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龙祥
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中学 24710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课程实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提问讲求技巧,通过有效科学且合理的提问,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天然距离的拉近,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和接地性,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活性。同时在进行初中语文相关提问时,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巧性和设计感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思维脱节,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课堂节奏的掌控具有特殊意义。最后,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化,能够以一种学生易接受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带入,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内在潜力的激发,帮助其成长。因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就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中巧问的必要性以及通过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技巧 有效策略
【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引导和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的贴合度,在保证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框架的合理搭建,在科学架构中,完善学生的学习体感,丰富其视角。而科学的语文提问技巧是教学过程中有效弥补教学盲区和教学偏差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问可以促进学生思考探究,帮助其思维活跃,教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在有效教学空间内,完善教学结构设计。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巧问的必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巧问,可以拉近其与学生之间的天然距离,保证教学节奏的有效性。在教学空间内,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内容丰富,是一种教学转化。巧问,巧在其提问方式,提问内容,提问时间点。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教师通过保证提问方式的趣味生动,提问内容的接地性转化,提问时间点的巧妙合理,可以适度的活跃课堂气氛,保证课堂节奏的科学,同时提供一个恰当气口为学生思考和探究创造一定的时间空间。当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遇到瓶颈时,经过教师善意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为初中语文课堂的愉悦积累了教学体验。当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空间里,会以一种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语文课堂。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和累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接受度和能力不同,导致其教学成效有所区别,教师通过具有设计感和巧妙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科学合理的教学框架中带动学生思考,激发其内在潜能,完善学生的学习认知,同时也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做出更好的教学方式优化调整,保证教学成效和教学质量。
二、通过巧问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策略
2.1趣味性巧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进行提问时,需要充分考量课文内容,从教学素材出发合理设计教学结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巧问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可以借助具有趣味性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带给学生新鲜感。学生在深入文章学习时,对一篇课文会带着原始的兴趣度和探究度,这是学生的内在天性,教师需要合理运用。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学生现状,进行课程问题设计的安排,在趣味性问题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内在中心,将其作为出发点,实现趣味性的问题创造,通过教师合理导向,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现初中语文课堂的双向输出。
例如在初一语文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作者对春的热爱和赞美这一个点为契机,进行趣味性的问题设计,诱发学生思考,实现激趣式提问。在深入学习课外内容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这篇文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溢于言表的欣喜?通过一定的教学引导和煽动性的语言提问,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度和积极性,通过巧问诱发学生巧思,挖掘其内在的文字敏感度和对美的欣赏与表达。
2.2推进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探究和表达。在巧问设计中,教师可以借助具有推进感的问题堆叠,引导学生跟着相关的语文思维逻辑一步步的深入探索研究,找出相关答案。推进式提问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问时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提高巧问引导,在不断出现的问题情境中一步步深入最终走向最关键的答案里。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文思维训练,教师站在文章整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布局,通过各种角度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进行丰富扩展,保证学生在纵向发展上的深刻性体验。
例如在初一语文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推进式提问,不断深化课文内容教学,带动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转化,丰富其语言感官激发学生内在的语文潜能。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再塑生命的人是谁?要再塑谁的生命?为什么要再塑她的生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再塑了生命?在这样一步步的推进提问中,学生对课文的脉络框架以及主题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便于挖掘文章的高度,锻炼学生的文学思维,培养其文学素养,达到教学成效。
【结束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巧问,可以帮助学生在合理恰当的教学空间内实现教学成长和教学深入认知。对学生的意识培养和能力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巧问方式促巧思,提高教学效率。
【文献】1]王建军.巧问出“效”——从切入点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4):102-103.
[2]高建峰.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J].赤子(上中旬),2016(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