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平
汝阳县人民文化馆 河南省洛阳市471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中国,在世界前列。但是虽然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知识司空见惯,可是他就很可能是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中。像戏曲、古筝、皮影等都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载体,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工作需要得到加强,在非遗的搜集、传承和整理过程中文化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国家文化自信道路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推动。
关键词:非遗;文化馆;保护对策;文化传承
前言:受现代文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较为严峻,主要依靠老艺术家进行维护,对于新一辈的人员来说,缺乏对发扬文化的情感认知。此时,就需要发挥地方文化馆的宣传和保护作用,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不同地市的特有非物质文化进行搜集和整理,研究出特定的保护方法,利用文化馆的本土优势,发挥文化馆的传播和非遗保护工作,促进人民文化保护意识的养成,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用。
一、营造地方非遗文化保护氛围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筑的建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一定的破坏,我国传统社会是以农业社会为主,非遗文化主要是分布在村落当中,特别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处,分布着少数民族文化的结晶,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原始村落的数量正在减少,伴随着的就是非遗文化的消失,并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农村人员减少,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工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另外,农村的人民进入城市之后被城市的文化所感染,被现代文化所同化,慢慢忘记了自己原有的文化,所以在营造地方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氛围,有利于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1]。
在传统的地方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中,经常以文化馆的保护功能为载体,通过馆内的展览发挥宣传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久远,当地民众了解较少,馆内活动的效果不明显,所以适当增加馆内讲解人员,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营造出非遗保护氛围,帮助民众更好地融入到非遗的保护工作中去。另外,为了加强宣传力度,增加受众面,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造出一个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非遗保护氛围。例如,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进行线上宣传,利用当地的电视台和本地报纸发挥非遗文化的宣传功用。对于一些具有特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成立地方特别行动小组,下乡摸底,对非遗文化进行编辑、整理;在具备一定资料的前提下,可以依托文化遗产生成一定的文创作品,通过文创商品的传播作用,营造出地方的非遗保护氛围,
以此吸引公众的目光,使其自主地走进文化馆,积极地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非遗保护工作基础
在本土非遗的保护工作中,主力军为老一辈的文艺工作者,其自身的艺术水平毋庸置疑,但是其保护工作没有收到过专业的训练,导致文化馆的保护工作没有真正发挥效用。
地方基层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要根据本土的实际情况,突出地方的特色内容,在试试过程中对重点内容进行保护为主,加强其他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
建设非遗文化保护队伍是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一方面是加强社会公众队伍的建设,社会大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保护和传承中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在社会大众中建立管委会制度建设,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调动群众保护非遗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在地方文化馆和群众中形成保护非遗的基层队伍;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是指掌握了专业的传统民间技艺,在这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水准和罕见的技艺、独到的表现手法。因此,在文化馆的功用发挥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特别是非遗保护技能的培训,培养其正确的保护意识,获得一定的保护能力,为不同环境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有了专业人才之后,还需要在争取地方党委支持的情况下,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非遗保护机构,以系统完善的工作体系为指导,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非遗保护工作,以此提升工作质量。
三、建立传承机制形成规范的非遗传承体系
文化馆在通过搜集、调查、整理之后,其需要根据所整理的内容建立非遗档案,并与有关人员相配合,积极递交申请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此在非遗项目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使非遗保护能薪火相传。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持,许多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所以,政府应设立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采录、保护、教学、研究以及资助培养传承人等。还可以考虑从与民俗文化旅游有关的经济收入中提取适当比例、用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3]。
在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文化馆还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培养非遗保护人。其可以在立足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性的非遗保护活动,使民众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到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馆立足本地区的非遗内容,积极地开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培训班,举办了地方书画、剪纸艺术展,并专门举办民间传统技艺展演,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色文化重返历史舞台,扩大了其影响力。除了面向社会进行非遗保护宣传之外,文化馆还可以面向学生,积极地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优秀的非遗项目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非遗宣传活动中树立非遗保护意识,并在学习非遗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成为新一代的非遗保护者。
结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对其保护工作中,地方文化馆应该发挥主要的宣传和保护工作,在社会大众和专业人才中建设保护队伍,在多种场所中进行宣讲活动,在在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的过程中,使其自主地承担非遗保护重任,借此提升非遗保护工作质量。另外,虽然我们国家的非遗保护工作在逐渐完善,但是对于非遗的保护来说仍然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遵循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制度,发挥地方文化馆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上.地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分析[J].艺术品鉴,2020,{4}(26):117-118.
[2]李强.地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4}(10):236-237.
[3]朱丽莉.地方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优势研究[J].大众文艺,2011,{4}(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