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诉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王丹妮1 李阳2
[导读]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环节之一,它是支撑学生们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基础

        王丹妮1   李阳2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环节之一,它是支撑学生们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期教育部针对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一系列教学目标,基于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为确保能够最大程度落实到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中,本文根据自身经验以及相关资料阅读,针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为教师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均采用传统讲授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尤其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主要的阅读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单本、单篇阅读教学,每本书、每篇课文都讲求深耕细作,从字词认读到重要句子含义,从文章思想内涵到具体写作方法,无一不包,面面俱到,学生在被动的吸取新知识,招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逐渐下降。而在最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宄的学习方式,要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因此针对如今教学现状,在学习以及对资料的查找、研究中发现,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包括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一)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台湾学者赵镜,他结合台湾语文教学的现状认为群文阅读,是随着图书出版及学生的阅读量的增加,教师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0:17.]简单来说,群文阅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通过集体建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活动,最终在课堂上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宋一凡.“1+X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区别于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教学涉及了不同人物的多方面的互动与对话,学生在活动中,有自己的理解与困惑,有不同观点的碰撞,阅读能力就在这样多边交互的过程中提升。因此,整本书阅读指的是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一本完整而系统的书进行多边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感悟、交流、理解等过程,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学会“从阅读中学习”。[ 张明月.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二、研究意义
        (一)改革语文课程体系
        现阶段将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两种阅读模式纳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完善语文的教学框架,丰富教学内容,缓解教学上的枯燥,还可以通过这种新型阅读模式提升语文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
        (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方面,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既提高了对教师阅读量和阅读水平的要求,也提升了教师对整本书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另一方面,改进目前的教学思维,以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提高核心素养,促进其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发展的动力,是人前进的目标。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设计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研究现状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要求,多学着经过研究发现,大家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对高中的研宄很少。其次,虽然很多研宄者提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但在具体教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则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最后,研宄者多是专家学者,在一线教学的人不多,所以难免会出现研宄没有贴合课堂实际的情况,导致研究过于表面。[ 宋一凡.“1+X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
        
        四、建议策略
        结合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采取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教师在选择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前,要先确定授课的教学目标,提前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学生能够容易理解的方式研读课外优秀文章,并且能够利用自己在课上学到的方法,带入到对课外文章的分析中去,从而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教师在授课前要对自己设定的主题有充分的掌握,在教学时逐步引导学生搜集各种有趣的书籍,并进行自主交流讨论,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在2020年即疫情时期却到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优化现代教学手段,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在无法面授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整本书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学习节奏。
        确定合理的书目范围,进行评价阅读效果。文章素材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在选择书目的范围时,教师应当和学生共同探讨阅读书目,让他们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发表自己的感想,体会阅读的快乐。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定期进行测评,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以整体性的评价结果作为基准,对阅读体系中所选择的阅读内容进行反思和重构,明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选择相应的阅读改进策略,不让阅读体系的构建流于形式。
        结合课内外优秀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黄麟生教授曾说:阅读教学的艺术,从根本上来理解,实际上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艺术。同样,“群文阅读”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不在于教师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记住多少知识,事实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价值所在。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才会主动阅读。其次,要选择恰当的课内外结合点,关注学生的阅读现状,考虑学生的阅读积累、水平、能力、习惯。一般来说,在选择“群文”延伸,选择“整本书”扩充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设定的同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此同时让他们充分获得阅读的审美享受。
        在阅读中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方式,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提升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新想法教师要给予赞同、表扬。但是要注意,教师不可限定学生的思维,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只有当学生得到充分的肯定,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增加,继而更好的投入教学中,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五、结语
        总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新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件必须要落实的教学目标及任务,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改革,体现的创新性也为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实践运用提供了充分施展的机会;再者,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实践中不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言、建构语言,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凌鹏国.群文阅读文章选择及教学的优化策略[J].语文建设,2021(04):70-7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3] 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0:17.
[4] 宋一凡.“1+X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5] 张明月. 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20.
[6] 赵志伟.整本书阅读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语文建设,2021(03):4-8.
作者简介:
王丹妮,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李阳,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