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11期   作者:张艳梅
[导读] 近些年来,在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
        张艳梅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  628400
        摘要:近些年来,在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历史等充满文化气息和家国情怀的课程被提起重视,自初中开始,学生就要以树立科学、正确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为目标,学习该科目的知识。就课程内容和教学标准来说,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在于对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等基本信息的了解。但是,到高中之后,学生就要逐步对历史事件展开深层次的分析,以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唯物史观思想、获得以批判性思维多元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面对课程内容的拓展和培养目标的提高,教师必须重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衔接工作。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
引言
        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师生教学行为习惯等基础上的。有效的初高中衔接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更为昂扬向上的情绪,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学习中。我们要结合高中生更为理性的思维特点,有效取舍、整合教学资源,突出重点,重视思维素养培养,精心组织,精准、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利用导言课来生动演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
        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会有一个好的序言,历史课程中的导言课也是如此。导言作为高中历史课程的开篇,其本身所起到的方向指引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试行)》中就提到“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教学必须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认知问题、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因此在进行导言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改变初中阶段的课程定位,将其设置为“体验课”,并且在课堂中引入《疯狂历史补习社》里的片段“岳母刺字”进行解读。因为该典故的知名度高而且影响力大,通过错误的解读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与学生的历史观产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经典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而且通过片段里的精彩表演还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历史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质疑情境当中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并掌握该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历史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践行适度深度教学,做好初高中历史拓展延伸深度衔接
        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统编版教科书要求,结合初中生心智特征和学习需要,加强对基本史实的适度理解,以激活历史学科思维。高中历史教师教学《中外历史纲要》时,要有别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基本史实浅层理解的要求。结合高中生心智发育特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呈现丰富史料,增强历史体验,在初中已有知识基础和思维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史实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增强高中生对相关史实的准确、全面理解,践行适度的深度教学,以做好初高中在历史教学探究深度方面的衔接。如关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初中阶段只停留在时间、成就、国家等基本史实层面上,《中外历史纲要》则从科技与生产的结合、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更多更重要的成果、更大更广的范围和规模等方面挖掘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区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色。

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很明显达到更深层次。此外,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图文资料推理相关历史结论,通过所学丰富知识构建历史框架体系,通过各种历史信息活跃历史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初中教学基础上,而要通过人口迁移、物种交换、商品流动、殖民扩张等方面实现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理解、内化,引导学生不断探求历史本质,深化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三、科学整合学习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了解困难和深入的知识,教师必须提高他们整合学习内容的能力,指导他们在同一科目的两个阶段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和情感关系事实上,这不仅是中学教师必须做的事,也是他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初中和高中教师必须对另一级教育的历史教学标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提前做好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准备。对于初中教师来说,可以根据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意扩大知识,以便使高中学习点更接近高中,而不会增加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压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中学入学前必须学习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随着基金会的加强,他们可以在中学教师的补习课堂上取得更积极、更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学教师教学困难较少,快乐程度越高,效率越高,质量越好。

四、利用细节思维的回归引领历史解释
        许多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重视历史课程本身所具备的逻辑性,对于学生的心理逻辑内容并不关心。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立于“专业”的角度观察问题,而忽视了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由外至内的系统化过程。就以教材当中“辛亥革命过程的意义与关系”来说,许多教师的理解是整个革命过程就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也是深化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缺少这一革命过程那么意义论证也是缺乏说服力的。
五、优化教学方法
        最佳的教学方法包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能够适应学习,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感和对历史的多元欣赏,并获得评价对象的能力在这方面,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历史材料作为证据,让学生参与分析历史材料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衔接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您可以选择创造情境,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呈现真实情境,恢复历史事件,用直接感官冲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探索情境主题,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提高效率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除了要将“生本理念”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以外,还应当利用导言课生动演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通过知识储备实现不同历史框架下的延续,结合细节思维的回归引领历史解释以及利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构建核心素养等方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当中准确地把握知识的衔接点。
参考文献
[1]胡茂强.核心素养导向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J].学苑教育,2021(01):45-46.
[2]刘剑.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评论,2020(11):88-95.
[3]班淑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