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浩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坝头中学 广东省 汕头市 5158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将实验作为基础的科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化学实验与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与意义。为了凸显化学这一科目的特性,同时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教师必须合理应用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学进行革新与优化,实现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进步,推进学生化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
引言
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化学概念,获取化学知识以及实验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培育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化学学习方式。因此,化学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实验课堂,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想概念,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基于此,下文将对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意义以及需要遵守的原则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应教育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一、实验教学意义
化学知识具有相应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当产生化学变化时,其中所包含的知识原理也相对比较复杂,这将会导致初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与掌握更加困难。长此以往,将会十分严重地阻碍着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但是,将实验教学法引入化学课堂中,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快速高效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学生在进行自主实验操作进程中,也可以提升实践能力。
二、实验操作教学原则
在初中化学实际实验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关于实验的教学常规,从而规避学生与教师的盲目性,提升实验成功几率,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实验目标明确
化学教师在实际实验教学进程中都有切身体会,很大一部分学生所表现出的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大多是因为化学实验十分“好玩”、“有趣”,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进行的目标与实验开展的标准,这是实验教学的重心。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产生积极进行学习的欲望与热情,在化学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有积极明确的方向,实践也才可以更加认真。
(二)做好准备工作
化学实验开展的前期阶段,教师应该完善做好实验前的预备工作,其中包含实验所需的器材与药品试剂、实验教学流程的规划以及积极研究限制着实验成功或者失败的因素等。化学教师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每一个实验教学前期阶段,教师都应该依据化学教材之中的实验标准,先自己认真操作几遍,实现实验操作规范合理。
(三)强化课堂组织管理
因为初中化学九年级的前几节实验课程都是培育提升学生优良实验习惯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加大力度抓好实验课堂的纪律,规整学生实验操作习惯,在每一节实验课程结束以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实验之中的缺陷之处与产生原因,并且应该培育好实验小助手以及实验进行的小组长,让其在实验进程中帮助教师指导本小组的其与学生。实现教师可以集中精神帮助化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经由实际实践表明,让学生自主加入到实验教学中,比之教师的“独角戏”效果更好。
三、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措施
(一)重视实验安全性,深化实践操作
展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在实验进程中的安全性,化学这一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抽象性,因此,教师应给合理借助实验教学法,更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索欲望,从而带领学生更加主动自发进行化学学习,实现学生全方位进步与化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化学教师应该不断革新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中心位置,完善课堂组成。化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人,应该带领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索与研究,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并处理问题,有效提升学科素养。例如,化学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初中化学九年级《浓硫酸的特性》相关知识进程中,为了促使学生更加完善深刻地了解认识浓硫酸的特性,化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教师在讲授到关于浓硫酸的腐蚀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出一张白纸,之后将浓硫酸滴在白纸上,并让学生观察白纸所产生的变化。当这一实验完成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描述实验结果,并让学生总结化学知识的规律与特性,培育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形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化学学科思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进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实验材料的危险性,如本次实验中的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为了避免学生操作失误,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演示,或者在让学生操作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重视情景创设,激起学生兴趣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设有效情景,将学生带入进化学知识的环境中,实现学生在情景中更加完善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情景的合理创设可以实现学生化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深化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这一课程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为了实现学生牢固掌握理解酸和碱的相关化学知识,化学教师就可以在钢笔笔囊之中灌输酚酞,并将含有酚酞的白纸、氢氧化钠溶液等教学材料加入化学课堂中。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中规中矩带领学生进行课本中实验流程操作,但是在创新课堂与实验改进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教学课程的开始阶段,化学教师应用提前准备好的教学用具,与学生一同表演一个“魔术”。首先,化学教师引领学生将包含酚酞的钢笔在白纸之上写出一段文字,这个时候的白纸是没有显示任何文字的。之后,化学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将包含有氢氧化钠的溶液喷洒在白纸之上,白纸就会逐渐显现出了文字内,并且还是红色的文字。在进行完这一个魔术表演以后,学生都大呼惊奇。化学教师就可以趁此机会进行提问,如: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一个魔术的原理吗?同学们纷纷回答:想!接下来化学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引出本节课程将要学习的酸碱内容。学生们在好奇心理以及教师魔术情景的创设之下,学生将会对本节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从而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进程中更加专心致志地听讲,实现高效化学课堂的构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进实验操作流程,在过去的课堂中突破出来,提升实验趣味性,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高质量的化学课堂。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实践能力
为了高效推进初中化学课堂的质量,化学教师就应该科学使用实验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明确意识到化学知识的魅力所在、真切看到实际的化学现象,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操作“烧不坏的手绢”这一实验进程中,教师可以将手绢放进浓度为百分之九十五的乙醇与水平等比例调配的溶液之中,之后轻轻挤压,应用坩埚钳夹住手帕的两端,并将其应用火焰燃烧,等到火焰稍微小一点的时候迅速甩动小手帕,之后将火焰熄灭。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惊喜地发现小手帕并没有被火焰烧坏,依旧是原本的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探究这一现象的成因,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可以明确,因为液体乙醇在受到加热状态以后,会变成蒸汽,而蒸汽在经过燃烧时才会产生火焰。但是其自身却不会直接被燃烧,小手帕的温度也根本达不到乙醇燃烧时对于温度的需要标准,因此,小手帕不会被点燃。这种化学实验十分简单,并且十分容易上手操作,且可以实现学生通过现象来观察本质,体悟到化学学习的乐其。并且在化学实际课堂中操作这种趣味实验,不具备危险性。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可以多多将这种实验引入,让学生了解化学学习内在,并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现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联,通过愉悦明快的情绪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充满化学氛围的课堂中更加高效地吸收知识。
.png)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师应该顺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准,认识到化学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的关键作用,同时教师应该遵守化学实验开展的原则,规整课堂、深化理解。培育提升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探索精神,实现实验教学切实成为培育提升学生化学素养与学科思维的手段,加强学生探究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伍群丽.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指导初中生开展化学家庭小实验的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70.
[2]狄冬彦,杨建芳,曹丽.核心素养提升初中化学学生实验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家长,2021(13):141-142.
[3]阿布都米吉提·吐尔孙.浅析初中化学和家庭趣味实验的结合功能性[J].知识文库,2021(10):149-150.
[4]任和林,周建国,姚志红.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为例[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31(0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