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三年级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11期   作者:陈佳佳
[导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数量的要求
        陈佳佳
        广西省南宁市江南区明阳第二初级中学 530226

        内容摘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数量的要求,推行整本书阅读势在必行,针对小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难以把握和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本文就小学三年级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浅谈以下四种策略:一、根据阅读目的,精读与略读方法相结合。二、对整本书进行比较阅读。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取和整合文本信息。四、通过反复阅读,推进阅读深度。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整本书、阅读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对学生阅读的速度、数量、广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形式下整本书阅读被大力推行,但是,学生由于年龄段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差异,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出现了不少问题,笔者针对小学三年级如何有效进行整本书阅读,浅谈以下几种策略:
        一、根据阅读目的,精读与略读方法相结合
        小学三年级学生识字量、阅读量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阅读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阅读方法欠缺且也不能运用自如,而整本书篇幅长,容量大,三年级学生要把握整本书的内容、篇张结构就会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老师指导运用相应的阅读策略来克服阅读障碍,对容量大的书籍,根据阅读目的不同,采取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对需要学生细细品味的语言、人物形象或感悟道理的情节,就让学生进行精读,对与阅读目的不重要的情节就指导学生进行略读,因为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也明确提出:阅读要有较快的速度,掌握文章主要信息。这就是要求学生学会略读的方法,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时,可指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如,在指导学生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这本书是由很多个寓言组成的故事集,如果要求学生每个寓言都去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给自己的启示,难度较大,花的时间也会很多,学生就容易产生畏难的情绪,因此对于平时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杯弓蛇影》、《画蛇添足》、《杞人忧天》等,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精读,找出故事的主要人物、事情并体会寓言的道理和启示,而对于其他的寓言故事,可指导学生进行略读,抓住主要信息即可,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速度。
        二、对整本书进行比较阅读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篇幅较长的书籍时,由于人物、事件繁多,容易会产生混淆或失去阅读下去的动力,因此,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来进行整本书阅读。比较阅读可以是在阅读一本书时,对书中的不同人物、事情和环境等进行比较;也可以是对书与书之间的体裁、语言风格和情节等的比较。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与《克雷洛夫寓言》时,老师就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先出示两本寓言书中名字相同的故事《狐狸和葡萄》,设疑:克雷洛夫是否涉嫌抄袭?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阅读这两则名字相同的寓言故事,找出这两个故事在语言描写、蕴含道理、文学体裁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最后,再让学生自由阅读,找出两本书中其他名字相同的寓言故事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对《伊索寓言》与《克雷洛夫寓言》这两本书的不同有整体的把握,虽然这两本书很多故事的名字、人物一样,但是《克雷洛夫寓言》使旧故事蕴含新的道理,并多用散文体,在语言描写也有创新。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取和整合文本信息
        小学生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由于时间长、跨度大,容易遗忘之前所读过的内容和难以把握整本书的构架,所以需要进行适当的批注和笔记来帮助记忆,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书写速度和阅读能力的限制,要做文字过多的读书笔记,既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又容易磨灭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做简单的思维导图,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做读书笔记,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自由设计自己喜欢的,不同样式、不同图案的思维导图,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又简化了文字的记录,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更易于被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接受和记忆。如,在推荐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里面介绍了很多种昆虫的习性、特点,学生阅读过程中也许会遗忘和混淆,老师可引导学生做昆虫名片、昆虫特点、昆虫生长过程等内容不同的思维导图,此外这本书的语言幽默风趣,使枯燥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昆虫语言思维导图,这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对昆虫进行归类,辨别和记忆。
        四、通过反复阅读,推进阅读深度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本书只读一遍,就能掌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感受各种人物的形象、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阅读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那么学生阅读没有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阅读素养也难以提高,因此,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推进阅读的深度。如,在推荐学生读《夏洛的网》这本书时,学生看题目和阅读一遍,能初步感知到这本书是写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友谊,那么夏洛具体是如何帮助威尔伯,夏洛四次织网而献出生命的过程是怎样的?学生通过再次阅读,可以被夏洛不求回报的友谊而感动,那么到此,我们的阅读体验就结束了吗?其实老师可以再适时点拨 让学生思考:威尔伯能逃脱被屠宰的命运,幸福的生活下去,只靠夏洛的帮助吗?书中还有谁帮助过威尔伯呢?学生经过再三阅读,找出帮助过威尔伯的人物,也许学生会对人生、信任、感恩等有更深更多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三年级进行整本书阅读时,由于年龄段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限制,阅读过程会遇到障碍,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扫清阅读障碍,提高阅读效率,从而使阅读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
[2].李怀源,《小学读整本书教学实施方略》,2020年4月第一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2019年6月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