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萍
陆川县马坡镇六平小学 广西玉林市537712
摘要:作为一门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学科,小学数学不仅是组成小学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培养小学生利用数学支持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凭借其自身具有的多元化优势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具有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彻底消除,而且还能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错误认知有效扭转,为学生探究一些层次较深的数学知识提供便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教学
对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大部分情况下会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只是机械的听从教师指导,导致学生内心对数学知识点的看法无法充分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必然对无法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严重影响小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学习需求建立教学目标,采取多元化措施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由于思维导图能够使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提高小学生理解能力、强化小学生认知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对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具有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基础上,积极响应新教改的要求与号召,将学生作为数学课程的主体,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具有的作用和价值,确保开展的各项数学练习活动具有多元化形式和丰富内容。帮助学生创建积极思维的同时,使新课程能够顺利导入。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对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能够使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提高的教学工具,以图形作为重要表现方式。其主要运用模式是以一个知识网络结构形式对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构建,从而帮助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消化。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各种事物的认知程度比较浅,并且处于接受各教种育教学知识的初级阶段,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知识认知体系都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在小学生遇到自身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帮助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能够为后续学生有效掌握多元化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优化途径
(一)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面激发
作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小学生有效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催化剂,也是小学生培养各项能力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创建一个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教学环境,通过将插图结合其中,使小学生在认识插图和分析插图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信息,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和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1]。
比如,在带领学生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图形》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以平面图和立体图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开拓;然后鼓励学生根据各种图形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然后教师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像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引导学生将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逐一罗列出来。从而通过循序渐进和环环紧扣的指导,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2]。
(二)运用思维导图使课堂教学气氛具有较高活跃性
小学生在具有较高趣味性和活跃性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的心理负担最大程度减轻,而且还能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由于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大部分情况下需要在黑板中进行填写,因此教师要与小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沟通和互动氛围,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3]。
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对人教版数学教材《认识时间》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明确了解,然后挑选一名或多名同学在黑板上绘制出一幅与“钟表”有关的思维导图,其他同学则在笔记本中进行同步绘制。然后教师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检查,结合具体教学要求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中,而且还能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更加充分,使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4]。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否能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充分掌握,直接决定了小学生是否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开拓,使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得到共同发展[5]。
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对人教版数学教材《圆的面积》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想要通过思维导图使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自身具有的学习意愿给予高度尊重,对学生实际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进行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将圆形面积相关知识点进行逐一讲述,使学生能够掌握多种圆形面积计算方法,并且在思维导图中将各种方法直观呈现出来。然后利用10-15分钟时间,为学生出示几道与圆形面积有关的例题,要求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方式中的各种计算方法对每一道例题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或者教师进行及时交流、沟通,从而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自身数学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养成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采取的指导措施具有较高针对性,帮助学生对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更好分析,不仅能够使建设高效数学课堂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而且还能确保最终教学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6]。
结束语:
根据以上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具有的多元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展开的详细分析和系统性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明确的了解,小学数学教师想要实现为小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的目的,必须具备对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突破,从而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建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将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完整性的结构框架。不仅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格局的有效改革提供积极帮助,而且还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多元化人才培养计划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加强对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设计,使学生认识思维导图和分析思维导图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自身具有的主体优势和功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小学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学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08):73-73
[2]胡梦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5(12):15-15
[3]张爱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文存阅刊,2018(03X):111-111
[4]张艳.例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上旬),2014(12)294-295.
[5]王月琴.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的思考[J].决策探索,2014(20)103-103.
[6]诸红霞.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5(2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