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佩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04
摘要: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发展与其服务管理水平紧密相关,图书馆管理应用人本管理思想自然就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势在必行。即,通过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贯彻,针对性改变传统管理思想不足,以激起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大力我完善图书馆管理体系。本文就是从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问题入手,针对提出优化建议,以此保障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科学应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人本管理思想;应用研究
前言: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依然是采用的传统式管理手段,显然不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整体管理发展需求。为此,高职院校需以“创新”为核心,积极采用新颖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将先进管理理念渗入图书馆日常管理各个环节,以此确保图书馆日常事务正常开展。人本管理思想就是能有效实现这一健康发展目标的新颖管理思想之一,在实践应用中,实效规范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成效,助推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发展。
一、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读者服务存在问题
近年来,细观我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不难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的工作状态仍是以被动服务形式为主。在平时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中,也易于表现出消极、懈怠、应付等工作现象。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图书馆管理工作性质问题。即,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并不会专门的对管理人员技能水平提出严苛要求,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以“借阅”、“归还”、“整理”为主的重复性工作。同时,一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师生真实需求不甚了解。因而,不能对应、及时的更新图书馆馆藏资源,做好信息时代的线上线下混合服务,导致高职院校师生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服务自然问题不断。
(二)员工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在日常工作落实中,都是以制度化的管理方式为主要管理手段。简而言之,就是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制订,从制度化角度、专业化角度督促图书馆日常工作展开。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管理规范作用,使图书馆管理人员有一个明确的制度参照、执行。从长远视角来看,却十分易于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受到制约,依赖成性。在平时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领导指示,就不主动对自身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按部就班[1]。同时,以统一化的管理制度为依据,保障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会导致管理人员不再愿意将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及时提出,思维发展开始固化。
(三)人本管理思想践行不足问题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应用人本管理思想,并不仅仅是在制度层面抑或服务层面,而是基于图书馆管理的独特性与全面性,对图书馆整体工作改进综合践行。但是,基于上文所述的图书馆日常工作枯燥性,以及固化的管理制度落后性,大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都薪酬不高、待遇一般。加之,学校对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知识、精神面貌等要求不高,就一步步导致“以人为本”核心思想难以在图书馆管理者工作中有效发挥应用作用。即使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序开展,实际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也停滞不前,资源浪费。
二、优化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实践的策略
(一)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
在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强化“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首先,是以读者为本。
秉持“读者至上”原则,关注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满意水平,从这一角度,摸索图书馆管理工作改进方向。而从该角度切入“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贯彻,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读者需求,能够合理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过程中,能根据自己掌握的读者知识结构,对读者进行及时、科学的问题解答[2]。例如,图书馆管理人员采用面对面讨论与线上平台回访相结合方式,加强自身与读者的沟通交流。而后归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图书馆管理人员也能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个性服务。其次,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本。毕竟,从一定角度来说,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对实际服务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必须大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实践意识、服务意识等,采取双向选择法,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从全面视角梳理图书馆工作流程。
(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为了能促使每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都主动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应用人本管理思想,还需要全面优化激励机制。首先,从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两方面共同入手,既明确图书馆的具体发展目标,又关注工作人员的个人真实诉求。而后结合数据分析,引导相关管理人员实事求是的制定职业发展计划[3]。其次,图书馆开展理想激励,利用多元、便捷的培训渠道加强相应思想教育,以此启导管理人员逐步革新理想信念,在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中实践应用。再次,应用榜样激励,带动图书馆全体职工详细了解一些经典图书馆管理案例,促使工作人员从中吸收经验教训,全面提升管理认识,并在具体管理公平优化中,有一个具体的人物榜样可奋进直追,有效解决在重复性日常中,易于倦怠、消极、散漫等工作现象[4]。最后,切实关爱职工物质激励,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整体待遇,科学调动工作热情。
(三)信息化系统构建,促进人本管理理念应用
在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管理层总是易于认为信息化系统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融合,会与“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产生冲突。但其实,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不但不会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开展造成阻碍,还会大大缩短重复性日常工作时间,切实体现增效减负,进而促使人本管理理念使用[5]。例如,图书馆管理层在图书馆中建立一个独属的图书资源平台,让工组人员随时随地都可以在该平台整合自己的一日反思,并提出自身对后续管理工作的优化建议,抑或是自己对于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见解,可以促使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且越来越关注细节问题,在平时管理工作中,遇到实际难题及时交流解决,避免负面问题影响扩大。同时,利用优化读者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方式,使管理人员更加深入读者,聆听读者心声,优化管理工作。
(四)完善图书馆人本服务环境
首先,图书馆日常工作开展需科学。即,图书馆每一层都需要在合宜区域设置足够桌椅及辅助工具。以此保证除了基本的书籍供应外,读者还可以在此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以人为本”服务。例如,在一些资料复杂,阅读艰涩的专科书籍区域,增设电子查阅室。在图书馆装饰中,摆放一定比例的新鲜绿植,为读者营造舒适、放松环境。其次,注重细节工作优化。例如,常见的书籍占位现象,以及垃圾遗留现象等,对其进行严厉管理,留意观察具体人员,以此保障其他读者享受干净、宽松、便捷的读书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应用人本管理思想,无论从哪一角度进行实践创新,都必须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基于读者需求满足实现图书馆价值。即将图书馆资源与读者需求有机结合,在服务广度、服务深度、服务细节等方面优化改革。为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要想切实做好“以人为本”,就需积极挖掘人本管理思想内涵,在实践完善中不断着眼管理问题发现,而后针对健全图书馆管理人本管理思想使用模式,从而为高职院校广大师生良性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梦阳. 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路径探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2):45-46.
[2]杨少英,刘丽明. 基于人本管理的大学校园文化与思政教育互动机制构建[J].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20(12):9-12.
[3]孙庆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思路[J]. 品位·经典,2021,(13):49-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