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11期   作者:王丽君
[导读] 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

        王丽君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摘要: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可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快速发展。小学生的特征是活泼、好动、想象力强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其兴趣、爱好的培养。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知识、技能、数学解题思维的掌握和运用。因此,问题导学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如何以问题导学为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对策
引言
        从理论上分析,问题导学策略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当中以教材知识作为基础,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学习,对问题加以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策略的重要性
        1.问题导学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课程是一门以计算为主的课程,它的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更枯燥无味,同时,数学学习还有很强的连贯性,一旦学生们有一节课的内容没有跟上,将会对后来的课程学习造成极大的阻碍,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导致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成就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另外,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有着不同之处,数学课程如果从头到尾一直都保持着一种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们就极易会产生疲劳,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以某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从而开展对知识点的研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能很好地告诉学生,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学习了数学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2.问题导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具体表现在当学生遇到一类问题的时候,能快速地建立与之关联的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考查。这就需要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坚持以问题导学的方式来设计课堂教学。
        3.增进师生情感
        课堂是拉近师生距离、增进情感的主要场所,应用问题导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如在问答环节,如果学生回答正确,那么可以得到教师的称赞,相反如果回答错误会得到教师的鼓励与纠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实现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二、教学现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理念。目前,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其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主观能动性较强,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较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但部分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不足,只满足于在课堂教学中跟上教师的进度,或以记忆的方法学习数学,始终无法进入用抽象思维思考问题的状态,缺少扩展性的解题思路,或者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进行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巩固、复习等。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既有教师教的问题,也有学生学的问题。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情,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要面向全班学生,又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对策
        (一)合理设计问题,启发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相对较为零散,但是实践应用的频率又较高,因此要通过问题及时整合回顾。

在课堂问题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出发,在新旧知识连接中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深入地思考创造条件。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从整数、小数加减法开始引导,如369+114、0.4-0.12,通过列竖式计算,小组讨论归纳出小数点对齐就是使计数单位相同,再相加减,随后老师再出两道同分母的加减法,如+、-,小组讨论得出分母相同,只需分子相加减,最后追问:“谁能说一说两种方法计算上有什么不同?”进而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式。设计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串,引导其一步步地学会在小组合作中获得知识的深度加工和建构。其次,还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以其为激发点,为学生创造“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在参与课堂中获得深入思考。最后,可以好胜心为出发点,进行问题的设置,激发起挑战欲望,通过小组合作,达到最近发展区,获得思维的跳跃。
        (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导学教学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任务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比如在学习“分数的乘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重点与难点。
        (三)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问题导学法更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提问的质量.究其根源,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教学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提升学生提问的质量,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价值,避免教学流于形式.在看来,教师在课前需要组织学生预习,预习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一方面,学生提前预习后,在上课时便胸有成竹,能更加灵活、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这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经过提前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大致的掌握,提出的问题更有深度,而且教师可以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了解他们的薄弱环节,从而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四)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学生经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系列学习过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质量.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要遵循多元化原则。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给出评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其次,评价内容多元化.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教师还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方法、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完善自己,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结束语
        总之,只有学校以及教师对问题导学方式的足够重视,并将这一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学习,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们学好数学。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波利亚,他曾经说过“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的前提是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问题导学方式就是在不断地强化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中,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向群.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9(33):14.
[2]权红燕.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11):139.
[3]朱浩玮.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9(89):102-103.
[4]赵小金.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71.
[5]陆中明.问题导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