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舒颖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管道工坊是我园自主游戏区之一,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游戏区。本研究尝试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园本课程自主游戏的管道工坊游戏,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幼儿自主,提升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促进;自主游戏
“思维导图”有八种类型,是幼儿容易接受,而且喜欢的一种思维工具,它主要通过形象、生动的绘画方式将抽象复杂的思维过程变成能够看得见的线条、颜色、形状等具体的再现画面,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去分析、整理和反思自我。[1]
一、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管道游戏中的启蒙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随机技能,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变化,思维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这一切都出现在游戏中,游戏是发展的源泉。[2]此次管道工坊游戏区结合园本课题,在自主游戏中融入思维导图的运用。
我们班孩子从中班就开始探索水管的拼搭,已初步感知了水的流动性和开关阀门的作用。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管道工坊游戏的启蒙,来自于教师在环境创设和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它潜移默化的渗透在各个环节中,使幼儿能够从熟悉思维导图到感受思维导图最后理解思维导图,从看导图到读导图到画导图循序渐进的发展。
环境创设方面的启蒙:教师在原本游戏区域的游戏规则,玩法指示图进行改变,初步使用简单易懂的圆圈图进行设计。抛开传统的罗列,只使用一张丰富的图画就能呈现所有幼儿游戏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育活动中的启蒙:在开展管道工坊游戏课之前,教师根据课程主题各种不同的思维导图,运用于游戏指导重点导入环节,以及游戏后问题提出的评价环节。教师通过不同思维导图进行游戏导入,使用流程图引导幼儿设计水管步骤、使用复流程图分析游戏可能出现的问题。评价环节中,使用桥状图展示幼儿所用工具和作品做类比、使用树状图总结游戏的结果。培养大班幼儿自我头脑风暴能力,提高大班幼儿的逻辑思维,同时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管道游戏中的实践意义
(一)思维导图促进游戏主题的建立,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大班幼儿思维特点已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初步抽象概括,这个阶段的幼儿往往倾向于凭借具体事物或鲜明的形象进行思维活动,从直觉行动思维开始逐渐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3]经过初步的启蒙运用,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看导图和读导图的能力,在游戏中开始尝试通过画导图来提升游戏水平。
在管道工坊游戏中,通过已设置的合理活动区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活动中各玩具材料的不同特点,尽可能地从幼儿身上探索和挖掘多样的玩法。幼儿使用气泡图初步设计消防水管,思考哪种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灭火效果,进行了一次设计消防水管大比拼。游戏从设计、猜想、实践到分析,都是幼儿自主完成,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是积极、快乐和专注。幼儿画着导图的时候突然提出来:“那水管的作用可真多,是不是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水管?”根据提出的问题,课后利用了家长资源,先带着幼儿从各种渠道认识管道的用处,使用圆圈图画出自己所了解到不同水管的作用做整合。课后幼儿通过双重气泡图进行对比,很快幼儿就找出很多水电工和消防员的差别和共同点。使用思维导图清晰的区分不同职业使用水管的不同性质,自主丰富游戏的内容。从学习中感受到他们在不同领域工作的重要性,尊重每个不同行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
从现实生活融入游戏又从游戏回归到现实生活,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了属于自己设计的游戏主题,同时又丰富了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
(二)思维导图促进游戏内容的不断深入,达成游戏目标。
幼儿运用思维导图从一些简单的设计发展到对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剖析,再到整理出游戏实践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通过探索验证出游戏实践结果。
《指南》中关于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并在探究过程中积极地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4]大班幼儿对于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具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获得相关的科学经验后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虹吸现象游戏来源于管道工坊游戏中的探索,一根弯头吸管里面灌满水放进水瓢里,就能成功把水瓢里的水吸干。虹吸现象是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种现象?游戏中使用的吸管材质、长短、粗细对实验有没有影响?幼儿运用思维导图对游戏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大胆预设,实验过程中按步骤进行验证,运用流程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等记录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课后运用桥状图调整实验材料,经过一次次地探索与实践让这一简单的连通器原理变得富有乐趣和意义。管道工坊的游戏中,会遇到很多科学小实验,通过思维导图的特殊实用性,有图像、有色彩,提升了幼儿脑海中构图的能力,对自己所要创作的图像有目标性;同时对游戏进展的设计也具有针对性的,符合猜想的科学实验实践、演示、论证等步骤。思维导图真正的意义在于思考问题的时候,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通过感官把图像、色彩、关键词和想法联系起来思考问题,间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5]
(三)思维导图促进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助力游戏的生成。
管道工坊游戏展开的时候,同时也是沙池草地游戏开展的时候,大班幼儿也热衷于角色游戏,沙地草地游戏区的幼儿,用思维导图设计了他们的游戏主题“农家乐”、“村庄”等。管道工坊游戏的幼儿提议在管道工坊游戏中设计角色游戏玩法,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结合沙池草地游戏,随着游戏的推进,诞生了“水电工”、“挖水渠”、“天然管道”三个生长点。幼儿运用自己画图的方式表达思维,使用自己熟悉的导图设计游戏内容、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游戏故事的推进,对大班幼儿来说在绘画思维导图过程中能不断加强联想和逻辑架构,潜移默化的提升自主游戏能力,这是应该就是思维导图最大的魅力。
三、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管道游戏中运用的有效性
在管道工坊游戏中幼儿利用思维导图能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如何引导幼儿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怎样提升幼儿在管道工坊中的游戏能力?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一个挑战。幼儿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将脑中产生的各种想法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或按照某种属性予以分类,最终绘制成思维导图,这个过程让幼儿的思维变得更有组织性、清晰性和条理性。难点在于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熟练应用转化为幼儿有效的灵活运用。
游戏中教师和幼儿运用的导图中没有涉及的是哪些,是否可以创新使用?教师输入的思维导图运用问题是否有价值,幼儿输出的思维导图运用结果是否达到教师的期望。园本以计划、观察、记录、分析、指导、反思、推进的循环模式为实践途径,教师做为支持者帮助幼儿提供所需,丰富游戏材料提供有质量的平台,幼儿通过思维导图把自己所想、所要描述出来,从而生成一个个真正属于幼儿的游戏。
参考文献
[1]蔡金莲. 思维导图提升幼儿自主游戏水平的策略研究[J]. 幼儿教育研究, 2019(04):21-23.
[2]刘丽. 浅析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S1):84-85.
[3]杨 洋.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5]吴丹丹. 初探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