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528311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品德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从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的基本情况对开展初中的德育工作开展了简单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策略探究
引言
德育教育是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教师和学校之间要不断的去探讨研究,增加德育教育的投入和课程比重,让学生们成为四有青年好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对于班级的基础教育阶段来说,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一个严格的指导,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逐步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健康积极向上的去成长。我们要不断的去加强班级管理的模式,强化学生的的一个德育教育分析,提高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把班级的管理艺术性和科学性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心理变化较大,因此,他们很容易被不良信息与行为所影响,误入歧途。如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会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来学习与消遣。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学生分辨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会对他们的人格发育、价值观初步形成等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有责任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通过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必须积极地进行创新,不断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以此来实现服务学生学习的目标。
二、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缺少相应的理论支持。
素质教育是现阶段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最大期盼,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离不开德育教育。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短,缺少相应的教材资料,教师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经验较少,使得德育教育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且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工作不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枯燥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班主任工作压力大。
通常情况下,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些微小变化,如情绪波动、异常行为等。这些都可能是学生在成长中的难题。如果班主任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些事无巨细的事情就会给班主任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一些班主任还身兼数职,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从而就会降低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三)教学过程脱离实际。
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理论支持,使得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实施困难。初中生恰处于叛逆时期,传统的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德育教育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学生不能与教师展开心对心的交流与沟通,从而使教师的德育教育脱离实际,德育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专家指出,正的强化与负的强化都会对写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都会塑造学生的一个习惯行为。如果我们只是去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用惩罚使学生与班主任形成了对立的局面,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丧失积极主动性,与教育的目标相反。所以,我们要对班级管理探讨出一个合理高效的方法出来,来不断的去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认真仔细的去分析正负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唯一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一个全面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内部管理机制,激励学生更好的进步成长。
(二)树立好自身榜样,发挥表率作用。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使得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存在一定的差别。由于初中生心智发育不成熟,他们对事物的是非功过判断十分简单。因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好表率作用,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知识去影响学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接受与服从班主任的管理。这可以大大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要做到自己不想去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应该强求别人去做。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身体力行,要做到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正确地待人处事。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心理变化莫测,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许多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不对或对管理有一定的怨言,而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这也就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不能还是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要注重“以德服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予以密切关注。这是由于很多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面对一些挫折、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就会在心理上增加一些负担。这时,班主任要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对其心理进行引导。班主任不能在班级管理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另外,班主任还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家庭环境不好等原因就区别对待,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当然,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班级氛围是否良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品格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阳光、朝气蓬勃的富有团结力的班集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才能互相尊重、互帮互助,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在营造和谐氛围班集体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好习惯,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平等而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应该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江南.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思路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刊,2011,(16):17-18.
[2]马忠敏.初中班级管理要“管”、“育”结合[J].文教资料,2016(16):12-16.
[3]陈亚娟.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