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
灵山县灵城镇白云塘教学点 广西钦州 535400
摘要:提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基本途径。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分析
首先,从难易程度上分析,小学是语文基础奠定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其他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学生未来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引导的有效方式之一,其难易程度的控制成了关键。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往往会形成两个极端,一种极端是过于简单,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觉得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因此提出的问题比较表面,缺乏语文学习思维的引领,学生虽然能够回答正确,学习自信心也有所提升,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语文学习的思维与技巧。另一种极端则是提问过于困难,例如,阅读理解题目的问题设置,多数教师忽略了年级段的问题,总是想当然地从成人的角度去设置问题,学生读懂题目都存在困难的话,回答出的问题自然也不会是正确的。总之,难易程度的控制是有效提问的基础。
其次,从提问形式上分析,提问形式是决定学生是否对问题感兴趣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而提问的形式决定了学生是否对语文学科有足够的学习兴趣。目前,语文教师的提问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大多数是采用问答的形式,例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按照原文进行上下句接句练习,小学高年级的提问也无非是这几种形式;因此,学生对于单一的课堂问题方式并没有足够的兴趣,反而还会谈提问色变。教师一说提问,学生就会无端地紧张,害怕自己回答错误会受到惩罚。从某种程度上讲,单一的提问方式影响了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知,也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第三,从问题实用性方面分析,课堂有效提问的关注点之一就是问题的实用性。特别是随着年级段的提升,单纯的“是否”提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多数提问方式和内容都是比较浅显的,甚至有一部分教师的提问还存在为了提问而提问的状态;一方面,学生对浅显的问题并没有足够的兴趣,参与的热情也不是特别高;另一方面,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影响到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从上述几方面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上看,要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正视问题,从问题入手,结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问题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创设科学的环境,推动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设计启迪性问题,提供内在教学动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相关问题时,教师应高度重视问题对学生的价值性和启迪性作用。问题作为承担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针对特定问题设计提问流程时,必须充分注重问题自身具备的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获得具有价值的信息,充分发挥问题设计对学生的导向性作用。课堂问题设计本质上属于一种教学手段,但其并非固定教学模式,而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语文理论知识的辅助性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设计的教育属性,最大限度地保障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在启迪学生思维意识的基础上丰富学生文学素养。
例如,我教学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一课时,由于课文通篇对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大量细致描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彩片段值得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对学生阅读思维的转化有着关键性影响。因此,我针对问题形式进行创新与优化,具体提问学生:“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形象很有特色,你认为作者写他的出场方式和一般写人文章有什么不同?鲁迅先生是选取了少年闰土的哪几件事情,从哪些方面进行细致描写?你从每件事情中认识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学生可以阅读课文,自主思考,也可以合作讨论,找关键词句去体会。这样简单扼要、化难为易的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思考的兴趣,从四件回忆的小事中,品读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
我通过设计简单扼要的问题,围绕着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描写,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体会环境烘托闰土的人物特点,动作描写表现他的机敏勇敢,外貌描写表现他的朴实、健康,语言描写表现他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学生很容易就获得成功感,这就有效地强化了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阅读思考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阅读弄懂了以上问题掌握了本课的语文要素之后,我再抛出问题:我们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哪些写作方法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作文要素。学生针对问题自主思考相关阅读答案时,可以基于多种角度对课文语言进行品味。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单元作文要素,及时训练学生仿写作文的能力。
教师设计具有启迪性的问题,不仅有利于为学生指明课文阅读思考的方向与定位,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也有着决定性作用。小学语文教学并不局限于固定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品读课文,全面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另外,在问题驱使下,语文教师还可以借助其启发性创造全新的教学节点,从根本上获取源源不断的内在教学动力,为后续阅读、作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2.2重视语文课堂中的学生提问,促进师生对话交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提倡在对话交流中学习。戴维·伯姆指出对话是同伴之间的意义交流,通过对话成员都能够参与这一意义之流,并且所有成员都能够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内容萌生新的理解。提问教学方式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能使所有学生参与对话课堂。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法获得共鸣,缺少寻找正确答案的积极性,缺乏质疑精神。教师要重视学生提问,在对话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3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养,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提问内容
教师专业能力素养影响着教师的提问质量。老师需在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使提问简洁且有针对性。但在实践中老师往往忽视提问原则,一味追求片面的“提问教学”,导致课堂变成了“提问回答课”,最终无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小学语文老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在教学《游子吟》时,我清楚把握本节课要求学生理解母亲对子女关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自由朗读诗歌,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句?你们能说说从自己父母身上,体会过这样的关爱吗?这种类型的问题不仅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感悟、深化理解诗歌所表达情感。
3结语
有效提问是一门艺术,借助有效提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摆脱传统提问方式的束缚,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从形式上、内容上进行突破和创新。借助课堂提问有效引领学生,拓展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带动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全面提升。同时,有效提问的方式和内容也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总结课堂提问的有效形式和内容,带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秦永凯.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J].文教资料,2019(32).
[2]李政兵.谈谈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