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中美育与德育的整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4月第11期   作者:朱加华
[导读] 现如今,随着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朱加华
        茂名市福华小学  广东省 茂名市  525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在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需要重视对于学生的整体美育和道德教育,并且希望通过这两种体育方式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的整体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小学的美育和德育之间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和差异。要做好中小学美育、德育等教学工作,必须切实做到二者相互结合。因此,本文通过对美育和德校相关内容的异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将美育和德校相结合起来的对策,从而为其提升我国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水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美育;德育;整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加强,艺术课程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因为艺术可以让学生拥有美的体验,并能放松学生心灵,培养情感,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美的创造、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等综合素质。事实上,艺术教育的原则虽然强调“美育”,但对“德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各种美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学会爱,学会宽容,与自然和人和谐相处,获得良好的品格。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美术活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打造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课堂,以保证美术教育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一、小学美育与德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目标及功能上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就在于它们对我们的人文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者都是属于一种人文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丰富中国现代小学生的思想精神世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个性化人生观和核心价值观。
        美育与道德教育的区别在于道德教育属于规范教育。通过规范化教育,学生可以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在道德教育逐步延伸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不随地吐痰、不打架、上课认真听讲的自我意识。因此,德育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性教育,美育更为自由,它属于一种感性的人格教育,主要是基于小学生的人格特征。在审美事物的影响下,小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德育对小学生的思维和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具备社会人应有的思维。
        美育对人的认知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感染,影响着小学生的兴趣和性格。
(二)教学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德育与美育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但两者的区别在于,德育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制约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定一套严格的规范和命令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如小学制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建议学生不要迟到,遵守课堂纪律。美育强调保持人的精神平衡,保持每个人的精神和谐,使人际关系和谐。审美教育往往具有明显的特点,审美教育主要依靠美的形象来触动人,如教师的个性和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德育往往依靠审美教育来发挥制约作用,因此有些规范并没有被简化为正式的内容,学生意识到这是必要的,是主动接受而不是强迫。德育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好与坏、善与恶的界限,而美育则以其独特的导向,使人的思想倾向和道德素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基础和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小学德育与美育包括心理教育,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二者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美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和创造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确立美学标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美学观和道德观。一般来说,小学教育主要出现在美术课和音乐课上。道德主要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而且,价值观和人生观并没有改变学生个人发展的方向。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讨厌学习的学生转变观念。道德通常强调思想道德教育和体育教育。因此,重视审美是培养小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育儿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秀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形成自我意识和适应能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中美育与德育的整合对策
(一)贯穿美育,注重德育
        不管艺术课的内容是什么,它总是展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赞美祖国,展现自然。像《展翅的小鸟》、《神州大地之旅》等等,通过欣赏、生产和各种观察,了解事物的美,色彩美、家庭和谐美、温馨美。
        例如,在讲授《神州大地之旅》之前,让学生在外出旅行时更加注重内心对景色的观察,在课堂上,让学生踊跃发言,引导他们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旅行见闻形象描述出来,然后将教师道路意象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何山以及其意象、色彩和各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不同的景色通过课堂德育教学,学生更喜欢美术课、美术课等。但他们也爱他们的家乡和美丽的家园。
(二)科学整合,生动有趣
        艺术文化的丰富性是艺术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艺术学习不是简单的技能和技能训练,而是一门深刻而科学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类社会的丰富与美好,了解艺术的特点,了解艺术表现的多样化美,了解艺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美术课不仅是一门技能和技法的课程,而且是各种学科的源头,如:圆形和正方形在教材中可分为几何类;花、鸟、鱼和树叶都是自然的主题。因此,艺术渗透到其他学科的知识中,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思维面更广,大脑更活跃,嘴巴更活跃。美术课将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画、多做、多玩,使美术教学呈现出新、美、乐、多的教学特点。例如:在一棵大树的故事中,首先让学生讲述他们带来的树叶和树皮以及与树有关的东西,告诉他们属于哪种树,然后谈论这些树的外观,最后讲述他们的感受,告诉其他小学生自己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然后画自己的画。
(三)挖掘美术文化,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德育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应该以“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美而不是教材,从审美的角度去感知艺术,创造艺术,从而达到思想的升华和道德的修养。
        比如在学习《各式各样的民居》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分组讨论,查阅书籍和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绘画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民居。教师还应渗透学生走进课堂:中国民居之所以有如此美丽的外观,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树立热爱生活,发现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美德的灵魂洗礼。
(四)教师队伍上的结合
        小学的美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不同。一般来说,小学的道德教育是由语文教师和道德教师进行的。美的教育一般由美术教师和音乐教师实施,但由于其影响较小,小学的美学教师和道德教育教师经常参加审美教育。因此,在小学的美的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指导中,需要加强道德教育者对美的教育知识的指导。教师可以理解美的教育的道德机能,将美的教育和道德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不仅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课,还要让学生享受美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成长进步,从而做到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冬梅.以美育人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天津教育,2020(32):132-133.
[2]宋渊.小学美术课堂的美育教学[J].科幻画报,2020(08):250.
[3]冯维红.基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美育教育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62.
[4]李艳霞.以美育人理念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J].科普童话,2020(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