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
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 644000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魅力独特,其中民歌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祖先留给子子孙孙的一笔巨大财富,它的历史悠久、旋律优美、风格多样,折射出56个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川南、川北、川西、川东的音乐风格也各有各的味道,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从小在川南地区长大,记得外公每每劳作时,都会惬意的哼唱一首首小曲儿,如:《槐花几时开》、《绣荷包》都是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歌,他们都出自四川宜宾,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觉得一方水土同时也孕育了一方文化,从这些宜宾民歌中,你能深深地感受到宜宾人民热情、开朗、直率、火辣的性格。接下来,我们深入了解一首宜宾民歌《绣荷包》。
关键词:宜宾民歌、绣荷包、音乐
一、创作背景、地域文化
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东靠万里长江,西接大小凉山,南近滇、黔,北连川中腹地,素为川南形胜,又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这里有秀丽温婉的旅游圣地“蜀南竹海”,也有醇厚浓郁的美酒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宜宾还形成了诸多古老的民族文化特色。
《绣荷包》是一首宜宾小调,“绣荷包”几乎是每个省份都会有的民歌题材,但又因各地地理环境、文化习俗的差异,形成了曲调、韵味完全不一样的《绣荷包》,但《绣荷包》从题材上来讲,都是关于爱情的,“荷包”在古代被看作重要的定情信物之一,是传递爱情的重要媒介,所以大多采用小调的形式,这样的表现会更加的细腻,甜蜜。川南民歌的《绣荷包》通过它旋律节奏、歌词语气,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宜宾姑娘火辣、热情、率真的性格。
二、方言的独特魅力
本人经过长时间的演唱实践,查阅许多四川籍著名歌唱家演唱此歌的音响资料,以及去宜宾采风时记录下来的宜宾话,发现歌词中有几处非常重要的方言处理。宜宾方言中“正”读“zen,“荷包”在当地习惯加上儿话音“荷包儿”,读“ho ber”,“绣起头”的意思是刚开始绣,当地人也习惯说“才起头”,“拿”字读“la”,“妹”字也要加上儿话音,连起来读“mer”,“仇”字读“cou”,“水”字读“sui”,“瞒到”就是普通话里“瞒着”的意思,“绣”读“siu”。
歌词: 1、正月荷包儿嘛咿呀,绣(才)起头喂呀儿咿儿呀
妹绣荷包儿嘛咕儿嘎,金钢梭罗妹儿,有人求哟喂。
2、你要荷包儿嘛咿呀,你拿去戴喂呀儿咿儿呀
免跟为妹嘛咕儿嘎,金钢梭罗妹儿,结冤仇哟喂。
3、二月里荷包儿嘛咿呀,二点黄喂呀儿咿儿呀
井边挑水嘛咕儿嘎,金钢梭罗妹儿,送小郎哟喂。
4、小小荷包儿嘛咿呀,你莫嫌弃喂呀儿咿儿呀
满倒爹娘嘛咕儿嘎,金钢梭罗妹儿,绣得忙哟喂。
三、旋律的形态特征
此曲为两句不方整的单乐段,第一乐句为四小节,其中第二小节采用了变徵音来调节色彩;第二乐句为五小节。乐曲通过间奏的连接共重复了三次。
乐曲的第一段与第三段由羽音进入,第二段与第四段中则改为由宫音引入,在大的段落布局上也体现出了调式的交替特征。
作品特点:虽然乐曲结构简单,但采用了交替调式的方式进行演绎,在第一乐句中使用了羽调式,第二乐句转而在宫调式上进行。乐曲不但在乐段内部构成调试上的转换,在乐段与乐段之间也凸显了此特点,乐曲的第一段与第三段由羽音进入,第二段与第四段中则改为由宫音引入,在大的段落布局上也体现出了调式的交替特征。正因为此曲的调式特征再加之流畅的十六分音符的伴奏音型,使得旋律线条委婉动听。
四、演唱特色与润腔装饰
川南人喜欢咧着、扁着说话,在演唱这类民歌时既要突出当地的语言特色,同时也要将我们学习的科学发声方法运用进去,更加的美化声音。演唱音色上要求明亮、位置靠前,这首歌曲描写了女子恋爱时的幸福情感,非常甜蜜,要求音色不能炸,要保持位置高度统一。虽然歌词较多,但口腔的东西不能过多,尽量用牙关咬字,贴着咽壁唱,这样声音就不会里进外出。第一段歌词是在叙事,交代为什么绣荷包,所以演唱上稍微平一点,不要太突出个性;第二段描写出女子害羞的情怀,音色上稍微收住一点,温柔一点;第三段是整首歌曲的一个转折点,速度上也有相应的处理,由慢到快,特别是到“二点黄喂呀儿伊儿呀,井边挑水嘛咕儿嘎,金刚梭罗妹儿,送小郎哟喂。”这里时,情绪高涨、激动,音色调整为活泼、热情,要注意的是其中“点”、“送”两个字加一点甩腔,更能彰显川南妹子火辣的性格。通过1、2段的情绪酝酿,唱到第三段已经是一个情感的小高潮了,到第四段时应完完全全把爱释放出来,把女子真挚的情感和川南妹子直爽的性格表现出来,演唱上要求跳跃、俏皮。其中有两个字需夸张强调,“你莫嫌弃”中的“你”,“绣得忙哟喂”中的“绣”。这首小调反复四次,结构规整,速度上应有一定的变化。1、2段中速,在第3段第一句拉开,从“二点黄……”开始回到原速的基础上稍加快一点,直至结束,这样一来可以改变四段重复式的枯燥演唱,也能递进的突出女主人公激动喜悦的心情。
在演唱上同时要注意润腔装饰,“润腔,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润,是润色、修饰、调节、加工,造型的意思,腔是腔体、腔调、声腔的意思。合起来解释就是:对声腔进行修饰、润色、造型、加工。”“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首四川民歌的《绣荷包》中,最主要的润腔装饰是下滑音与倚音,本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个人对此歌润腔的一些处理:每一段的第一句“……咿呀”中的“咿”字,和第二句“……呀儿伊儿呀”的最后一个字“呀”,都是前倚音加上一个下滑音,不同之处在于“咿”的前倚音是向上的,“呀”的前倚音是向下的,除此之外,后两句中的“喂、嘎、妹儿”都是下滑音。因为当地方言中,几乎每句话的结尾衬词都是往下掉的,所以下滑音是川南民歌中音乐特色的表现。
五、结语
民歌是流淌在我们骨子里最热情的血液,他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旋律,多样的风格,宜宾人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地理环境、语言特色等铸就了宜宾民歌五彩斑斓的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我们熟知的《槐花几时开》、《绣荷包》、等,无一不是劳动人民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表达。许多这样的经典之作也奠定了宜宾民歌在中国民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未来,我们还需潜心研究,挖掘更多优秀的地方民歌,深入分析、领会,才能更好地演绎作品,让中国民歌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 考 文 献
1.周青青编著.《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12
2.张岚.《四川宜宾地区民间音乐研究整理》[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B06)
3.马丹.《论民歌演唱中的 “润腔”》[D]. 西北民族大学, 2010.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5.黄代柯. 四川地区民歌《 绣荷包》 的歌词特点[J]. 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5)
6.陶宇平《四川民歌的区域色彩与旅游价值研究》.《中国商贸》2012年4期
7.梁吉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载《民族艺术研究》
8.席强:《“润腔”初探》,载《中国音乐》.1991年第4期
9.曲孟媛《地理因素在民歌发展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大学音乐学院
10.李令春:《川腔蜀韵:四川民歌的演唱风格》,成都大学时报(社科版)2009(03)
1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