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来陵
南陵县许镇镇中心小学 安徽省芜湖市 241300
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求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子女,对子女要“严”。另一方面,家长们“民主”意识,“维权”意识很强。子女又大多是独生子,心理承受力差。老师教育过程中的不当言辞,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小事,家长就会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你,甚至一纸诉状把你告上法庭。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作为教师怎样和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呢?
一、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前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基本信息。因为家长的职业、性格、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你可以通过走访、电话、微信或和学生的聊天中,了解家里父母的立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觉出家庭是否和睦,什么是他们忌讳的,什么是他们喜欢的等等。这样在和家长沟通时,就能做到知己知彼。
二、态度诚恳,实事求是
“以诚待人,人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家长来访时,以“客”相待,应尽量做到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而且要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同时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时,教师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老师是个诚恳、素质高、谦虚的人。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诚心又善于倾听的老师面前,通常也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
四年级学生吴越周五在学校玩,不小心磕了头部,当时也没啥反应,于是没有报告老师。周日下午,吴越家长打来电话,气势汹汹的质问班主任:“吴越周五在学校里被同学摁倒在地,撞了头,现在在家里恶心呕吐,学校就没人管吗?”简直冤呢!作为老师又是班主任,孩子没有报告,她还不知道,就被一顿凶,如果现在向家长解释有用吗?没有用。只有等他在电话里发泄完,教师再诚恳地说“不管怎样,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直到医好为止,把病例发票收好;周一一定会调查清楚”。周一下午吴越爸爸来到学校,班主任首先问了吴越受伤的情况,再向他解释调查处理结果,虽然不是孩子们有意伤的,但是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愿意承担医药费,还买了礼品要去看望。接着又汇报了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吴越这孩子挺好的,忠厚,善良,受教,也很聪明,语数英三门功课都很均衡,只要肯努力,将来考大学是不成问题的。他爸爸阴沉的脸一下子开朗了,马上说起他儿子的聪明来。一切乌云化开,后来,医药费也不要其他人承担了。
三、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由于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没有哪一种家庭教育方法是万能的,某种方法在这个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则可能不灵。大抵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先表扬后指正。这种家长要面子,自尊心强,面对这样的家长要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消除家长的防范心理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真诚的提示年轻家长要科学教育孩子。
2.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喜少报忧。这类学生往往成绩中上等,只要家长配合管理,成绩就会噌噌上升。对于这类家长,教师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是有发展前途的,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可能让孩子走上歪路邪路,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3.对于后进生的家长,多接纳少期望。每届班里都有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多数老师总是数落孩子有多差,巴不得家长把孩子转走,带着这样的想法和家长沟通,容易产生矛盾。作为教师要有真诚的心,什么样的孩子都接受,做老师的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对于学习上有特别困难的孩子,要尽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真诚的和家长说明情况,不求孩子在学习上有多大出息,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尽量培养他们一些生活小技能和优良品质如:爱劳动,讲卫生、和人友好相处等,自家孩子几斤几两,家长也是知道的,只是不喜欢别人揭短。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你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4.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先倾听后讲理。部分年青的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和家长对着干,伤身伤心还受领导批评,吃力不讨好。碰到此类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先听家长发泄,不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相反,还要表扬孩子的优点,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曾经遇一家长,学期中途,他跟我反映他女儿做事很认真,想要他女儿当班干部。孩子学习比较优秀,但是在当班干部上,我觉得还有点弱,一直没有任用。期中考试结束,他家孩子成绩优异,这个家长情绪爆发,冲进办公室就嚷嚷:“陶启慧成绩优秀为什么不让她当班干部?都跟你反映好几次了,你以为你当老师了不起吗......”说句老实话,当时心里气鼓鼓的,但我克制住了,我一声不响的听他发完牢骚,然后请他坐下,开始他不坐,经过我反复邀请,还给他倒了一杯茶,他才坐下来,我首先说:你没有跟我反映之前,我就在考虑陶启慧可不可以当组长的问题了,凭她的学习成绩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当班干部还要有管理和组织能力,这方面陶启慧还有些弱,慢慢培养,现在陶启慧当了四人的小组长,负责帮助这四位同学共同进步,老师每天都在想着怎样把孩子们教育好,人尽其才,你要相信老师才对”。他当时就跟我道歉了:“老师对不起,我想多了,我以为班干部都给了有关系的学生,我才冲动的。对不起,以后听老师的了,老师才是专业人士”。如果我也和他一样冲动,不但会吵起来,还有可能打起来,结果肯定是老师身心受伤。
总之,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创造学校辉煌灿烂的未来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