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都平学校 526547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地推动下,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也在逐步完善,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显然,与传统的课堂黑板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更加突出。本文以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出发点,探讨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明确提出了改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建议,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难点应用
引言: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推动着多种教学资源实现高效整合,促进教学方法的升级优化,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飞跃。根据新教学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正确引导学生建立运用思维逻辑解决问题的框架,塑造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组织能力,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将数学思维运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让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高效融合,可以将原来的“黑板粉笔”方法转变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老师在讲台上盲目讲课,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听,对数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昏昏欲睡并造成数学成绩极差的后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趣的教学动画,将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变得更容易让学生学习接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有利于知识的具体化
平面几何作为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这一章节的内容较难理解,但这也是初中数学中的关键知识点。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策略,学生通常会因知识特性产生抵触心理,一时间无法接受新的数学知识。老师采取在黑板上画图的方式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耗费时间长,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PPT、几何画板等软件的演示功能,可以在学生面前生动地展示三维立体结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受到了冲击,而且引起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实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跨越式进步,为初中数学找到了新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满足课程目标的要求,而且顺应时代潮流,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更生动、具体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的抽象与复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动态演示辅助教学,掌握重点难点
在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中,多媒体技术主要用于课程内容的演示。坦率地说,课堂教学示范是指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选择多媒体技术的主要表现方法,主要将教学内容,材料,数据,实例等呈现在特定的显示设备上,以辅助教师教学,从而实现高质量的知识传播。在一体机的多媒体教室中,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设备投影仪的集成,老师主要通过图片,图像或自制动画等方法表达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知识的高效传播效果。
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处理功能,呈现数学知识,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学生升华数学思想。例如,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归纳中,教师可以使用树形网络结构图来显示它们的相似性与区别,整理并总结出这三个方程式的重点难点,确保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观察三种方程式的特征,建立方程式的知识结构。又如,在整理总结函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呈现各种函数图像,以便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不同的函数图像,帮助学生分析掌握不同的函数图像,不断完善自身构建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推进教学情境化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进行如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来表达课程内容。例如,在进行平面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好相关课件,然后利用鼠标控制几个满足全等条件的彩色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闪烁、重叠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内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根据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将静态,动态和图画相结合。利用生动的界面,将静态的知识生动化,激发学生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深化理解。例如,在进行《圆的面积计算》这一章节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在演示结束后将一个圆涂成红色,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图形?能联想到什么?圆围成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么?最后启发学生猜测联想,如何将一个圆转化为已知图计算?在利用动画推导过程中逐渐将课堂教学情境化。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数形关系
数形关系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根据某些标准,数量和形状可以相互转换。可视化图形的选择可以显示数学中的抽象联系,显示数形结合以及结果。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内容,消除了枯燥无聊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以《函数》这一章节的讲课为例,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规避理论讲授枯燥问题, 教师可以展示制作表示y=ax2的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运动的抛物线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而引导出y=ax2+k, y=a (x+m) 2与y=a (x+m) 2+k解析式,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已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到一定水平,并在教学环节中发挥了巨大优势,展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协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蓓.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 ( 28 ): 165-166.
[2]林燕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优化初中数学教学[J].教育观察,2018,7 ( 10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