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绍文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第二初级中学 530226
【摘要】农村小学生在阅读方面,资源少,意识差,能力低,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论文是从让学生收获阅读快乐(营造氛围,创设平台)、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是立足课本,有的放疾;二开展阅读推介,进行方法指导;三是转换角色,融情入境。),来阐述农村小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整本书 策略
一、农村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
(一)教师对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引导的不重视。在《新课标》和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新理念影响下,很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努力改进了教学方法,但有相当多的农村学校或老师因旧的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很多教师对阅读的教学和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思想上还停留在语文课就是:“基础知识抄写和背诵”的层面上,阅读教学都是一带而过,或只注重书面的阅读,忽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不强。知识面过窄。
(二)教育资源少,见识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不起来。由于家在农村,父母本身学历你,关注孩子的阅读少,购书难、购书少。再有学校也是以学校图书室为主,其他书报基本没有。导致学生的阅读连续性不高,慢慢的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二、引导农村小学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让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
1. 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平台。农村学生书源相对于城市学校少很多,加上家长的不重视,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为此,通过班级Q群、微信群等,开展家长阅读各方面的知识讲座,促使家长对阅读的重视。其次,号召学生从家中带来读过的课外书,由学校在走廊、楼梯拐角构建书吧、书香屋等,班级也建立起图书角,大家一起共享。一是营氛围,二是提供给学生阅读的平台。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分享活动。
(1)沙龙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就近段时间课外阅读当中的感受心得、疑惑或建议在班上交流,促进学生阅读上的互学互进;
(2)故事情节表演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精彩故事片断;
(3)开展讲书中故事比赛。平时要求1-2年级学生,每天讲一个故事给父母听,3-4写一小片断读书感悟。学校不定期举行讲书中故事比赛,让学生最咸兴趣的故事讲出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绘画故事情节。让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用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去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
(二)重视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
农村的孩子在阅读方的养成、能力,起点低,要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就要从教会阅读方法入手。
1.立足课本,有的放疾。在部编教材的中,每一单元都单元的阅读方法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把单元的阅读方法学熟、学透。然后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方法,拓展到整本书中去读。如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就有引导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1.根据上下文色猜测语句的意思;2.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3.借助资料了解背景;4.结合电影、电视加深理解提高兴趣。老师在上课时结合课文,把阅读方法学好。再引导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到整本书的阅读、如学习了《草船借箭》一文后,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去,纵向地整本阅读《三国演义》,再深层的以古典为中心横向到《西游记》、《水浒传》或以名著为中心横向至中外名著。
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解读,让学生对所喜欢的情节、背景和人物性格、品质等作分析和解读。可以组织讨论会,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深层次认识和把握。
2.以阅读推介课为媒,通过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水平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本能力和素质。为了提高学生整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我们每周每班安排一节阅读推介课。在阅读推介课上,除了对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及作者等进行讲行推介外,我们结合学生的不同年龄推进行分层阅读方法的指导,具体为:读后复述、探究质疑、想象拓展、欣赏评价四步骤。
读后复述:一般是指导1-2年的级学,让学生读了童话、寓言故事后,进行复述,形式有同桌复述、班上复述分享;中高年级是以复述主要内容,复述有趣的情节为主。
探究质疑:是要求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理解,对作品进行赏识和归纳,对作者创作主旨、目的等做较准确理解,探究作者创作的背景原因和目的等。
想象拓展:让学生根据文章中省略的某些情节和片断,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的内容可以是天马行空的,也可结合故事的内容有机的想象,更可以是创新式的AB剧等。
欣赏评价: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艺术的深加工和多角度赏析,可以是有深意的句子欣赏和评价,也可是人物形象的欣赏评价等。具体有一句赏识评价人物、一个成语评价人物或事件等。
3.精读精彩部分,转换角色,做到融情入境,读出属于自我。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中,在讲到打虎的经过时,老师可创设情景,用媒体再现打虎的场面,在声画的引导下,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中,让学生融入情景,此时武松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样的场面更是让人刻骨铭心,武松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后通武松会怎样呢?有了这样的想法后,课后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水浒传》来读了。
总之,教师是学生阅读的指路人,也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者。因此,作为教师,要以新课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引导,从多方面入手,为培养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