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片
阳春市岗美中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600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非常注重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物理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实验所组成,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观察,之后得出这个实验所运用的定理。通过实验得出定理的这种方法远比老师直接讲定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但是由于老师的实验太过于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学生也逐渐对物理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趣味实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会让学生喜欢上做实验,并且好奇下一节课物理课又会做什么实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便是趣味实验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趣味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 运用开展
引言:在教育的改革中,物理也进行了一部分的改革。在实验改革这一部分最为显著,它要求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法。物理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需要学生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可是大多数学生的想象力并不是很好,就慢慢的对物理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老师以兴趣为出发点,在实验部分稍作改动,就有了趣味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运用了几次之后,发现趣味实验这种教学模式效果显著。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一、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的重要意义
物理是初中学生新接触的学科,也是中考必考的一门学科。学生刚开始接触时,会对这门学科充满好奇,他们的求知欲也是很高。但是当学生在听完几节课之后,有些学生就会发现这门学科有点难,不易理解,计算题较多。但是利用趣味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就会让学生一直处于新鲜的状态感,他们的注意力会处于集中的状态,对接收的知识也会更容易理解吸收。采用趣味实验也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己动手获得的定理有助于学生记忆,学生运用起来也会更加的灵活。物理实验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分值,老师不可以忽视。在中考的浪潮下,每年中考人数都呈上升趋势。老师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位学生在中考的时候考到自己理想的分数,毕竟每一分都相差许多人。在初中整个物理教学中,实验与理论都处于相互依存的状态,他们两个是彼此互补的,哪一个都不可以缺少。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做实验,又在实验中得到理论知识。所以物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注重两者的在课堂的分配情况,不可以只顾一边而忽略另一边,老师需要把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创造一套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爱上物理这门课程。最好是让学生是因为兴趣而愿意去学习物理,而不是因为这门学科在中考的时候需要考试,所以才去学习。最后希望学生可以感受到科学的奥妙与神奇,徜徉在科学的世界里。
二、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的局限性
(一)老师不愿意采用趣味实验这种教学模式
大多数老师还是运用着以前旧的教学方式,不愿意进行更改。他们认为趣味实验不适用于初中学生,因为初中学生比较贪玩,不愿意听课,利用趣味实验这种方式更增加了学生玩的几率,不会好好的学习。只顾着做实验,而不去听老师在讲什么。于是老师便放弃了这种教学模式,因为他们相信学生肯定会利用趣味实验去玩,甚至成绩还会下降。老师进行比较之后,发现采用趣味实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大于利。
(二)实验比较单一,不具有创新性
老师不注重实验的创新,一直让学生做课本上实验,课本上的实验大多都是比较基础的,都比较简单并且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实验太过于枯燥乏味,没有什么新鲜感,而丧失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老师也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老师认为实验做了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创新实验,学生做实验只是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深一些,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三)实验工具不全面
许多学校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很高,对于实验工具也并不全面。他们认为只需要老师依据课本讲给学生就可以了,不需要运用实验进行辅助。对于实验工具他们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在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并不重要。因为实验工具并不全面,就会导致许多的实验不能够正常进行。
老师就会放弃实验这个教学模式,只根据课本这一种途径教给学生知识。久而久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也会认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并不重要。
三、趣味实验在初中物理的具体途径
(一)利用实验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上物理第一节课时,让学生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增加他们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好奇心。学生通过做实验成功后,可以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以后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之后的教学。
例如:老师可以在学生上物理第一节课的时候,把学生带入到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像水沸腾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比较基础的实验。在做实验之前,老师需要告诉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观察什么,比如水的气泡在水沸腾之前是怎样的,水沸腾之后又是怎样的,还有当水的温度到达90度以后,每分钟水的温度变化又是怎样的。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学生动手操作起来也很容易,学生在做实验之后就会发现水沸腾之前,它的气泡越往上是越来越小的,水沸腾之后,越往上他的气泡就会变越来越大。学生知道了他们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就会感到非常有趣。在温度达到90度之后,它的温度升高会变得越来越慢。学生做完实验之后,老师再把这个实验进行补充,比如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进行小组实验
有的实验难度较大,学生自己很难独立的去完成一整套实验。老师可以把本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小组一起去完成这个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他们的自豪感就会增加,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也可以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的密切,增进彼此的友谊。
例如:电流与电压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项难点。只有这个学好了,才会有助于后面电流与电阻的学习。在学习这两方面时可以进行小组学习,如果学生自己操作的话,会比较困难。在让学生正式做实验之前,老师需要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在连接时开关需要断开,开关闭和之前需要把滑动电阻器调到最大处。如果不告诉学生注意事项,学生很难把这个实验做成功。电阻一定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学生做完实验之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三)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
兴趣便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这门课程中许多实验都很有趣,学生实验做的多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
例如:在大气压这一章节,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水杯,把一杯水装满再用硬纸片把杯子盖住,之后再把水杯给倒过来,学生会惊奇的发现,水杯里面的水并不能溢出来,纸片也不会掉下去。老师需要告诉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有大气压的存在,在讲解大气压的知识,学生听的时候会更加认真。
结束语:总而言之,老师需要把趣味实验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的运用,让学生一直处于新鲜感式学习,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一直处于集中状态,对于知识点掌握的也会更牢固、更全面,知识点运用的也会更加的灵活,这就是趣味实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银强.初中物理趣味小实验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01):176-177.
[2]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
[3]陈菲.探究趣味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7):102.
[4]陈扬清.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