、推理判断等方面的练习。
想象是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形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形象思维。幼儿常常能由一个简单的形状想象出无数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儿具象思维和善于想象的特点,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幼儿通常会就某一形状在自己已有的表象认识中积极“搜索”象形物并动手“发明”。我在“手指印画坊”中给幼儿提供不同颜色的印尼,启发幼儿想象变出不同的象形物体。由简单的单个物体到多个物体场景,幼儿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把借形想象作为训练的手段,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上一个台阶。我还在活动区中投放了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内容,如:让幼儿对一张似是而非的图案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猜测,做任意的想象;让幼儿看一些抽象的图片,进行想象记录(结合我班名画欣赏的教学,我提供了画家米罗的作品让幼儿大胆想象、联想,每人看的都有所不同,创造力得到培养)
五、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
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教师们都要进行研讨,对活动中幼儿的行为、表现,活动材料是否有助于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等都做详尽的分析、研究。
正是有了一次次的分析、反思和研讨,才使教师对活动有更深远的思考,对材料有更开阔的发掘,教师们站在幼儿的角度,把别人没有想到的,别人没有尝试过的,通过研讨——教师实验——研讨——幼儿活动——研讨的过程,使活动越来越生动、丰富,使幼儿的经验逐渐累积。
德国著名教育心理学教授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型教师。通过对幼儿美术区域活动二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明确了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更新了理念。对幼儿所表现出的一些“有创意的行为”易于接受,激励幼儿产生奇思妙想,也为我园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放飞幼儿思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