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在幼儿期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江琼芬
[导读] 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或智慧板,是中国益智玩具的始祖
        江琼芬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第二幼儿园 553000
        
        摘要:七巧板又称七巧图或智慧板,是中国益智玩具的始祖,与华容道、鲁班锁、九连环合称中国四大益智玩具,其影响力直至今日。而七巧板教学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认知意识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幼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课程的改革和探索,挖掘七巧板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并进行适当的运用,创设良好的运用环境和氛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空间思想和概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设置多元化的问题,步步推进,以全面提高幼儿运用七巧板的整体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七巧板;幼儿期;儿童认知
        引言
        幼儿教育必须切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能够促使他们尽情地发挥想象力的自由发展,展现他们的独特性,并能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灵巧地集中课程内容,促使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到课程的探索中,不断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七巧板教学是新时期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发幼儿智力、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幼儿教师需要深度地进行七巧板的研究和分析,全方位挖掘其中的教学内涵,层层引导,有意识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形成开放性的氛围,从而达到幼儿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1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1)色彩认知与想象特点,处于2~7岁的儿童能够认识现实中客观事物与色彩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色彩表象的认知敏感度更高;(2)图形陈述式的认知特点,2~7岁的儿童处于“图形陈述期”,他们喜欢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所认识的世界,儿童擅长用绘画叙述记忆中的场景;(3)图文搭配型的认读特点,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文字能辅助他们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图形图案的配合则激发他们的想象空间,因此,图文搭配的表述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比较喜欢的认读方式。基于2~7岁的儿童的认知特点,博物馆儿童教育需要找准这一用户群体的兴趣点和可接受的方式而展开。
        2七巧板在幼儿期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2.1结合幼儿年龄特征进行“激趣”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智力七巧板”已能拼搭出两千多种形象生动、活泼的图案,新的图案还在不断地涌现,又增加幼儿特别感兴趣的美画板,更加诠释了“智力七巧板”的艺术特征。教育功能也进一步拓展 :分割更科学、变化更灵活、图像更传奇,是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有益于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更容易表现事物的突出特性,有益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创造能力 ;与数学、美学、哲学的联系更紧密,有益于幼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基于现代“智力七巧板”的特征与教育功能变化,在园本教研中,组织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出“激趣法”。“激趣法”结合幼儿注意力易分散,专注力不够的特点,需不断激发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教师事先准备好5-10张卡片,在班级里以比赛形式开展活动课,每张卡片让幼儿拼 2 - 3 分钟,参照“瞬间提示法”进行即兴比赛,每次拼图胜利的幼儿发送小礼品作为奖励 ;组织小组赛,每组4-5人,幼儿自由组合,看哪一组拼装得又快又对,老师发贴画、卡片等作为奖品发给获胜的小组,这样代入竞争机制以奖品激励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兴趣递增。

设置星级荣誉榜,对获胜和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发言、具有创造性思维和作品的幼儿进行加星级的荣誉表扬,激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
        2.2家园合作,提升经验
        (1)每天幼儿园都开展一节“智力七巧板”活动,让幼儿自由拼装,解剖版面上的全部图案,如(小货车、火山爆发、滑雪)等,教师应鼓励创新图案,幼儿在操作时,老师巡回指导。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会鼓励幼儿回到家里和家长共同探索,发现新的图案,如果家长和孩子遇到难题,可以与教师联系。请家长不要习惯用“思维定势”去拼装,一定运用“逆向思维”方式科学的角度去解决难题,要求他们能从树立的、颠倒的、相反角度去思考、去探索。(2)老师和家长收集一些书集,如“科学家的故事”“寓言故事”“生活小故事”“交通安全”等书集,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人物、动物,进行创作并拼装主题的组图。(3)为了使主题创作内容更完美、更生动,大胆用美画孔创作相呼应的背景。在近十年的“智力七巧板”课题研究中,除获得无数荣誉外,教师们更是在“七巧板”教学实践中成长迅速,产生了专家型教师,并受邀各地进行讲座分享,提升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在有趣的“智力七巧板”拼拼画画中,幼儿对拼接等智力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3七巧板在幼儿期儿童认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3.1要做到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
        幼儿往往对于新鲜的事物会表现出浓厚的热情,而七巧板教学则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保障此项教育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幼儿的全面发展,更需要根据七巧板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创新,层层递进,延伸课程资源,促使形式和方法的优化和升级,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分析,突出解决课堂教学滞后性的现象,真正与幼儿的综合性发展达成一致。
        3.2要实现幼儿自我参与意识的提升
        从幼儿的角度思考,七巧板的教学可以让他们的认知发展可以真正地实现。而在此过程中,教师更需要积极地思考幼儿的参与意识。幼儿教师要立足七巧板教学的实际,打破固定单一的方式,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的整合,让幼儿掌握七巧板图形拼组的高效方法,从中体会到参与图形制作的乐趣,并享受到美感,让幼儿的审美意识和素养得以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七巧板因其色彩、几何分割方式、平面构成形式,在儿童的认知训练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培养其感知觉的敏感性与精确性,更能促进儿童抽象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教师要深层次地开发和探索与七巧板有关的内容,意识到组织七巧板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不断地进行课程的融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把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融入七巧板教学中,激发幼儿探索七巧板的兴趣,尊重客观实际,及时修正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宇宇,周金.创客教育理念下幼儿教育七巧板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信息技术,2019(10):349-350.
        [2]?麦凤珊.开启智慧之门,培养数学思维——智力七巧板创意制作[J].幼儿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5):123-124.
        [3]?贺令湖.幼儿七巧板游戏的实验研究报告[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20(7):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