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歌《广西尼的呀》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11期   作者:杨雅兰
[导读] 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

        杨雅兰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思政的理念指导下,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同时,对文化自信有更坚定的信念,对民族团结有更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学习感受美、创作美、和谐美。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广西民歌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课程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能够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也能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觉悟。文章探索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把音乐元素加入其中,让音乐教育在思想教育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美育作用,把人才培养方式进一步优化,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文化自信。
        一、《广西尼的呀》的歌曲吸引价值
《广西尼的呀》(张名河词,赵琳曲)是一首荟萃了广西文化的音乐作品,内容健康向上、曲调流畅、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发布之后立即成为广西大街小巷传唱度极高的一个作品。
        1.内容吸引价值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且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2个世居民族。《广西尼的呀》的每一句歌词都言简意赅的描写了广西各地区各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开头的第一句“尼的呀”,源自具有“壮族活化石”之称的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黑衣壮的语言,意为“好的呀”;如“揽胜德天飞银瀑,访古花山有壁画”中的崇左德天瀑布和花山壁画分别是亚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瀑布和世界文化遗产,又如“最美是那漓江水,哗啦啦流出个甲天下”中的位于广西桂林市的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宋代诗人王正功曾留下了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些都是广西得天独厚的地理文化标志;又如“最美是那刘三姐,山歌传了个变天下”,刘三姐就是广西山歌的代表人物,是家喻户晓的、把山歌文化和形式推广出去的地区文化推广大使等,《广西尼的呀》里的每一句歌词都包含着各种广西元素,或是“独一家”的地理文化,或是闻名于世的风土人情,或是欣欣向荣的变化发展,这些元素无一不展示着广西独特的魅力。
        把《广西尼的呀》作为音乐元素融入思政教学中,通过对内容的探索讲解,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趣味性,也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2.表现形式吸引价值
        广西素来享有“歌海”的美誉,其世居少数民族中的壮、瑶、苗、侗等民族都以善歌著称。广西的每个地区都有千姿百态且具有代表性的歌种、歌调,与陕北地区悲凉高亢、曲调悠长的信天游或是曲调多用变化音直抒胸臆的新疆民歌不同的是,广西民歌常用委婉含蓄的比兴手法。《广西尼的呀》的创作一开头就用了广西山歌常用的“开唱白”—“尼的呀”,把山歌的内容娓娓道来后又运用壮族山歌中常用的母旋律,把广西文化呈现在旋律里,层层叠进又生动多变,让广西原生态民族音乐的神韵跃于乐中,把广西的好山好水好景色跃然眼前。每一句歌词就像广西的民歌特色—对山歌一般,犹如一问一答,“在哪里?有什么?”、“在哪里?做什么?”,一环扣一环,富有逻辑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审美感。这样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山歌”的现代演变,在思政课堂运用这样有趣的表现形式,不仅增加了音乐教育的吸引力,更是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二、《广西尼的呀》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的优秀民族声乐作品,是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和时代的洗礼后,最自然且意义深远的精神追求,它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育人教育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高度浓缩了广西壮美文化的《广西尼的呀》,不仅蕴含广西地区的风土人情,也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增强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着过去中华民族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基因。《广西尼的呀》中的“迎宾那坡酒、传情抛绣球、铜鼓传佳话”等歌词,就蕴含着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等要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真正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还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做到自觉维护,积极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在传承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从根本上增强文化自信。
        2.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且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是我国京族唯一的居住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2个民族,其他44个少数民族也均有居住。《广西尼的呀》这首歌里蕴含着不少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文化风俗,处处体现了我国各民族最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风俗,歌词里不仅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交错杂居产生的兼收并蓄的文化,也表达了各民族相亲相爱的深厚感情,彰显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风貌、展现广西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时代气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运用《广西尼的呀》这一音乐作品,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歌曲背后的人文历史,还能培养学生共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


        3.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以及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9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广西尼的呀》等这一类优秀作品,具备着为新时代意识形态服务的功能,传递着乐观的人生理念,能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等优良品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类歌曲为跳板,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内涵、艺术特色、文化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价值观,滋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4.助力地区发展
        音乐教育是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音乐作品内容和背后故事或事件的讲解与分析,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广西尼的呀》中的“壮锦织日月、风生水起北部湾、最美是那绿城的花”等歌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实践成果,壮锦是承载着少数民族记忆的活化石,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蕴涵,自“乡村振兴”伟大设想提出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农村农业文化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发展空间,广西的壮锦纺织技术得到了国家的扶持,得以蓬勃发展,壮锦文化的发展对当地精准扶贫、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事业也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和贡献;“风生水起北部湾”是对应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发展规划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绿城”是广西的首府南宁,有着“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美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现实呈现。在课堂上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客观的传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在教学中增强了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用。
        三、《广西尼的呀》中的审美价值
        音乐教育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审美,是一种可以让听者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弘扬美、创造美的,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求真、扬善、尚美,是真善美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不仅能推动音乐教育向更真更善更美发展,也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1.感受美
        人接受知识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这三个途径。其中,听觉和视觉是大部分人吸收知识的渠道,而音乐又具有具像化传播信息的功能,且音乐的受众面非常的广泛,因此,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寓教于乐”的优势尤为突出。首先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单从声乐即歌曲的角度来讲,演绎形式可以分为独唱、小组唱、合唱等。歌曲的体裁不尽相同,但都是内涵丰富的音乐语言,再加上每一个音乐作品本身都具有独特性,这在一定程度给予了听众美的感受,也有利于建立健康的审美情操。《广西尼的呀》旋律优美,如诗如画,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行走于山水间,置身于风情间,美景在旁,山歌入耳,使人如痴如醉,让人深刻地感受到语言美、韵味美、气势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音乐教育,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美更具体、更生动,潜移默化的推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创作美
        在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学科的交叉学习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和发展,音乐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价值也日益显著,不仅是作品完成后所显现的内容美等元素,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创作美也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广西尼的呀》,学生不但能够学到歌曲背后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学习歌曲里各民族的多元魅力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还能学习到词曲作者创作作品背后的精神,词作者张名河先生1998年到广西工作,曾任广西文化厅副厅长,《广西尼的呀》等一系列音乐作品的创作,旨在让人们听到八桂之声,感受八桂儿女风情之美和幸福生活,宣传八桂大地壮美景色,为广西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曲作者赵琳教授是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她曾在采访中提到,创作灵感的来源之一是幼时生活在崇左,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沐浴在广西民歌中的她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质朴与美好,于是在创作过程中着重将广西地域文化融入作品,抒发了最真实、最淳朴的民族感情。[3]在课堂中讲授音乐作品内容的同时,结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者的心路历程,一起探索音乐作品背后的创作美,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作品的内容美,更能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创造美中蕴含的思想美,学习词作者对民族复兴、推广民族文化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与认识。把音乐作品中的内容美、创作者的创作美一起展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更深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说服力。
        3.和谐美
        和谐是一切艺术的共性,音色、节奏、调式等要素的高度统一构成了音乐的和谐。“要知道只有当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又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相互适应时,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有效果”把《广西尼的呀》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融入寻找音乐作品的和谐美,带领学生一起歌唱,还可以在音乐的旋律中融入如抛绣球等具有广西特色的情景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民歌中的山水诗意、民俗风情、勃勃生机,感受音乐的和谐美,进而感受到音乐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美,让内容教学与教学形式并进,情理形的统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一个需要高校为他们建构清晰、正确信仰价值体系的群体,高校教育要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自觉接受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人文价值信仰,从意识到行为都自觉加入铸造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的队伍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运用《广西尼的呀》等这一类歌曲,把音乐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发利用音乐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政教学课堂作为基地,推动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塑造和奠定,帮助学生从学习知识到坚定信仰再到走进绚丽精神世界,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青春力量的信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秦琳.谱出“广西尼的呀”美妙旋律——访我校艺术学院赵琳教授[EB/OL].https://news.gxu.edu.cn/info/1004/5466.htm,2017-06-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