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教育探索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李曦
[导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
        李曦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幼儿园 33000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可见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活动则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能激发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倘其无思,即无美术”。可见美术教育活动的实质是创造性活动,应通过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来培养幼儿潜在的创造力,为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美术活动活动中我始终注意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是心理环境,幼儿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笑容可掬的教师总是新切可爱,会使孩子心理稳定,创造性思维也因此处于最佳状态。在一次小班幼儿美术活动中,有个孩子只画了一条直线,而且面露难色,我对他说:“哇,真好,像只蚯蚓,又像小棒,你想变成什么呢?”老师轻松、鼓励的语气,消除了孩子胆怯心理,激起他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其次是创造环境。要萌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教师必须为其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创造的环境,为幼儿留出空间。范例的示范作用是大家共识的,使用范例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幼儿模仿教师的范例,美术活动作品往往大同小异,只是美术活动技能的再现,谈不上创造。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范例只给幼儿欣赏”的原则,要法度幼儿毫无顾虑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画,用自己的美术活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他们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孩子的童话世界在纸和笔上展现出来。
        再次是物质环境,为幼儿提供能满足他们创作需要的丰富的美术活动材料。如:各种不同颜色、大小、质地的纸以及炭笔、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笔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这不仅能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不断的进行想象,创造出一幅幅生动、别致的画来。
         二、保护和支持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很大作用。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美术活动的指导方法不是很妥当。总是一味要求幼儿按照教师的范例进行摹仿,不允许有丝毫的变动。
        有次,我班的美术活动内容是画森林,曾明小朋友模仿我画了一些小动物后又在每个动物旁边加了一团黑色。离园时,他把画给他爸爸看,爸爸马上皱起眉头不:“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是晚上,所以是黑的呀。”孩子自豪的说。“谁让你画了,你怎么这样不认真?”孩子看着爸爸严肃的胸色,呆呆的点了点头。孩子的一次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想就这样被家长扼杀了。

要知道,这团黑色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是他经过想象独立自主创造出来的,完善的摹仿毕竟是摹仿,有缺陷的创造终究还是创造。幼儿的这种想象创造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我们应给予积极的鼓励,鼓励他们的奇思秒想,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让他们用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语言,来表达自我想象的过程。心理学家康定斯坦曾经感慨地说:“儿童直接从他们的情绪深处所构造的形式,岂不要比那些希腊式的摹仿作品更富有创造性吗?”
         三、鼓励幼儿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宽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自我为中心“泛灵论”的心理特点,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让幼儿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像,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用拟人化和主观情绪化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对幼儿经过自己发现,自己选择,画出了有趣形象,那便是画得不好,我也不能横加指责,更不讽刺嘲笑,把鼓励幼儿的好奇心,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作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原则,扫除幼儿创作时的“怕画得不好”、“画错了”等一切心理障碍。教师在设计主题时,选材要来自于幼儿熟悉的环境和喜欢的事物,积极引导幼儿志趣,尽量满足幼儿表现需要,使幼儿想画、愿画,并能画,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讲究点评方式
        专门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日本专家长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作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作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评价直接会影响到活动的过程和活动效果,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最后的结果,而是要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同时评价也要考虑到个别差异,更要允许幼儿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在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给与积极评价能幼儿体会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大胆,更富想象力。而消极的评价给幼儿带来的不良影响是长期的,往往使幼儿丧失对画画的兴趣,不愿甚至不敢提笔。因此,我们对幼儿作品评价,不能以“画得像不像”为标准,而是要尊重幼儿创作意图。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自己满意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老师评价的作用在于尊重其创作意愿,进而启发诱导,使期有所提高,而不是扼杀幼儿的创作意识。
        每个幼儿生来都具有创造潜能,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创造激情,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有着独特的效果。创新教育是必须的,也是任重而道远的,仍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把观念切切实实的转化为行动,而它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我们的孩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