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11期   作者:皮小兰
[导读] 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达到教学标准

        皮小兰
        江西省新干县金川小学  331300
        摘要:为了高效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的效果以及质量达到教学标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还应当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计算能力,以此促进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来对相应的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制定。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日常生活感知,让学生在感知中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更加有探究动力,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做个有心人,在生活化情境的选择上做足文章,在生活化情境的方式方法上斟酌,利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利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引言
        最新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手段的时候,必须要重视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天然联系,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案例和问题中,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新教学模式通过生活情境的应用,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在技能的训练中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学生学习完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的技能训练,以此来达到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记忆以及印象,同时在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时候检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最终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当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拓张生活情境的范围,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在拓张的情景之中巩固学习成果。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借助在学生生活中的融入数学知识,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兴趣以及热情有效提高。
        比如,在对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进行学习时,当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应当积极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复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容梳理一遍,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及认知,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向学生呈现生活中存在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继续思考,除了这些以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平行四边形,在这样的训练中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也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来针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来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及训练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效的数学教学不再是应付考试,而是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面对这一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割裂开来,势必会造成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脱节,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必须将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场景、问题和现象中,感知数学知识的身影,并尝试借助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逐渐提升了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另外,在借助生活情境增强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时,教师还可以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情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探究中,深化数学知识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在完成数学理论知识教学之后,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情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提升综合素养。
三、设计生活化学习活动
        大部分教师因受轻实践、重理论的教学观念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虽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然而实际上,仍会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并在理论知识讲解中花费大部分教学时长,导致生活化教学实际收效较低,课堂教学效率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因此,教师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教师需分析过往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并以班级中学生具体表现为参照,设计一系列递进式数学实践活动、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至课堂活动中,仅有如此,方可保证各层次学生数学水平均可得以一定提升。
        如以“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让学生间围绕折线统计图定义、概念展开探讨,在探讨中了解折线统计图。随后,让学生比对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间的不同,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所具备的优势、特点加以总结。在学生熟练掌握上述知识后,教师可将折线统计图绘制方式向学生示范:首先为数据收集,并分析数据,确定单位长度所代表的数量,确定横轴、纵轴所代表意义,其次,依据所收集数据描点,最后将所有描点以线段连接,便完成折线统计图的绘制。随后教师让学生自主练习,掌握绘制方式。教师在完成教学活动后,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所感兴趣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如本周温度变化数据及班级学生身高等,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连,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还可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学科的魅力在于强大的应用性。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公式、符号、定理,而是将其蕴含在生活中,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深化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当前生活情境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树立生活情境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数学知识,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应用知识、开展复习中,不断提升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杨平.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11):38.
[2]朱玲.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5):112.
[3]周先育.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7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